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场至关重要的问题:美国就业塌方的原因是什么?

336
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疲软引发华尔街激辩。摩根士丹利、巴克莱、美国银行等认为,招聘放缓更多源于劳动力供应减少,尤其是移民收紧政策的影响,因此预计美联储至少要到12月才会开始降息。而高盛、花旗、瑞银等则把就业降温更多解读为劳动力需求疲软的信号,这可能会促使美联储9月就开始降息。

美国就业市场降温,到底是缺工人还是缺工作导致的?华尔街吵翻了。

此前公布的7月非农报告显示,不仅新增岗位大幅低于预期,5月和6月的数字也被大幅下修,让三个月平均新增岗位跌到只有3.5万个,这是2020年以来最慢的增速。失业率也升到4.2%,触及2021年以来的最高点。这个结果让特朗普非常意外,他直接解雇了劳工统计局局长,指控对方“做假”,尽管并无证据。

美国就业市场近期显著降温,到底是“劳动力供应少了”还是“劳动力需求降了”?一些人认为是劳动力供应少了,比如移民政策收紧,导致劳动力池子变小。另一些人则认为是经济放缓,企业不需要那么多工人了。

华尔街就美国就业放缓的原因展开激烈争论,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美联储会不会降息。美联储的核心任务之一是稳定经济。如果是“找不到工人”导致的,那么招聘疲软并不代表会出现大规模裁员,美联储也就没必要降息。但如果是因为“劳动力需求下降”导致的,那就需要美联储降息刺激经济。

数据里的 “罗生门”:双方都拿数据说话,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华尔街分成了两派。摩根士丹利、巴克莱、美国银行等供给不足派认为,招聘放缓更多源于劳动力供应减少,尤其是移民收紧政策的影响,因此预计美联储至少要到12月才会开始降息。而高盛、花旗、瑞银等需求疲软派把就业降温更多解读为劳动力需求疲软的信号,这可能会促使美联储9月就开始降息。

就业报告里有大量统计数据,但没有一个能直接证明到底是哪一方是对的,所以两边都能找到支持自己的理由。

1、供给不足派

过去三个月,劳动参与率下降了0.4个百分点,这是除疫情初期外、8年来最大的一次跌幅。供给不足派把劳动参与率下降视作劳动力供应减少的证据。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Michael Gapen指出,考虑移民管制后,就业增长放缓与低失业率之间并不矛盾。不过,如果招聘继续快速降温,他们可能会调整观点。

就业报告有一项“外籍出生与本土出生工人”的细分数据。该数据显示,过去三个月外籍劳动力减少约100万。白宫将此视为移民政策成果的宣传点。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Stephen Miran8月1日表示,自总统上任以来,我们为本土出生人口创造了约25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减少外籍出生者岗位约100万个。这是我们强有力的移民政策和边境政策的成果,能让美国更安全。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非农报告发布前两天也提到,只要失业率不明显上升,美联储会忽略未来几个月招聘放缓的情况。在移民减少的情况下,美国每月新增就业岗位维持在0,也可能足以让失业率保持稳定。

2、需求疲软派

花旗经济学家Veronica Clark强调,虽然移民减少确有影响,但细节显示与移民无关的需求疲软正在恶化。无论是移民放缓还是需求疲软,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今年劳动力供应下降,因为在经济下行时劳动参与率通常会下降。但如果需求疲软才是主因,那就不足以阻止失业率上升。

包括彭博经济研究团队在内的多位分析师指出,报告中“外籍出生与本土出生”劳动力的细分数据可能存在统计偏差,因为报告同时还显示本土出生劳动力和人口突然大幅增加,这在现实中非常不合理。瑞银首席经济学家Jonathan Pingle也指出:“又不是我们突然生出一大批16岁的人,让本土人口猛增。”

分析师们认为,由于报告中基于家庭调查的“人口结构细分”数据越来越不靠谱,他们开始更多关注另一份数据——来自企业调查的招聘情况,也是5月和6月被大幅下修的那份。最好的办法是列出最依赖移民劳动力的行业,估算它们的表现是否明显更差。但结果是,不同分析师做同样的分析,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美国银行发现,建筑业、制造业、休闲和酒店业招聘疲软,而这些行业往往雇佣无证移民和失去合法身份的工人。但高盛则指出,这些行业的表现并不比受关税冲击严重的行业更差。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