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银行: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6.66%,贷款突破万亿,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至9.74%

公告小助手

杭州银行2025半年报核心要点

【核心要点】财务表现: 营业收入200.93亿元,同比增长3.90%;归属股东净利润116.62亿元,同比大增16.66%;基本每股收益1.75元 • 业务规模: 资产总额2.24万亿元,环比增长5.83%;贷款总额1.01万亿元,环比增长7.67%;存款总额1.34万亿元,环比增长5.17% • 资产质量: 不良贷款率维持0.76%不变;拨备覆盖率520.89%,环比下降20.56个百分点 • 资本状况: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74%,较年末提升0.89个百分点 • 重大事项: 杭银转债于7月完成强制赎回,累计转股132亿股;新华保险完成受让澳联银行持股,成为新进前十大股东


盈利增速亮眼背后的息差承压

杭州银行交出的这份半年报成绩单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净利润16.66%的增幅确实抢眼,在当前银行业普遍面临盈利压力的环境下显得格外突出;但另一方面,净息差继续收窄的趋势也暴露了这家城商行面临的现实挑战。

净息差从去年同期的1.42%收窄至1.35%,净利差更是从1.51%大幅压缩至1.37%,下降14个基点。这一降幅在城商行中并不算小,反映出杭州银行在资产负债定价方面承受的压力正在加大。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息差收窄,但银行仍实现了利息净收入9.38%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生息资产规模的扩张

资产扩张驱动下的规模效应

从资产负债表结构看,杭州银行延续了稳健扩张的节奏。贷款总额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1万亿元,其中公司贷款增长更为突出,环比增长12.41%至7100.39亿元。这一增长结构显示银行在对公业务发力,符合其深耕长三角区域经济的战略定位。

存款总额1.34万亿元的规模为资产扩张提供了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存贷比73.53%较年末小幅上升,显示银行信贷投放节奏适中。杭银理财存续规模超5100亿元,环比增长17%,表明其财富管理业务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可转债强赎释放资本空间

杭银转债的强制赎回成为本期一大看点。累计转股132亿股,占转股前总股本的22.24%,这一大规模股权扩张为银行补充核心资本提供了重要支撑。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因此从8.85%提升至9.74%,为未来业务扩张预留了更充裕的资本空间

转股完成后,普通股总股本增至72.41亿股,摊薄效应相对有限,每股净资产仍维持在18.03元的水平。这得益于银行持续的盈利积累以及相对合理的转股价格设定。

股权结构调整中的战略考量

股东结构方面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变化。新华保险通过协议受让成为持股4.55%的第四大股东,取代了澳洲联邦银行的位置。这一变化反映出外资股东对中小银行投资策略的调整,以及国内保险资金对银行股配置需求的上升

杭州市财开投资集团通过增持进一步巩固了第一大股东地位,持股比例提升至16.60%,加上一致行动人持股,国资控制力进一步增强。这为银行在区域发展战略执行方面提供了更强的政策资源支撑

前景展望:转型压力下的平衡艺术

展望下半年,杭州银行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在息差收窄环境下维持盈利增长。当前的业绩增长主要依靠规模扩张驱动,但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存在疑问,特别是在资本约束风险管控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

银行需要在风险控制业务增长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非息收入占比34.86%仍有提升空间,中间业务净收入占比的小幅上升显示出转型的初步成效,但力度仍需加强。

未来关注焦点应集中在:净息差企稳迹象资产质量真实变化非息收入增长可持续性,以及银行在数字化转型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具体进展。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