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康牛”:主线引领、交替轮动
我们在上周周报鲜明地提出,本轮市场正在经历一轮“健康牛”,近期投资者对于本轮行情的持续性也有了更深的感受。本周过后,上证指数年内上涨天数占比已升至2010年以来新高。如果只统计6月23日以来的45个交易日,期间上证指数只有12个交易日下跌,上涨天数占比达到73.3%。
二、五大方向蓄势待发:AI扩散、券商保险、新消费
(一) AI扩散:港股互联网、半导体设备材料、软件应用
7月下旬以来,我们基于股价位置、后续催化等维度,反复提示AI主线内部向国产算力和中下游端侧应用的扩散。8月以来,我们已经看到AI行情从前期海外算力的“一枝独秀”,向国产算力、中下游软件应用等低位方向持续轮动、扩散,尤其是本周五国产算力的大涨,进一步标志着AI主线进入国产生态的扩散阶段。
往后看,结合股价位置与本轮国产替代逻辑,我们倾向于认为当前AI行情向国产算力和应用生态的扩散仍在早期,内部有众多细分方向值得挖掘、关注:
细分方向涨跌幅看,6月以来北美算力链相对其他方向仍积累一定超额收益。6月以来光模块涨89.5%,PCB涨81.6%,而其他多数方向涨幅仍在40%以下,包括周五大涨的国产算力链(AI芯片、GPU)。
北美算力与国产算力比价来看,仍在高位。我们精选A股中20家北美算力标的(光模块、PCB等方向)与20家国产算力标的(国产芯片产业链、服务器等方向),分别构建“北美算力链”与“国产算力链”指数。两者比价来看,4月下旬以来北美算力链已在持续跑赢国产算力链,近期国产算力大涨后,两者比价仍在高位。
此外,经历前期北美算力的“一枝独秀”后,市场普遍期待AI行情向国产算力和中下游应用等更广阔的领域扩散,近期众多催化进一步夯实了扩散逻辑。尤其是新发布的DeepSeek V3.1大模型针对性适配下一代国产芯片,标志着“国产芯片-国产大模型-国产应用”的生态闭环正在形成,极大地提振了AI全产业链共同推进国产替代的信心,进一步夯实了本轮AI行情向国产生态的扩散逻辑。后续国产芯片供给侧扩产、大厂需求启动、DeepSeek R2发布等催化也值得期待。
因此,后续继续以扩散的思路布局AI主线,包括国产算力链的扩散(半导体设备材料)、国内中下游应用端的扩散(港股互联网、软件应用):
-
港股互联网:6月以来,港股互联网持续跑输A股TMT产业链,后续港股互联网具备多重补涨逻辑:第一,美国新一轮降息周期有望启动,外部流动性敏感的港股科技弹性更大;第二,算力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大厂下半年资本开支重新提速;第三,大厂重新加大投入后,AI应用进展有望进一步提速,具备最佳社交场景和生态的互联网平台是应用落地率先受益的方向,板块有望从“外卖内卷”叙事,回归AI叙事、科技成长叙事。
-
半导体设备材料:国产算力β行情启动,国产AI芯片、GPU等核心龙头率先上涨,与北美算力链龙头相比涨幅仍低,长期继续关注。同时国产替代全产业链受益,行情有望持续深化,产业链内部重视向半导体设备材料等上游低位方向的扩散,受益于国产芯片下半年产能放量,具备补涨逻辑。
-
软件应用:DeepSeek V3.1再一次证明国内开源大模型的快速进步,增强国内AI应用落地信心。6月以来上游算力持续跑赢中游软件服务&下游端侧应用,当前上游算力行情进一步扩散,而多数中下游细分方向拥挤度仍在低位。结合景气和拥挤度,关注中游软件服务(办公软件、SAAS、行业应用软件)、下游应用(游戏、人形机器人、电子政务)。
(二) 券商、保险:“健康牛”演绎的直接载体
关注券商、保险这个“健康牛”演绎的直接载体:
-
券商:高弹性+低估值+低筹码
1)未来一个阶段内,随着“健康牛”演绎,作为与市场行情联动性较强的板块,券商β属性也将充分演绎、释放。
2)市场活跃度提升,也将对券商板块形成催化。去年9月底以来市场成交额长期保持在万亿以上,近期更连续超2万亿。未来随着行情继续演绎,市场成交有望保持活跃,进一步推动券商行情。
3)当前市场对于券商板块的配置仓位仍不算高,仍然属于“人少的地方”。随着行情的演绎,券商有望成为市场博弈超额收益的重要方向。
4)从估值的角度,纵向来看当前券商板块PE估值在2010年以来的平均值附近,横向来看券商/银行PE估值比仍处在近年来较低水平。
-
保险:红利属性与高弹性兼具
1)当前保险相对银行股息率仍在历史高位,有望持续受益于高股息增配需求。近期中国平安两次举牌同行(分别于8月11日、8月12日举牌中国太保H股、中国人寿H股),“资产荒”环境下险资红利配置需求仍高,举牌同业也体现了对自身行业基本面向好的认同。
2)多项政策推动险资入市叠加保费持续增长,险资持续加大权益资产配置,截至25Q2股票持仓占比升至8.8%,股票+基金占比升至13.5%,均处于近年来的最高水平。随着险资对权益资产的配置力度不断加大,其业绩中的投资收益与市场走势的联动性愈发明显,市场上行周期中将具备更强的收益弹性。
因此,在这轮“健康牛”中,券商和保险作为行情逻辑的载体,当前估值不算高,且仍是“人少的地方”,后续值得重点关注、配置。
(三) 新消费:拥挤度已降至较低水平,港股行情有望形成映射
短期,新消费行情已经来到赔率较高的阶段。随着前期情绪消化,当前新消费拥挤度已降至较低水平,是后续有望轮动补涨的方向。
同时,随着泡泡玛特等新消费龙头发布中报盈喜,近期港股新消费已在大幅跑赢,有望对A股形成映射。
中长期看,消费升级叠加Z世代崛起,新消费受益于消费趋势的结构性转变,有望成为拉动内需增长的长期新引擎,是当前低位顺周期板块中具备景气预期、符合资金审美、有望晋升为中长期主线的方向,当前值得积极关注、布局。
风险提示
经济数据波动,政策宽松低于预期,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等
本文作者: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本文来源:尧望后势 ,原文标题:《【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健康牛”:五大方向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