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款童颜针大乱斗的「渔翁」现身了

重估医美下游?

30天股价暴涨440%的新氧(SY.O)成为了今年医美行业的焦点。

2025年第二季度,新氧3.79亿元的收入同比下滑了7%;同期净亏损达到0.36亿元。

原因在于昔日主业“平台信息服务”(下称“平台”)收入同比下滑超过1/3。

但向线下医美机构转型的这条曲线上,新氧正在初见起色。

今年第二季度,新氧的新业务美容治疗服务(下称“线下医美连锁”)增速显著,当期实现1.44亿元收入,同比增长了超400%。

这是新氧启动转型后,线下医美连锁业务首度超过平台业务,成为收入的主力抓手。

未来随着线下门店的扩张,新氧扭亏在望。

针对下一轮的开店计划,新氧CEO金星预计下半年还会有十几家门店陆续开业,加盟店方面则试点2-3家。

运营策略方面,新氧的产品瞄准抗衰市场,打造以童颜针为主的“奇迹童颜”等产品。

在当前市场已获批9款童颜针的情况下,上游降价潮给新氧带来更多业绩想象空间,正在成为新的叙事。

冰火两重天

新氧的主业平台和新业务线下医美连锁宛如“冰火两重天”。

今年第二季度,平台业务仅创收1.35亿元,同比下滑了超1/3。

“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订阅新氧平台信息服务的医疗服务提供商数量减少。”新氧解释称。

与之相比,新氧的线下医美连锁增速显著,当期实现1.44亿元收入,同比增长了超4倍。

这是新氧启动线下转型以来,首度出现医美连锁业务超过主业平台的情况。

即便如此,但由于平台业务大幅萎缩,新氧第二季度净亏损仍达到0.36亿元。

这或许已是必定的结局。

随着线下医美机构的流量入口从新氧转向了美团、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后,平台业务早已受到巨大的冲击。

躬身入局线下连锁业务,相当于与客户“夺食”,广告客户流失也在加速。

“Q2我们终于实现了连锁业务的阶段性里程碑,就是成为我们集团的第一大收入来源。但这恰恰也是我们最难受的一个阶段。当新业务(连锁医美)规模有限的时候,对老业务的冲击还没那么大。但是今天它涨到一定规模,那一定会对老业务有非常直接的影响。”金星指出,“当下这个阶段正好是我们新老业务此消彼长的阶段。从财务上来看是我们最难受的一个阶段。”

此消彼长后,线下医美连锁业务的发展无疑是新氧未来扭亏的关键。

具体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新氧在北京、上海、广州等9个城市拥有29个自主运营的门店,其中的25家门店单月现金流为正。

从发展阶段来看,14家处于成长阶段(4-12个月)的门店是主要收入来源,今年第二季度贡献了0.9亿元的收入,占比超过6成。

若不考虑门店发展阶段情况,以今年第二季度收入计,新氧的单家门店月创收166万元。

随着门店数的增加,新氧的医美连锁业务仍有增长空间。

据金星透露,预计今年底门店整体数量达到50家,目前已完成大部分,下半年还会有十几家陆续开业。

对于线下连锁的业态来说,快速扩大规模的打法便是开放加盟或者是收购。

“生美+医美”的美丽田园(2373.HK),不仅直营加盟两手抓,去年上半年还收购了美容连锁机构奈瑞儿,稳坐国内生活美容门店数第一的席位;线下医美连锁机构联合丽格集团则于近期开放机构加盟。

金星告诉信风,新氧亦在谨慎探索加盟模式,年内或试点2-3家加盟店。

具体操作方面,目前新氧主要采取全托管的加盟方式,即加盟商只负责出资,但从选址、装修到门店员工招聘管理、整体医疗服务等均由新氧主导。

这一做法的背后主要是为了维持直营店和加盟店的相同服务水准。

金星告诉信风,如果未来数字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不必采取全托管形式便可以让加盟店和直营店能达到一样的水准,会考虑调整加盟的模式以及放开加盟的数量。

瞄准抗衰

相比于更多的中小型医美机构来说,新氧确实自带流量,这从数据上亦可得到印证。

今年第二季度,新氧旗下成立在3个月以内的门店平均收入可达到262万元。

据金星透露,目前新氧的平均获客成本只有几百元,其中成本较低的私域流量和“老客带新”占新客的比例超过70%。

但这一流量优势在互联网巨头面前,或许略显脆弱。毕竟部分互联网大厂对于下游医美生意已是虎视眈眈。

今年7月,京东健康(6618.HK)旗下的首个线下医美自营诊所在北京亦庄开业,第二家线下自营美诊所北京“国贸店”亦在筹备中。

目前来看新氧的主要应对之策是提升门店密度和产品的差异化程度。

一方面,新氧正在加大对一线城市的布局。例如作为重点城市的北京,预计年底前将开到10家门店。

据信风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在北京朝阳区,新氧已在合生汇、长楹天街、蓝色港湾等热门商圈布局了不少于5家门店。

另一方面,新氧通过控制SKU的数目打造抗衰的轻医美标准解决方案,即设计了水光、光电和注射三大类的抗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生的操作难度。

抗衰曾一度是高客单价项目。无论是此前终端价曾一度接近6000元/支的重组胶原蛋白“薇旖美”,还是万元量级的童颜针,所瞄准的均是抗衰市场。

新氧为此主动降价争夺市场。

例如新氧将童颜针艾维岚复配海月兰水光,并将其命名为“奇迹童颜”,定价为5999元,相当于将原本终端价高达1.8万元的艾维岚直接降低至数千元级别。

虽然这引发了艾维岚厂家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的不满,但通过降价的形式,原本万元量级的抗衰项目价格变得较为“平易近人”,无疑实现了消费客群的下沉和消费频次的提升。

上游材料商产品获证速度的加快,原本享有高估值的医美上游材料商的稀缺性恐将大打折扣。

仅以童颜针为例,截至目前国内已有艾维岚、AestheFill等不少于9款获批上市的童颜针。

正因如此,下游连锁医美机构有望借此进一步夺回对终端产品的定价权,这是否会成为原本具有流量优势的新氧等一众连锁医美机构的超车机会,正在成为医美上下游关系重整的关键。

据金星透露,部分头部医美机构下半年的童颜针拿货价可能是上半年的1/5。

一家头部上游医美材料商向信风透露,如此之大的降价幅度可能性有限,但会在一定范围内下调童颜针出厂价。

受到消费需求放缓的影响,众多下游医美连锁机构的日子并不好过,新氧能否在这场行业 “寒冬” 中持续突围,仍待时间的印证。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