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起,香港特区政府集成三局,设立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希望能从政策上刺激香港旅游业及体育发展,可惜经过多年来的运作,文体旅局在职能上似乎分别是接管了推动文化、旅游及体育发展的工作,而不是从本质上结合三者的价值,制定一套香港独有的魅力蓝图,从而推广到全世界。
最近由市场顾问公司 Resonance与市场研究机构 Ipsos联合发表「2025年世界最佳城市」(2025 World’s Best Cities)报告中,香港比去年大跌51位至排名97位。这报告的评分主要针对宜居度丶魅力和繁荣程度三大范畴,当中受访者以壮年人口(25至44岁)的意见比重较大,若以此作参考,一定程度反映香港旅游业当下面对的问题。
身为文体旅发展研究中心的首席顾问,首个考察城市选择从历史背景、文化发展及地理形势跟香港相似度高达90%,更有「小香港」之称号,马来西亚的槟城。
槟城比香港更像香港
两个城市都曾是英国殖民地,178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莱特先生将槟城(当时称槟榔屿)租借下来,创建为自由港,成为英国在东南亚的重要据点。
香港同样经历过英国殖民统治,在回归祖国前被英国管治150年,由一个小小的渔港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在世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文化发展上,槟城在殖民时期鼓励各地移民,尤其是华人、印度人和马来人,使槟城成为文化大熔炉。19世纪,商业繁荣,船只和移民数量激增,乔治市成为多元宗教、语言和文化的中心。而香港以华人文化为主体,西方文化影响较为表层,主要是中西文化的融合,文化多样性不及槟城深厚。
地理形势上亦非常相似,两个城市都是环岛形,槟城的总面积约为1049平方公里,而香港的陆地总面积为1114.57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几乎一样大,如加上海域,香港总面积则达2754.97平方公里。
当香港越走向城市现代化,发展成国际大都会,必然牺牲了传统的文化价值。若以历史文化的保存度,槟城的确比香港更像香港。
当你抵达机场的一刻,恍如置身旧启德机场;进入乔治市(George Town),尽是富有中式味道的殖民地建筑物,在香港这类的建筑物偶尔也能看到一栋半栋,但在槟城是整个社区。随便走进一间茶室,以广东话叫了一杯冻咖啡(kopi peng)及咖央多士(Kaya toast),再跟老板闲聊,听他介绍槟城好食好玩地方,这种亲切感,真的比香港更香港。
五天的实地考察,慢游体验到槟城独有的魅力所在,或许可以为香港借一点灵感。
1)环海的度假优势
峇都丁宜(Batu Ferringhi)位于槟城岛北部,距离槟城首府乔治市大约30分钟车程。这里最著名的是绵长的白色沙滩,海水清澈,沙质细致,海滩附近设有多间高级酒店及度假村,例如槟城香格里拉、悦榕庄管理的悦椿及假日酒店等,一流的度假设施,各类型的水上活动,配上无敌海景,打造出可以媲美布吉岛及峇里岛等的度假体验。
香港同样拥有世界一流的自然环境,拥有超过一千公里的海岸线、连绵山脉,群山与海的错落有致,是难得一遇的自然景象,可惜香港却没有像样的度假式酒店,更遑论旅游胜地般的水上活动。试想想如果重建长洲或大屿山等岛屿的周遭环境,大力打造各类型水上活动,引进五星级度假式酒店品牌落户,以香港国际大都会的定位,要成为拥有顶级度假村城市并非空谈。
2)旅游城市IP要明确清晰
乔治市于2008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古迹核心区和缓冲区合共约259公顷,保存大量战前东南亚风格建筑和多元宗教、族群的历史空间。当地对历史建筑有严格高度限制,新建筑不可高于原有古迹,确保城市风貌不被破坏。明显槟城是决意保育历史遗迹,加以注入新时代的潮流、艺术及思维,融入于生活,形成强烈「在地生活」+「文化深度」的旅游IP,让传统与现代文化共存,吸引全球旅客。
香港曾有「美食天堂」及「购物天堂」两大旅游城市IP,令香港多年来在国际上一直是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可惜这优势在全球化经济的发展、邻近城市的急起直追的情况下,这两大IP明显已再不吸引。如果宏观地查看香港现在的城市面貌及地理上的资源,新的旅游城市IP会是什么?笔者有三点想法:
一)天然地理优势
香港拥有24个郊野公园、22个特别地区,全港面积的40%为郊野公园,更有壮阔海洋海岛等,且有一大批热爱自然、醉心露营的市民,又与世界联系广泛,因此完全有条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内最受欢迎的露营胜地。
有「香港后花园」之称的西贡,一直是东南亚国家如日本、韩国的旅游人士热爱的地点,而近年来亦越来越多内地旅客来西贡行山、打卡,证明西贡依山伴海的独有地理环境,有极大的优势,再加上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展示多元化的生态和文化,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的旅游体验。
二)未开发的豪华露营市场
对比日本、澳洲及内地的露营经济发展,本港的露营发展更多强调服务市民,而较少考虑产业发展,客观上造成露营服务质量和完善程度,稍逊于日本、澳洲等地。以日本为例,日本露营车服务的完备,已成功吸引全球露营爱好者前往,其场地如福冈油山规模大到可停泊900多辆露营车;而在服务背包客露营上,日本亦追求服务产品的完备,如露营地可购买准备好的木材、烤肉,可租焚火台、防火毯及桌椅等,因此,待发展的市场极之庞大。
三)从露营带动传统旅游产业
香港的郊外距离市区只需约30分钟车程,推动豪华露营旅游体验,亦能带动传统旅游产业,如实行「3+2」的3天豪华露营休闲,加2天大都会城市体验,这将会是香港独有的特色,而且当香港拥有大量豪华营地,亦能吸引过去曾经来港的旅客重游香港。
结合以上三点,或许「Glamping Hong Kong」可以成为香港未来独有特式的旅游城市IP。
天马行空地幻想,在西贡依山而建一排「labubu 」(设计师是香港人)主题特色营地,配以精灵世界的远足体验,让世界看到香港「文体旅」结合的吸引力,可能大家觉得这是空想,但「文体旅」的结合本身就是从无都有的存在,大胆的想法永远是第一步。
后记:久违了的亲和力
走入槟城,其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地人的亲和力,从Grab的司机、餐厅的老板、以至小店的职员 ,都是笑呵呵的跟你交谈,分享当地的景点美食等,不管你是否消费,都是笑容满面,这种亲和力令你很想主动跟他们多些接触,甚至即时结交为朋友。可惜这种亲和力在香港早已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