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人民汇率的“破位”升值“暗藏玄机”。一方面,本周美元指数并没有出现异常的波动;另一方面,在此前一段时间股市和汇率略有“脱钩“之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似乎又回来了——昨天下午A股触底反弹后不久人民币汇率顺势加速破位升值。如何看待这些变化的信号?总结而言,我们认为这是前期人民币升值”不足“的一次集中释放,同时可能也是美元偏弱大背景下,全球资金再配置的另一次印证。
回顾下本轮人民币汇率的加速升值,开始于上周五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美联储的阶段性放“鸽“:鲍威尔在8月22日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暗示可能调整政策立场,市场普遍预期9月降息概率上升,美元指数当日跳水,这给人民币升值积累了较好的外部环境;随后,国内政策主动引导预期,8月25日以来央行中间价加速调升,累计上调258pips,强化了市场稳汇率信号;最后8月28日,在股市的强势反弹后人民币汇率完成最终的突破。
因此,人民币汇率本轮上涨是美联储政策转向、国内政策引导与市场情绪修复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然,突破的原因有很多,但核心逻辑我们总结为:此前“滞”涨的人民币,在政策和股市影响下的加速释放:
中期视角下,人民币此前的“滞涨”为本次补涨埋下伏笔。2025年以来,美元指数较1月高点累计贬值近10%,但同期人民币中间价仅调涨1.2%,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更创下2021年以来新低,反映出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相对弱势。这种“美元跌、人民币滞涨”的格局积累了补涨势能。
短期催化剂则来自近期A股的企稳回升,引发股市与汇市的联动:8月28日上证指数V型反弹与离岸人民币“破位”升值在时间上高度同步,例如上证在13:35触底后快速反弹,而离岸人民币汇率也随即开始加速“破位”升值,显示市场情绪修复对汇率的提振作用。
从影响上来看:
对于国内,汇率升值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A股的跑赢行情下,资金可能进一步回流。今年A股的赚钱效应明显高于美股,市场情绪企稳,也带来部分资金开始陆续回流中国市场,引发股汇齐涨的正向循环。后续随着美国财报季结束,英伟达季报的平平无奇以及杰克逊霍尔会议上宽松预期的透支,美股的回升力度可能有限,我们认为,中国市场有望较美股继续跑出超额行情,资金的再平衡或将延续(但持续性和规模有待进一步观察)。
此外,意外升值可能导致套息交易平仓,结汇加速等连锁反应,进一步加速升值。人民币当前可能是很好的套息货币,8月28日的意外大幅升值会导致相关交易平仓、机构买入人民币、卖出美元,短期内升值幅度和弹性会很大。后续如果破位7.10,美元存款平仓和企业结汇加速,进一步加剧升值。
对于国内贸易端的短期影响不大,人民币兑欧元、日元等非美货币升值并不明显,鉴于当前非美市场成为我国出口的主要拉动,因此对短期内出口无需过度担忧;但对于海外,人民币相对美元大幅升值短期内会加剧对华关税向美国通胀的传导,带来美国国内通胀压力的进一步上行。
那么,后续人民币如何演绎,如何看待人民币“补涨”行情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补涨”行情仍有空间。在当前A股企稳、市场情绪修复的关键窗口,稳定人民币汇率已成为稳定整体市场情绪的重要抓手。我们预计,如果央行放开约束,当前美元指数98的较低位置下,人民币汇率可能升值至7左右。
但值得注意的是,鉴于A股已阶段性企稳,为避免市场弹性过高引发波动,央行可能放缓中间价上调节奏,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引导汇率向合理中枢回归。总的来说,升值不是问题,关键是升值的速度。我们预计升破7.10之前,央行可能放缓中间价上调速度,但不会过多干预;但若丝滑升破7.10,央行会逐步介入。
从全球资产配置视角看,人民币补涨是资金再配置的重要体现,对A股构成是利多叙事。我们依旧坚持中期看空美元的观点,在美元走弱背景下,国际资本正从低收益美元资产向A股等高息人民币资产转移,推升核心资产估值修复。这种资金再配置不仅改善了A股流动性环境,更通过“汇率升+盈利预期升”的双重驱动,强化了市场对经济复苏与企业盈利修复的信心,形成“股汇双升”的良性循环。
本文作者:林彦、邵翔、武朔,来源:川阅全球宏观,原文标题:《人民币加速升值:悬念与影响(民生宏观邵翔、林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