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芯博创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营收同比大增近60%,归母净利润暴增逾11倍。这主要得益于AI驱动的数据中心需求井喷,而传统电信市场则陷入明显的萎缩。
核心要点总结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2.00亿元,同比增长59.54%,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暴增1121.21%
- 毛利率显著改善至40.19%,较上年同期提升18.07个百分点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7亿元,同比增长256.76%,现金流状况大幅改善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5618万元,占收入比重4.68%
核心业务进展:
- 数通业务爆发式增长:数据通信、消费及工业互联市场收入9.76亿元,同比增长154.37%,占比提升至81.36%
- 电信业务承压:电信市场收入2.21亿元,同比下降39.66%,占比降至18.46%
- 境外收入7.37亿元,占比61.43%,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数通业务成为增长引擎,业务结构显著优化
2025年上半年,长芯博创实现了业务结构的显著转型。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9.54%,这一增长主要由数据通信、消费及工业互联市场业务驱动。该业务板块实现收入9.76亿元,同比暴增154.37%,收入占比从上年同期的51.02%大幅提升至81.36%。
相比之下,传统电信市场业务受行业周期和价格竞争双重冲击,收入2.21亿元,同比下滑39.66%,占比降至18.46%。
这一结构性变化反映了公司成功抓住了人工智能发展、数据中心算力提升及网络迭代升级的市场机遇,产品组合向高增长领域倾斜。
盈利能力方面出现显著改善。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暴增1,121.21%,净利率提升至14.02%。数通业务毛利率达到45.65%,较上年同期提升10.40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毛利率也回升至15.94%,增长8.21个百分点。这表明公司在激烈竞争中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成本控制有效提升了盈利水平。
收购整合强化控制,产能扩张稳步推进
股权收购方面,公司完成了对长芯盛18.16%股权的收购,总价约3.91亿元,持股比例从42.29%提升至60.45%。这一收购使用了原定用于硅光模块技改项目的募集资金,体现了公司对资源配置的灵活调整。长芯盛作为公司数通业务的重要载体,控制力的增强有利于业务整合和协同发展。
产能建设方面,成都蓉博通信园区于6月正式投产,该募投项目顺利完成结项。同时,印尼三期生产基地项目按计划推进,公司形成了成都、嘉兴、汉川及印尼四大生产基地的全球布局。跨地域资源整合和产能互补机制的建立,有效提升了国内外产品交付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研发投入保持稳定,报告期研发支出5,618万元,占营收比例4.68%。公司在PON光模块迭代升级、1.6T AEC、硅光技术400G模块等前沿产品方面持续投入,为未来竞争力奠定基础。
现金流大幅改善,但需关注市场竞争风险
财务质量方面,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到2.97亿元,同比大增256.76%,显示出强劲的现金创造能力。货币资金6.04亿元,为业务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然而,投资者仍需关注潜在风险:一是电信市场的持续放缓可能拖累整体表现;二是数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价格面临下行压力;三是公司海外收入占比61.43%,汇率波动和贸易政策变化可能带来不确定性。
未来关注要点包括:硅光技术产品的商业化进展、四大生产基地的协同效应释放、数通业务能否维持高增长态势,以及电信业务何时触底回升。公司正处于业务结构转型的关键期,数通业务的可持续增长能力将是判断其长期价值的核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