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觅要“上天”

已有相关技术基因。

作者 | 黄昱

编辑 | 周智宇

企业互相攻入对方“腹地”,这一向是最为人所乐道的商业主题之一。在今年的智能硬件领域,这样的跨界故事多番上演,例如消费级无人机巨头大疆进军扫地机器人和全景相机赛道,以及全景相机巨头影石瞄准无人机等。

这样的跨界玩家还有不少,备受关注的还有动作频频的扫地机器人头部品牌追觅。在年初宣布进入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赛道,和前不久释放出要进军电视、投影仪及音响市场的信号后,追觅又一次扩圈,将跨界目标瞄准了无人机。

8月20日,追觅向华尔街见闻确认,将正式拓展无人机业务,战略布局低空经济这一万亿级新赛道。

目前,追觅正积极组建专业的无人机研发团队,且核心团队架构已初具雏形,标志着其跨界发展进入实质性阶段。

华尔街见闻一些招聘平台上看到,追觅已发布了多个无人机相关的岗位招聘,包括无人机业务的HR、具有无人机技术研发经验的技术管理、无人机导航建模算法工程师、无人机运营业务销售一号位、无人机渠道总监等。

对于追觅跨界无人机,有人猜测其是为了反击大疆。8月初,在全球无人机市场占据的领导地位的大疆,正式发布了其首款旗舰扫地机器人ROMO,给原本焦灼扫地机地市场又添了一把火。

不过,有知情人士告诉华尔街见闻,并非如此,追觅进军无人机的计划之前就有了,毕竟其创始团队具备航天航空技术基因。

据悉,追觅创始人兼CEO俞浩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航天专业,是中国最早的四旋翼开发者以及三旋翼飞行器发明者,同时也是清华大学“天空工场”的创始人。追觅创始团队多人都来自来自清华大学“天空工场”。

这样的基因无疑为追觅进入无人机市场注入了先天优势。

有业内人士认为,追觅在其核心业务扫地机产品上的技术积累,如三维空间感知、动态避障等尖端技术,以及高速数字马达等核心能力,可直接迁移并复用于无人机的飞控与导航系统。

例如扫地机的生成厘米级精度的动态地图技术可大幅提高无人机识别精度,避障成功率指数级提升。

也就说是,凭借着其在地面清洁场景中打磨成熟的技术,追觅或将可以更轻松的切入到无人机市场的竞争中去。

此外,追觅成熟的智能制造体系与全球供应链资源,也将为其无人机项目的快速工业化与量产提供支持。

追觅所在的扫地机市场,国内格局已基本稳定,同时面临着竞争激烈、市场渗透率低的问题。这使得场内玩家都在挖掘新的增长空间。

据IDC数据,2024年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出货538.9万台,同比增长6.7%,从各品牌占比来看,科沃斯占比25.4%,石头占比21.6%,云鲸占比16.3%,小米和追觅分别占比13.7%和12.2%。

在发力海外市场的同时,追觅也瞄准更多产品品类和更广阔的赛道,以期打开更多增长空间。

在俞浩看来,伟大的企业一定具备连续创业能力,亚马逊、阿里巴巴、字节跳动,都是不断的连续创业。 

然而,同时跨界大家电以及无人机等多个新领域,这必然对追觅管理团队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如今追觅试图分一块蛋糕的无人机市场,盘踞着一个巨头,那就是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有率超 70%的大疆。

 即便如此,无人机市场的发展前景依然吸引着追觅以及影石这些新玩家入场。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新玩家的机会在于,无人机行业还有例如飞行体验、极致影像与智能交互等用户痛点尚未被解决。

“战书”已下,接下来的输赢,就看“统帅们”如何排兵布阵了。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