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1503亿,核心利润翻倍,销量逆势大涨47%……在行业深陷价格战泥沼之际,吉利汽车用一份极具分量的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引领行业向光而行。
上半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近141万辆,市占率历史性突破10%;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毛利率稳定在16.4%;账面现金流达588亿元。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8月14日的业绩发布会上,吉利汽车将全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
吉利汽车逆势上调目标的底气何在?答案并非出于一时冲动,而是一场深谋远虑的价值战“阳谋”,早已写在过去几年的战略布局与持续深耕之中。正如吉利控股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及执行董事李东辉所言,随着反内卷的推进,行业竞争会更加理性、有序。吉利汽车这样坚持长期主义、注重综合实力提升的企业,未来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吉利汽车正以一种拒绝内卷、回归本质的姿态,清晰地向行业昭示——穿越周期的力量,源于内功的修炼与对未来的笃定。
效率红利筑起护城河
李东辉在业绩会上再次强调,吉利汽车坚守“反内卷”,坚持打价值战、技术战、品质战、服务战、品牌战、企业道德战,倡导行业开放、良性竞争。
这是吉利汽车面对行业非理性竞争的战略定力与清醒认知。定力的根基,正源于其内部一场深刻的变革——“一个吉利”战略的深化落地,以及由此带来真金白银的财务回报。
审视吉利汽车的中期财报,最核心的亮点在于其盈利能力的“质变”。在营收同比增长27%的规模扩张下,其核心归母净利润实现了102%的翻倍式增长。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速,这是一个极其健康的信号,标志着企业的增长模式已从单纯的规模驱动,转向了高质量的效率驱动。
吉利汽车集团CFO戴永表示,得益于单车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公司核心归母净利率亦实现快速增长。自24年8月银河E5上市以来,银河的每一款产品均有良好的表现,新能源盈利周期全面开启,单车核心归母净利润同比涨幅37%,核心归母净利率涨幅达57%,增长幅度行业领先。
这份效率从何而来?答案直指“一个吉利”的战略整合。
自2024年末《台州宣言》发布,吉利汽车便以汽车行业内罕见的效率与决心,推动内部资源的深度整合。
2025年2月,极氪正式完成对领克的股权交割,从宣布到落地仅用时3个月;7月,吉利汽车与极氪正式签署合并协议。这一系列雷厉风行的动作,旨在将极氪在豪华智能纯电领域的先锋势能,与吉利汽车在主流市场的深厚根基、成熟的供应链及制造体系进行“强关联”,从而在智能新能源的终局之战中,形成一个拳头更硬、体系更强的“新吉利”。
这场整合的核心逻辑是“向管理要效益,向协同要效率”。其成效直接体现在了财报的费用端。
2025年上半年,在营收和销量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吉利汽车的销售与行政费用率却实现了显著下降。这意味着,通过杜绝重复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打通后台体系,吉利汽车每卖出一辆车所需要分摊的管理和销售成本正在降低。这部分被“挤”出来的利润,正是协同效应释放的“效率红利”。
同时,吉利在行业价格战最激烈的时期,依然保持了稳定16.4%的毛利率,这本身就说明了其产品拥有足够的品牌溢价和成本控制能力。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表示,此次战略合并对吉利汽车未来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唯有通过彻底整合,才能最大化激发协同效应,推动“一个吉利”迈向全新发展阶段,只有大合并才能让“一个吉利”走向新的辉煌。
高达588亿元的总现金水平,则为吉利汽车构筑了一道坚固的财务“护城河”。这笔充裕的现金,不仅让企业有底气对价格战说“不”,更让它有能力在技术研发、全球布局等需要长期投入的领域,保持高强度的投入,为未来积蓄能量。
当其他企业还在为品牌间的内耗、渠道的互搏、研发的重复建设而头疼时,吉利汽车已经率先完成了内部的自我进化,构建了一个更高效、更聚焦、更具抗风险能力的作战体系。这正是吉利汽车敢于在行业逆风中喊出上调目标的底气所在。
四大AI架构的“造车母舰”
如果说战略整合与财务健康是“强身健体”,那么强大的产品力与市场表现则是“亮剑出鞘”。
战略的成功与否,最终要由市场和用户来检验。2025年上半年,吉利汽车旗下各大品牌用一张张“爆款成绩单”,雄辩地证明了其体系力的强大。
新能源,无疑是吉利汽车当前最锋利的“矛”。上半年,吉利汽车新能源板块累计销量高达72.5万辆,同比激增126%,渗透率达到51.5%。这意味着,每卖出两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那个曾经被认为是传统车企的“巨人”,如今已然贴上了鲜明的“新能源”标签。
但更值得玩味的是,在新能源高歌猛进的同时,吉利汽车的燃油车业务上半年累计销量达68.4万辆,实现了8%的逆势增长。
在整个燃油车市场萎缩的大背景下,这一数据显得尤为可贵。它充分证明了吉利汽车“两条腿走路”战略的正确性——既在智能电动化领域全力冲锋,又在传统燃油和混动领域保持技术引领和市场份额。这种均衡发展的策略,让吉利汽车在能源结构转型的过渡期,拥有了比单腿奔跑的对手更强的韧性和回旋余地。
在这背后,是品牌矩阵策略的成功兑现。
