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源/华尔街见闻
当被荣耀CEO李健称为“地表最强AI智能体折叠手机”的Magic V5,以8.8mm的折叠厚度、217g的重量,出现在7月2日夜晚的深圳体育中心聚光灯下时,这组数据背后是荣耀攻坚折叠屏技术三年进化的缩影。
从2023年7月12日发布的荣耀Magic V2以9.9mm的机身“薄度”开启“毫米时代”,到2024年7月12日荣耀Magic V3突破至9.2mm,再到2025年7月2日的荣耀Magic V5再进一步,荣耀用三代产品勾勒出折叠屏从“小众尝鲜”到“大众实用”的蜕变路径。
荣耀Magic V系列折叠屏手机的迭代说明:技术的进化不在实验室的保密文件里,而在用户可感知的体验升级中。
结构进化:从尚可到实用
荣耀折叠屏的核心竞争力,藏在铰链与机身的咬合处。
2023年7月发布的荣耀Magic V2,实现9.9mm的折叠厚度,一举打破直板旗舰与折叠屏手机的物理界限。
当时行业同类产品平均厚度多在11mm以上,荣耀Magic V2的突破,将“轻薄折叠”从概念变成现实。
“能轻松放进牛仔裤口袋”的评价,是当时荣耀Magic V2购买者的大范围体验共识,这种体验正是结构设计突破的直接成果。实际上,荣耀Magic V2的架构是对折叠屏形态的大胆重塑。
2024年7月发布的荣耀Magic V3,机身薄至9.2mm(折叠态),重仅226g,铰链采用航天特种纤维和强度高达2100MPa的第二代荣耀盾构钢,寿命提升25%,刚度提升1250%,整体仅2.84mm“厚”度;经过50万次折叠测试,在经历1万次弯折测试后,屏幕折痕深度仅78微米。
此次最新发布的新一代旗舰折叠机荣耀Magic V5,实现的薄至8.8mm折叠态厚度,展开后仅4.1mm,轻至217g机身重量,离不开本代旗舰折叠机首发的荣耀鲁班大模型,能将折叠屏产线的组装筛选精度从0.04mm提升到0.003mm,让每一幅铰链都能与左右屏完美匹配,最终还达成了“更轻薄且续航未缩水”的平衡。
这项精密制造技术拥有方是深圳坪山的荣耀智能制造产业园,这是一家L4级智能工厂,荣耀Magic V5正是在这家工厂生产。
从产品序列看,荣耀Magic V2解决“折叠很薄”的基础命题,荣耀Magic V3聚焦“折得放心”的体验升级,而荣耀Maigc V5则实现“轻薄与实用”的综合突破。
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算法分析之父”、1974年图灵奖得主高德纳(Donald Ervin Knuth)说过,“过早的优化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折叠屏手机的技术迭代来说,荣耀没有追求一步到位,而是循序渐进解决用户痛点。
这种迭代逻辑无需依赖未公开的技术细节,从三代产品的公开参数与用户反馈中即可清晰感知。
荣耀Magic V5折叠态机身薄至8.8mm,但续航不但没有缩水,反而更进一步强大。
这得益于该机型搭载的青海湖刀片电池,采用了业内首见的超高硅含量——高达25%硅含量(16GB+1TB规格)的高能量密度电池:901Wh/L,容量为6100mAh,这是业内首款量产25%高硅电池,电芯单叠片厚度仅0.18mm,创造折叠屏手机电池史上的全新世界纪录。
荣耀如何做到25%的超高硅含量电池的量产?
