5月28日,据追风交易台消息,高盛在最新研报中称,关税将推动美国核心PCE通胀率在今年晚些时候反弹至3.6%,但这种通胀冲击预计为“一次性”的价格提升,而非持续性通胀压力。
这与此前预期关税将引发持续通胀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高盛改变立场的核心逻辑在于对经济前景的重新评估,报告称,当前情况"不那么令人担忧",主要原因是预期经济疲软将抑制通胀的持续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高盛第一次改口了。之前高盛曾警告关税将引发滞胀衰退,然后短短几分钟内改口预测2.5%的增长,如今又宣称关税只是"一次性冲击"。这不由得令人想到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转再反转,使得市场频频上演所谓的"TACO交易"。高盛立场的一再转变,似乎在某种程度上也支持了"TACO交易"。
据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所谓TACO意为"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特朗普总是临阵退缩)。这一缩写词最初由《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提出Robert Armstrong提出。TACO曾在4月初上演,当时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又宣布暂缓,而最新则来自特朗普对欧洲贸易策略的反复横跳。
另外,报告称,与2021-2022年通胀飙升相比,当前情况的威胁性较小,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明显缓解,前瞻性工资指标持续下降,且家庭消费能力不再因财政转移而维持高位。
高盛还指出,随着关税效应消退和通胀放缓后,美联储仍将会降息,预计首次降息将在今年12月。这一预测与5月中旬的时候一致。
高盛为何又改口?
高盛预计,关税将在未来一年半内推高消费者价格约2%,使核心PCE通胀率在12月达到3.6%的峰值,较当前水平上升约1个百分点。但随着一次性价格水平提升效应从同比计算中消退,2026年通胀率将重新回落。
报告称:
除关税因素外,其他通胀数据实际表现相对疲软。高盛月度通胀监测显示,潜在通胀趋势指标持续下降,新租户租金的替代领先指标过去一年仅上涨1.4%。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Hatzius预计,今年经济将表现疲软,GDP增长仅1%,为潜在增长率的一半,失业率将温和上升至4.5%。他在报告中表示:"我们对在疲软经济增长表现中出现长期高通胀的前景持怀疑态度。"
Hatzius还指出:"尽管人们担忧疫情通胀激增的记忆以及密歇根大学通胀预期升至疫情峰值之上,可能导致今年的重新加速变得更加持久。"但他强调,这种担忧被夸大了。
此外,高盛毫不客气地"炮轰"了密歇根大学的消费者信心调查。该调查显示通胀预期飙升近10%,但高盛明确表示应该忽略这一数据。
高盛指出:"技术性因素夸大了密歇根大学调查中的增幅,而其他调查措施和市场隐含的通胀指标在超过一年的时间范围内并未大幅上升。"有分析指出,这实际上是在质疑密歇根大学调查的可信度和方法论。
为何说美国通胀不会重演2022
高盛分析师认为,与2021-2022年通胀飙升相比,当前情况的威胁性较小,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明显缓解,前瞻性工资指标持续下降,且家庭消费能力不再因财政转移而维持高位。
首先,高盛认为,劳动力市场平衡缓解工资-价格螺旋风险。
报告称,2022年美国劳动力市场处于历史最紧张状态,加剧了工资-价格螺旋风险,而如今劳动力市场处于更正常的平衡状态。
高盛的工资调查领先指标已进一步降至仅2.9%,这一水平可能与低于目标的通胀率相一致。
然后,高盛称,消费者支出能力不再异常充裕。
几年前,由于疫情期间的财政转移支付,消费者拥有比平时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但由于疫情限制,可消费的商品和服务却比平时更少。这种异常环境可能也助长了通胀蔓延。
高盛称,当时许多公司听说其他公司比平时更大幅度地提价并尝试自己的更大幅度涨价时,惊喜地发现销量受到的冲击比预期更小。
相比之下,如今企业也没有理由预期消费者会像过去那样对价格上涨反应温和。
美联储降息仍有可能
基于这些分析,高盛认为美联储仍有望在关税效应消退和通胀放缓后实施最终的政策正常化降息。研报预计关税的峰值效应将在5月至8月的通胀报告中显现,并初步预测首次降息将在12月进行。
不过,高盛警告,如果与预期相反,针对特定国家的关税大幅上升,或关税争端升级持续到2026年,将可能导致生产中断、供应链问题和短缺,从而使高通胀持续更长时间。
~~~~~~~~~~~~~~~~~~~~~~~~
以上精彩内容来自追风交易台。
更详细的解读,包括实时解读、一线研究等内容,请加入【追风交易台▪年度会员】
追风交易台由华尔街见闻和智堡联合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