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AI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华尔街见闻
22

时值2025年7月,随着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召开,不妨回顾一年前的盛况。

2024年7月4日至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成为AI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多项数据创下历史新高:线下参观人数突破30万人次,全网流量突破10亿次,比上届增长90%。展览面积超过5.2万平方米,500余家知名企业和超过1500项人工智能展品参展,50余款新品首发首秀。

根据招商证券于2024年7月8日发布的深度报告《从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看AI产业投资方向》,这场以"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为主题的大会,不仅创造了多项历史纪录,更为我们展现了AI产业的四大核心投资方向。

人形机器人:开源生态助力产业发展

2024年大会最大亮点之一是18种人形机器人"先锋阵列"的集体亮相。特斯拉Optimus二代在国内首秀,展示了出色的行动灵活性和全手指触觉能力。马斯克在股东大会上公布了2025年生产计划,预计到2025年底前特斯拉工厂中会有超过1000个,甚至可能数千个Optimus机器人参与运营。

更重要的是,上海人形机器人公司开发的"Openloong"人形机器人研发开源社区和人形机器人"青龙"正式登陆,为初创机器人公司提供了数据支持。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计划到2027年可容纳1000个人形机器人同时训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

除特斯拉外,傅利叶、达闼、云深处科技等企业带来共计22款人形机器人和42款智能机器人。机械狗和外骨骼机器人作为更具商业化前景的产品,宇树科技Go2机器狗售价已降至1万元以下,傲鲨智能外骨骼机器人可搬运50公斤重物。

大模型:垂直应用与多模态成主流

2024年大会呈现两大趋势:垂直大模型应用加速落地和多模态大模型成为竞争热点。

在垂直应用方面,蜜度科技发布"蜜巢政务大模型3.0",在政务热线、智能问答、司法文书校对等20余个核心应用场景中,业务效率提升80%以上。星环科技推出"无涯·问知金融大模型",蚂蚁集团展示"支付宝多模态医疗大模型",这些垂直大模型在细分行业中展现出更好的适用性。

在多模态发展方面,商汤科技发布国内首个流式多模态交互模型"日日新5o",基于6000亿参数的"日日新5.5"大模型体系,推理速度达到109.5字/秒,综合性能平均提升超过30%。该模型可以精准识别图文与视频内容,做到实时语音交流,在多项数据上已全面对标GPT-4o。

算力:国产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算力基础设施创新成为AI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人透露,我国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智能算力占比超过30%。

无问芯穹发布全球首个千卡规模异构芯片混训平台,千卡异构混合训练集群算力利用率最高达到97.6%,支持包括AMD、华为昇腾、天数智芯、沐曦、摩尔线程、NVIDIA六种异构芯片的大模型混合训练。

摩尔线程宣布夸娥(KUAE)智算集群解决方案实现重大升级,从千卡级别扩展至万卡规模,具备万P级浮点运算能力,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超过15天,最长可实现大模型稳定训练30天以上,MFU最高可达60%。

国科微推出大算力AI边缘计算芯片,整数精度达到20TOPS,支持轻量级LLM语言大模型、AIGC生成式模型等。中国长城展出擎天GF7280 V5 AI服务器,单柜支持64GPU,提供高达7.68PFLOPS的单精AI算力。

智能驾驶:商业化进程明显加速

智能驾驶技术在2024年大会上取得重要进展。商汤绝影基于"日日新5.5"多模态大模型打造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产品,实现车载端侧8B多模态模型首包延迟低至300毫秒以内,推理速度40Tokens/秒。

更重要的是,小马易行科技、百度智行科技、赛可智能科技等企业获得上海市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标志着L4级自动驾驶正式迈向商业化。上海市民将能通过手机应用预约乘坐无驾驶员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覆盖浦东205公里的路线。

低空经济方面,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公司展示VE25-100型eVTOL飞行模拟器,峰飞航空科技展示盛世龙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峰飞盛世龙已进入民航局适航审定程序,预计2026年完成试航取证后可投入商业运营。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