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营收净利双降,扣非净利润逆势增长26%

公告小助手

核心要点

财务表现: 营收同比下滑5.25%至726.9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19.09%至22.9亿元,但扣非净利润逆势增长26.36%至14.8亿元;经营现金流大幅恶化,从34.4亿元转为-86.1亿元

资产负债结构: 总资产缩减13.42%至1802亿元,资产负债率从62.01%改善至56.66%,财务杠杆有所优化

股权结构变化: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完成存续分立,新设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为间接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35.04%

分红政策: 拟每10股派现0.5元,总计分红约4.96亿元

关注要点: 经营现金流大幅转负背后的业务逻辑、扣非净利润增长的可持续性、集团重组对未来战略的影响


长安汽车中报解读:收入承压下的结构性分化

长安汽车(000625)交出的2025年中报显示出典型的量利背离格局——在行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但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核心盈利能力却实现了显著提升。

营收下滑掩盖下的盈利质量改善

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26.9亿元,同比下降5.25%,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同比下降19.09%。表面上看,这份成绩单并不亮眼,但细看结构会发现不同的故事。

最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达到14.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6.36%。这一指标的逆势上涨暴露出一个关键信息:长安汽车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实际上在增强,此前净利润的下滑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非经常性损益的拖累。

从财务杠杆角度看,公司资产负债率从去年末的62.01%降至56.66%,总资产规模从2081亿元压缩至1802亿元,降幅达13.42%。这种"瘦身"是主动为之还是被动收缩,将直接影响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增长潜力的判断。

现金流恶化拉响警报

更令人担忧的是经营现金流的急剧恶化。报告期内,长安汽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86.1亿元,而去年同期为正34.4亿元降幅高达350.57%

这一数据的巨幅波动背后可能隐藏着多重因素:一是汽车行业普遍面临的价格战压力,导致回款周期延长;二是新能源转型期间的资本开支加大;三是供应链管理策略的调整。无论哪种原因,如此大幅的现金流恶化都值得投资者高度警惕。

集团重组带来的战略变量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完成存续分立,新设立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为长安汽车的间接控股股东,直接及间接合计持股35.04%。这一股权结构的重大调整可能为公司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

从历史经验看,国有企业集团的重组往往伴随着资源整合和战略聚焦的加强。对长安汽车而言,新的控股架构可能有利于其在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领域获得更多集团层面的资源倾斜。

分红政策透露的信心信号

尽管业绩承压,长安汽车仍然坚持分红政策,拟每10股派现0.5元,以99.1亿股的基数计算,总计分红约4.96亿元。在净利润下滑的背景下维持分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管理层对未来业务改善的信心。

预期差与投资逻辑

当前长安汽车面临的核心预期差在于:市场普遍关注营收和净利润的下滑,但可能低估了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改善趋势。扣非净利润26.36%的增长暗示,公司正在通过成本控制和产品结构优化来应对行业下行压力。

然而,经营现金流的大幅恶化不容忽视,这可能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关键瓶颈。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公司下半年的现金流改善情况,以及新的集团架构下可能带来的战略调整和资源配置优化效应。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长安汽车作为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转型的代表,其当前的业绩波动可能只是转型期的阵痛。关键在于公司能否在维持传统业务现金流的同时,成功构建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