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魅族科技在微博官宣将在2025 ChinaJoy集中展示历代经典机型,从早期M8到近年的魅族22系列。
这不仅是一次别具一格的过往手机型号回顾,更是中国智能手机发展史的重要注脚。
这当中除了M8系列,其余的机型均搭载了魅族自研的Flyme系统,这也是魅族从手机向智能眼镜、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领域进发的重要技术底座。
Flyme 从早期的云服务同步到如今的Flyme XR、Flyme Auto多场景融合,核心逻辑始终围绕跨场景无缝体验。正是这种技术基因的延续性,让魅族在智能生态竞争中拥有了独特的协同优势。
近期多员老将的回归,更是让魅族和Flyme品牌受到了更多期待。
用回归和升维两大关键词形容魅族的新品,或许再合适不过。魅族22系列手机重回小屏时代,为用户带来颜值、手感等高性能体验;结合吉利人车家生态,Flyme Auto 2在一代的基础上还将强化AI底座,优化用户体验。
可以预见,ChinaJoy上的历代机型矩阵,不仅是对过往的致敬,更是魅族以Flyme 为纽带,向全场景生态进发的新开始。
重拾小屏
近期,魅族的微信公众号从“星纪魅族科技”更名为“魅族科技”,这也是自2024年8月“魅族科技”更名为“星纪魅族科技”后的一次回溯调整,在市场间引发了关注。
事实上,魅族的公司主体并未发生变化,管理层也都是魅族的元老人物——黄质潘早在2004年就加入了魅族,对于智能硬件等各业务线都有着深厚的理解。
不仅如此,作为前Flyme核心开发的陈家沂等多名资深工程师亦重回魅族,计划全力重塑Flyme的体验。这些核心员工的回归,彰显出对魅族发展前景的强烈信心与期待。
随着新管理层的到位和核心技术人员的回归,聚焦魅族和Flyme品牌、回归产品本质正成为魅族未来发展的重要主线。
显然,作为魅族的重要业务,智能手机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魅族22系列正是魅族即将上市的新款智能手机,在Chinajoy 2025上,魅族官宣魅族 22 将于8月正式发布,并在8月1号同步开启预约。
从官方的介绍来看,魅族22的革新主要体现在尺寸、影像等方面。
亮点之一就是魅族22手机采用6.3英寸黄金尺寸设计,相比于魅族21系列6.55英寸的屏幕来说小了一圈,宽度则做到了71mm,用户可以实现顺滑的单手操控。
这都意味着,魅族手机将重新回归小屏,确实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转变。
自智能手机问世以来,屏幕尺寸保持着从小到大的变化趋势,近年来手机屏幕后更是普遍突破6.7英寸。虽然这带给用户的视觉体验更为丰富,但随之而来的便捷性、手感等各类问题都让大屏幕手机备受诟病。
更为轻便的小屏幕手机在2025年悄悄迎来了自己的“复兴”。据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超5成的消费者重点关注过小屏手机。
但挑战同样存在。
一方面,今年以来不少主流手机品牌均推出了自己的小屏手机,市场的供给有所增多,竞争较为激烈。
对此,魅族22也做了一些差异化特色。例如优化白色边框的厚度,挑战的是1.2mm全球最窄物理四等边,这是用更复杂自研LIPO工艺,以更高的成本为代价实现的成果。
另一方面,小屏手机的问题在于有限的空间内如何实现性能的最优配置,这考验着厂家的技术水平。
虽然魅族22尺寸有所缩小,但性能并未缩水。例如魅族手机一直以来的影像短板有了重大突破。
今年5月,魅族在新品发布会上便透露,将通过不计成本的影像投入,从魅族22系列开始扭转口碑。
上次魅族发布会还曾公开表示从各大影像团队挖了很多人才,成立了专门的“影像专家团”解决魅族手机的影像短板。
据行业人士爆料,魅族22首次加入潜望长焦,可以满足用户对各种拍摄场景的需求。
从小屏幕、极窄边框、搭载潜望长焦镜头的影像功能优化等亮点都可以看到,魅族22在颜值、手感和内部结构三者之间也找到了绝佳的平衡点。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