此前的行业世界纪录是含硅量12%,但这项纪录也被荣耀Magic V5打破,除了16+1TB规格配的硅含量25%的6100mAh超大电池,荣耀Magic V5其余两个存储规格(12+256GB和16+512GB)均搭载了5820mAh电池,其硅含量为15%,也打破了此前的全球行业纪录。
高硅电池的行业性挑战是硅材料充放电300%的膨胀率。
公开信息显示,荣耀采用固态电池技术,利用高弹性硅碳粘结剂抑制硅材料膨胀,搭配固态电解质提升离子传输效率,在解决硅膨胀问题的同时,实现整机厚度缩减,最终达成大容量电池与轻薄机身的兼顾。
高硅电池从实验室到量产的周期通常为3-5年,荣耀自2023年的荣耀Magic 5系列首次量产硅碳负极电池——第一代青海湖电池至今,在荣耀Magic V5实现25%硅含量电池量产,其技术进度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这种材料创新的价值显而易见:与传统折叠屏相比,Magic V5在相同体积下电池容量提升30%,直接支撑荣耀Magic V5在8.8mm机身中实现6100mAh容量,续航能力跻身直板旗舰梯队,打破行业轻薄、续航、精致可靠的不可能三角。
AI从技术炫技到场景落地
始于荣耀Magic 7系列智能手机的AI Agent技术——“这就是一句话的事儿”(比如著名的发布会现场点千杯咖啡),到被荣耀CEO李健称为“行业最强AI智能体折叠机”的荣耀Magic V5,这项体验进化成“一语”系列功能,核心是“语音指令直接完成复杂操作”,这是荣耀端侧AI个人智能体的技术能力展现。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用户用语音说一句“生成上周销售PPT”,荣耀Magic V5就会自动调取云端数据、匹配公司模板并生成初稿,较传统操作节省85%的时间;若说“预约明天9点去机场的车”,系统也会联动日历行程、实时路况并完成下单,整个过程无需手动输入。
这些技术落地之后形成的系列高度智能、可感知的超级体验,逻辑隐藏在6月19日的“2025 MWC上海”现场,李健在其发表的《开放共生,众木成林 让AI走进生活》主题演讲中指出的“真正的AI应用,不是‘你点击了它,它做了什么’,而是‘它主动替你完成了什么’”思想中。
在跨设备协同方面,荣耀Magic V2仅支持荣耀生态互联,荣耀Magic V3扩展至主流安卓设备,到荣耀Magic V5则实现与苹果iOS、安卓系统和华为鸿蒙系统的无缝连接。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认知心理学家、工业设计家唐纳德・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在《设计心理学》中提到,“设计的根本是设计者和使用者之间的沟通;所有伟大的设计都在艺术美、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成本与功能之间寻求平衡与和谐”,Magic V5的AI功能正是如此:用户不会刻意关注技术原理,却能自然享受“一句话的事儿”带来的生活便利。
这种从“技术导向”到“用户导向”的转变,正是AI功能迭代的公开规律。
产品力如此强悍的荣耀Magic V5,其工程支撑力来自荣耀在深圳坪山智能制造产业园。这是行业首家、深圳唯一的L4级智能制造工厂,荣耀用AI技术全面赋能工厂产线。
这个园区于2021年投产时即实现75%自动化率,在40%的自研设备中包括电池组装专用机械臂。2022年获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25年达到的CMMM四级(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目前业内唯一的L4级智能工厂 :意味着荣耀有能力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生产全流程优化。
回顾荣耀折叠屏荣耀Magic V系列在最近三年的迭代史,从荣耀Magic V2到荣耀Magic V5的每个进步,都能在公开参数、功能与用户反馈中找到支撑。
技术迭代的本质,不是神秘的研发故事,而是可感知的体验升级,比如荣耀Magic V2“能放进裤兜”的便携突破、荣耀Magic V3“消除与直板旗舰差异”的体验优化,再到荣耀Magic V5“轻薄且强大”的综合成熟,每代产品都解决了前一代的具体痛点。
对于用户,荣耀Magic V5的价值不在于参数表,而在于“出差一天不用带充电宝”的踏实,“一句话就能搞定工作”的高效;对于行业,荣耀Magic V5的意义在于证明折叠屏可通过渐进式创新实现“从尝鲜到常用”的跨越。
正如李健所说,“技术的目的不是取代人,而是释放人的潜能”,荣耀Magic V系列的探索让折叠屏从新奇玩具变成日常工具,这一切都体现在荣耀折叠机产品的进化史中。
技术迭代从来不是大起大落的颠覆,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精进。在折叠机的方寸之间,荣耀用三代产品诠释了一个至理:真正的进步,隐藏在用户每天都能感受到的细微变化里。
通过荣耀Magic V系列折叠机的技术迭代,可以看到,荣耀正在将自己的品牌信仰深植于用户日常的生活意义内,陪伴用户一步步完成自我超越,用潜能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从一个时代走向下一个时代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