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大V“复活者联盟”:“猛男”逆袭翻倍,“宏观一姐”找到感觉

资事堂·崔峻阳
89
连续三年的泥沙俱下

过去三年多的私募圈,有人鲜花怒马,有人暗夜惫行。

当桥水、邓晓峰等一路战胜市场的同时,一些曾经同样“光芒四射”的投资大腕们却突然业绩失色,在净值的黑洞中沉默。

2025年夏天,一场“私募大V的“逆袭秀”正在上演。

有的产品从0.3多的深坑里暴力翻倍,用几周时间把三年的跌幅打回去,涨幅“开挂”,也充满野性。也有产品在中期持续落后的关头,突然逆袭战胜指数。

谁在悄然间复活?谁又活成了“段子”?

“猛男”吴悦风在逆袭

私募大V中,吴悦风是有着独特“定位”的。他爱点评、爱交流,加之机构出身自有一幅独特的思考体系,也曾经是业内最爱发言的私募基金经理。

但在过去两年内,吴悦风相比过去竟然有些“寡言寡语”起来,这很出人意料。

说起来,这或许与吴悦风的投资风格有关。他早期任职于安邦保险资管,之后加入北京一家名为沣京资本的私募,职业人生总体上不是公募基金经理那种“一板一眼”型的,反而更加灵活和“野性”。

吴悦风在社交圈的崛起也有点“另类”。他社交平台上几乎是每日更新的频率,活跃于各大中文投资社区,一度合计拥有300万的粉丝。

2022年夏季,他加盟嘉越投资,随后发行单独管理的私募产品。

再次“奔私”后,吴悦风最初十分“顺利”,踩中了2023年上半年的人工智能爆发行情,似乎与东方港湾的但斌一样“志同道合”。如果顺着这个趋势,两人都有可能成长为后来AI投资的代表人物。

但事与愿违,不知道是风格、抑或是合同限制。当但斌全面转向美股后,吴悦风的产品净值在2023年下半年后不断回撤,业绩“一落再落”,到了2025年4月,部分产品的净值甚至跌破了0.4元。

一时间,销售渠道、投资人、观察者评论如“翻江倒海”一样扑来。

让人惊奇的是:今年4月中旬吴悦风产品创下历史低点后,开始了一场“神奇逆袭”。

最近短短三个月,他管理的产品像踩了油门一样狂飙,从0.39一路拉升到最高0.87,几乎翻倍。

尤其是6月到7月短短数周,单周涨幅动辄8%、10%、14%,最近一周单周跌了15个百分点,真可谓大开大合。

此种涨跌幅度,也相印证了吴悦风资产布局的“激进”风格:跌的时候“直线滑落”,涨起来像“开挂”。这样惊心动魄的“表现”,让人不禁想起另一个知名私募“名家”任泽松的操盘手法······

当然,这后续的表现,能否持续,吴悦风是逆袭成功,还是成为另一个“任泽松”,有待观察。

宏观一姐“战胜”自己

如果要在全市场李评选一个“宏观一姐”,这个名头未必能够落在李蓓身上。但在私募圈,论关注度,论语言风格犀利,论公众号关注度,她大概率是要“黄袍加身”的。

不过,近几年李蓓的发言是越来越精炼了,她的社交发言是越来越少——今年来就发了两篇文章,和2024年七篇公开文章,2023年十五篇相比少的可怜。

这个势头和李蓓代表产品近年业绩几乎“同步共振”。 李蓓的代表产品年收益分别为-18.64%和0.85%,同期沪深300指数收益为-11.38%和14.86%,显著跑输于股票大盘。

但李蓓今年的业绩还不错。私募排排网显示:截至2025年8月1日,这只宏观策略基金年内净值累计上涨10%以上,且走势可谓一路高歌。

从年初相对平稳的震荡,到5月末之后的强势拉升,基金净值在短短两个月内迅速突破多个阶段高点。

同期,沪深300指数仅上涨3.05%,反而“跑输”于该基金的表现。尤其是在5月下旬至7月底这段时间,市场整体走势仍偏弱,而该基金却逆势走强,拉开明显差距。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只宏观策略基金在A股大盘并没有趋势性机会期间,仍能持续上行,很可能在资产配置上重点押注了非权益资产。

限于李蓓基金月报的获取限制,我们来看看年内商品类资产的表现。

以南华商品期货指数为例,年内表现与沪深300走势大同小异,但个别品种有突出表现。

比如:人民币计价的白银,恰好是5月底开启一波上涨,到了7月末有近十个百分点的涨幅。

再如:黑色系商品的代表——焦炭、螺纹钢——恰好也是5月末上演了“狂奔”,涨幅分别为20%和11%。

复盘李蓓过往操作,她对商品资产的投资有着相当的“积累”和“能力”,不排除她成功把握了此次商品市场的行情。

当然,于一名宏观私募基金经理而言,持续的迭代、持续的超额才是更有说服力的,这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民间派大佬“等风来”

作为牛散出身的林园,即便在医药板块大涨的情况下,依然没有让平日唱多医药股的林园代表产品有所表现。

这与前文讲述的两位私募大V操盘结果,有着很大的距离。

(如下图)林园的代表产品年内净值表现,依旧未能摆脱前两年的调整势头。截至2025年7月31日,该产品年内收益为-5.05%,落后于沪深300涨幅的3.58%,也无法在主流私募中表现出强势。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坚守主动权益,坚决在低位拉升仓位,坚定的看好长周期品种,林园的投资框架似乎又是强韧的。

如今的林园,似乎在等一个“风”来,在等那个“满仓医药不回头”的传奇重回。

他能等得到么?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