吉利银河,作为面向主流市场的核心力量,在品牌独立后迅速进入“强劲增长周期”。上半年销量近55万辆,同比暴涨232%。其中,A0级纯电小车吉利星愿,上半年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登顶全品类车型榜首,创造了该赛道的交付速度新纪录;而基于GEA架构打造的全球车银河E5,上市后月均销量过万,不仅在国内引领A级纯电SUV市场,更作为吉利国际EX5远销全球30个国家,成为吉利汽车全球化战略的“尖刀”产品。
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强调,吉利汽车秉持“全球协同”和“区域深耕”的策略推进国际化发展,海外发展将列入集团优先级大战略。下半年致力打造3个十万级区域,2个五-八万级区域。
在高端豪华阵营,极氪与领克组成的“双轮驱动”格局,正持续向上突破,成为品牌价值的核心支撑。
极氪,继续以“极氪速度”引领中国高端纯电市场。上半年销量突破9万台,并刷新了豪华纯电品牌从0到50万台的最快交付纪录。旗舰MPV极氪009家族,更是成为40万以上MPV、40万以上纯电全品类“三料销冠”,在中国每卖出两台四座超豪华产品,就有一台是009光辉。这种统治级的表现,彻底打破了外资品牌在高端MPV市场的垄断。
领克,则在累计交付突破150万台的里程碑之上,不断夯实其“高价值”标签。上半年,领克旗下9款车型跻身细分市场保值率前十,其中领克03、07、09均位列榜首。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全尺寸高端混动SUV领克900,已连续三个月位居细分市场销量前三,成功实现了品牌在35万价格带的有效突围。
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表示,领克与极氪合并的协同效应已显现三大战略成果:首先,品牌矩阵完成清晰重构——中国星系列燃油车逆势增长,银河品牌主攻主流新能源市场,领克聚焦"潮流运动科技",极氪深耕高端豪华领域;第二,规模化效应推动研发及管理成本显著降低;第三,产品周期全面发力,随着极氪9X、领克10 EM-P等新车型上市,以及浩瀚超级电混、900V高压平台等新技术的推出,将驱动销量与财务表现持续提升。
从A0级小车到全尺寸SUV,从主流市场到豪华地带,从纯电、混动到传统燃油,吉利汽车几乎在所有主流细分市场都拥有了自己的“爆款”或“明星”产品。
这种“全面开花”的盛景,绝非偶然的运气,而是其背后强大“体系力”的必然结果。
吉利汽车深知,未来的竞争,不再是单一车型的竞争,而是架构、技术、制造、全球化能力的综合比拼。为此,吉利汽车打造了浩瀚S、SPA Evo、CMA Evo、GEA Evo四大AI智能架构,它们如同强大的“造车母舰”,兼容纯电、混动、增程、醇氢等多元能源形式,为上层产品的快速迭代与高价值输出提供了核心支撑,也构成了吉利汽车能够持续、高效打造爆款的“方法论”。
从“天地一体化”到“智慧生命体”
如果说,“一个吉利”解决了效率问题,强大的产品体系解决了当前的市场问题,那么,吉利汽车对于未来的思考,则全部押注在了“全域AI”之上。
面对汽车行业“软件定义汽车”的下半场,吉利汽车的目标,显然不止于成为一家优秀的汽车制造商。它正在构建一个以AI为核心的、从底层算力到上层应用、从车端到云端的完整技术生态,意图为长期的发展构建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技术壁垒。
这盘大棋,早在2021年“智能吉利2025”战略发布时便已开局。吉利汽车前瞻性地布局了“一网三体系”,以大算力、大数据、大模型、卫星星链等“科技新基建”,编织一张覆盖未来的“智能科技生态网”。
如今,这张网的轮廓已愈发清晰。
算力层面,吉利汽车联合生态伙伴成立了“智能汽车算力联盟”,其星睿智算中心2.0的综合算力已达到惊人的23.5 EFLOPS,为AI模型的训练与迭代提供了澎湃的动力。
算法上,吉利汽车自研的全球首个汽车行业全场景AI大模型——星睿AI大模型体系,已经云端部署并与阶跃多模态大模型等深度融合,覆盖了语言、多模态、数字孪生等关键领域。
在数据层面,吉利汽车已积累了海量的token数据与汽车领域垂类数据,并建成了合成数据平台,为AI的“喂养”提供了高质量的“食粮”。
更重要的是,吉利汽车正在将这些底层的AI能力,快速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技术与产品。
无论是以“全域、全向、全时”感知无盲区为目标的“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其相关技术已在被誉为“自动驾驶算法奥林匹克”的CVPR国际赛事上斩获世界冠军;还是以神盾金砖电池、雷神AI电混为代表的三电技术,前者在36项极限测试中,有23项标准超越“史上最严”的新国标,后者则不断刷新发动机热效率行业纪录;亦或是用户规模已突破百万的Flyme Auto智能座舱,都印证了其技术落地的速度与深度。
桂生悦指出,只要充分把知情权与选择权交给用户,把用户的感受置于短期利益之上,才能令品牌深入人心。
从天上的吉利星座(在轨卫星已达41颗),到地上的智能架构,再到芯片、操作系统、AI大模型,吉利正在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全域AI生态。
这套体系的终极目标,是让未来的汽车,从一个冰冷的交通工具,进化为一个有温度、有情感、可持续成长的“出行智慧生命体”。这或许才是吉利汽车故事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它所做的,已经超越了传统车企的范畴,更像是在探索一家科技公司的未来形态。
上调300万辆的年销目标,对吉利汽车而言,是一种必然。它源于对自身战略、产品和技术壁垒的绝对自信。这背后,是一场关乎“价值”的阳谋——以技术创新创造高价值产品,以体系效率创造高价值企业,最终为用户、为股东、也为行业创造可持续的长期价值。
喧嚣过后,尘埃落定,市场终将回归理性。届时,人们会发现,那些真正能够穿越周期、笑到最后的,永远是像吉利汽车这样,坚持长期主义、苦练内功的“价值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