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需求有韧性!外国投资者6月美债持仓创新高,印度、爱尔兰持仓下滑

何浩
6月份,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攀升至历史新高,显示出即便在美元走软引发对美国资产情绪担忧的情况下,海外对美债的需求依然强劲。日本6月所持美国国债增加126亿美元,为连续第六个月增加。中国大陆6月所持美债增加1亿美元,至7560亿美元。英国和比利时的持有量增幅最大,而与特朗普政府陷入贸易争端的印度以及爱尔兰则出现下降。

美东时间8月15日周五,美国财政部公布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6月份,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攀升至历史新高,显示出即便在美元走软引发对美国资产情绪担忧的情况下,海外对美债的需求依然强劲。

6月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持有的美债总额为9.13万亿美元,较5月增加802亿美元;今年上半年,他们的持有量增加了5081亿美元。而同期,美元指数下跌了近11%,跌幅为1973年以来最大。

最新的TIC数据反映了特朗普发起大规模加征关税以来,外国投资者对美债的需求情况。美债的海外需求一直是债市的关注焦点,今年以来尤其如此。未来的TIC数据将被密切关注。目前,外国资金和政府持有超过30%的美国国债在外流通量。

今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措施后,一度引发引发金融市场动荡,29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市场遭遇了自2001年以来最严重的抛售。

主要国家及地区6月美债持仓

英国和比利时的持有量增幅最大,而与特朗普政府陷入贸易争端的印度以及爱尔兰则出现下降。持有量的变动受净买入或卖出以及估值变化影响。彭博美国国债指数在6月上涨,扭转了前一个月的抛售。

日本6月所持美国国债增加126亿美元,为连续第六个月增加,至1.135万亿美元。自2019年6月持仓超越中国大陆以来,日本一直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

华尔街见闻网站此前提到,去年日本的美债持仓变动,一度被视为干预汇市压力下的调整。为了稳定日元汇率采取的干预需要日本掌握充足“弹药”,因此不得不减持包括美债在内的美元资产筹资。例如,有媒体援引数据称,去年7月日本投入366亿美元干预汇市。今年以来,日元相对企稳,日本政府暂时没有支持日元的需求,失去了抛美债的一大动力。

美债第二大债主英国持有量大增487亿美元,至8581亿美元,为2023年3月以来最大单月增幅。

中国大陆6月所持美债增加1亿美元,至7564亿美元。从2022年4月起,中国大陆的美债持仓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

分析普遍认为,鉴于中美关系变化和外储资产配置多元化的趋势,中国的美国国债持仓仍可能稳步下降。未来中国持仓的波动很大程度上仍受中美关系影响。

近年来,中国大陆减持美债更多来自外储资产多元化配置的需要,提升黄金配置占比就是促进多元化配置的一种体现:

截至去年4月,中国央行曾创纪录地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此后一度暂时收手,不过近来又恢复购入黄金的操作。本月稍早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末黄金储备为7396万盎司,较6月末增加6万盎司,这是自2024年11月以来,中国央行连续第九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比利时的美债持有规模增加了179亿美元,至4334亿美元。

印度的美债持有量减少79亿美元,至2274亿美元。

TIC数据其它要点

美国财政部的TIC数据还显示:

  • 6月份,包括长期证券、美国短期证券、以及银行资金流的所有外资净流入总额为778亿美元。其中,私人外资净流入为73亿美元,官方外资净流入为705亿美元。
  • 6月份,外国居民增持了美国长期证券,净买入规模为1923亿美元。其中,外国私人投资者的净买入为1546亿美元,而外国官方机构则净买入377亿美元。
  • 美国居民在6月份增加了长期外国证券,净买入规模为415亿美元。
  • 经过调整后,例如估计外国投资组合通过股票互换收购美国股票,6月份外国对长期证券的净买入总额估计为1508亿美元。
  • 外国居民净增持了短期证券美国国库券98亿美元。外国居民持有的所有以美元计价的短期美国证券和其他托管负债减少了124亿美元。
  • 银行自身对外国居民的以美元计价的净负债减少了606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今年7月的TIC数据,定于2025年9月18日发布。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