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股指震荡盘整,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5日超2万亿,AI硬件股延续强势,工业富联涨停续创历史新高。港股震荡下跌,恒指、恒科指午后双双下跌,医药生物显著走低。国债反弹,商品下跌。
8月19日,A股全天冲高回落,三大股指震荡调整,小盘股继续上涨,北证50指数再创新高。AI硬件股延续强势,工业涨停续创历史新高,白酒等消费股反弹。军工、券商等板块调整。
港股全天震荡下跌,午后恒指、恒科指双双转跌,医药生物板块跌幅居前,大型科网股、新消费概念普遍下跌。苹果概念股同样调整。
债市方面,国债期货反弹,30年期主力合约涨超0.2%。商品方面,国内商品期货多数下跌,锰硅跌近3%,焦煤、焦炭齐跌,仅豆粕等少数品种走高。
A股:截至收盘,沪指跌0.02%,深成指跌0.12%,创业板指跌0.17%。小盘股走势强劲,北证50指数涨1.27%,万得微盘股指数涨1.52%。
盘面上,个股涨多跌少,沪深京三市约2900股飘红,全市场成交超过2.6万亿,沪深两市成交全天成交额2.59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超1700亿,成交额连续5个交易日超2万亿。
板块方面,AI硬件股维持强势,工业富联涨停续创历史新高,光模块、光通信等方向延续强势,剑桥科技等涨停。机器人概念股再度爆发,南方精工等十余股涨停。白酒等消费股反弹,酒鬼酒封板。医药股冲高回落,新天药业等多股封板。下跌方面,军工股展开调整,烽火电子跌超5%。
港股:截至收盘,恒指跌0.21%,连跌4日;恒科指跌0.67%。
盘面上,医药股全线回调,药明康德跌5%;半导体产业链集体下挫,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跌近3%;东方甄选午后大幅跳水收跌21%,一度涨近24%;粉笔逆势涨近14%,AI成效获市场认可。
大型科网股、新消费概念普跌,网易跌超1%,老铺黄金跌超4%。
债市:国债期货集体反弹,截至收盘,30年期主力合约涨0.23%,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3%,5年期主力合约涨0.07%,2年期主力合约涨0.03。
商品:国内商品期货多数下跌,截至收盘,硅铁主力合约跌超3%,锰硅、纯碱、氧化铝、鸡蛋跌超2%,纸浆、焦煤、烧碱、玻璃、碳酸锂、螺纹钢、工业硅跌超1%。尿素涨超3%,对二甲苯、菜籽粕涨超1%。
消息面:随着A股市场的上行,两融余额进一步增长。截至2025年8月18日,两融余额突破2.1万亿元,这是时隔10年两融余额重新突破2.1万亿元。截至8月18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10571.8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94.25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10239.3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97.91亿元;两市合计20811.1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92.16亿元。
工业富联尾盘涨停,市场逼近万亿元
今天,AI硬件股延续强势,临近尾盘,AI服务器龙头服务器龙头工业富联涨停,总市值达9713亿元,4个月累计涨幅超过250%。此外,领益智造、天孚通信均涨超9%。
消息面,近期,工业富联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07.60亿元,同比增长35.5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6.68 亿元,同比增长36.73%。
作为英伟达重要合作伙伴,工业富联在AI服务器代工领域占据全球40%以上份额,直接受益于北美四大云服务商超3000亿美元的资本开支狂潮。特别是在800G高速交换机、液冷散热系统等前沿技术领域,工业富联已建立起技术壁垒和产能优势,成为连接AI芯片巨头与云计算厂商的重要桥梁。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AI大模型用户渗透率仍较低,大模型发展仍处于中初级阶段,产业化应用周期才开始,大模型带来的算力投资方兴未艾,Capex会随着大模型收入的增长而增长,投资的天花板可以很高。当前对于算力基础设施产业链,北美链和国产链都值得关注。
光模块、光通信等方向涨幅居前,剑桥科技涨停,德科立、联特科技、太辰光等涨幅居前。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认为,1.6T光模块2025年开始出货,2026年有望放量,整个光模块产业链迎来量价齐升的景气周期。从竞争格局看,国内光模块巨头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与北美的云厂商深度绑定,占据了全球光模块市场的主要份额。
寒武纪盘中破千元大关
今天寒武纪-U开盘大涨,盘中股价一度突破1000元大关,成为市场中第二只千元股,总市值突破4000亿元。不过随后,股价跳水翻绿,截至收盘,寒武纪股价跌1.69%报933.98元,最新市值约为3907亿元。
目前寒武纪-U是A股市场第二高价股,第一高价股仍为贵州茅台,最新股价超过1400元/股。
数据显示,除了贵州茅台、寒武纪-U之外,A股市场史上还曾出现过多只千元股,包括石头科技、禾迈股份、爱美客等,目前这些个股股价均在千元以下。
短短一个月时间,寒武纪股价已从低点520.67元/股上涨至超1000元/股,几近翻倍。而拉长时间点来看,2024年9月23日至今,寒武纪已上涨近347%。
消息面,作为国产AI芯片头部企业,2025年一季度,寒武纪实现营收11.11亿元,同比增长42倍;归母净利润3.5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为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单季盈利。
浙商证券指出,2025年初,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密集发布,掀起新一轮AI浪潮,显著推高算力需求。在GPU受限、模型需求激增的背景下,算力基础设施“国产化、自主化”建设迫在眉睫。
机器人概念股午后爆发
今天午后机器人概念持续拉升,宜安科技、帝奥微、拓普集团、上海机电等多股涨停,禾川科技、儒竞科技、丰立智能等跟涨。
8月19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实施“模塑申城·AI+制造”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赋能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
长江证券表示,当前时点,在国产大模型性能持续提升以及扶持政策相继出台的背景下,我国AI应用商业化有望持续加速,进而带动相关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