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保“A股操盘”细节曝光,寿险未来收益率“定档”4%

资事堂·孙建楠
OCI高股息股票投资规模增超六成

8月28日下午,财险巨头中国人保举行半年报业绩说明会,回应各界投资者关注的问题。

数据显示:中国人保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65.30亿元,同比增长16.9%;实现保费收入4546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233亿元,同比增长3.6%;人身险保费收入1312亿元,同比增长13.8%。人保寿险首年期交保费收入创历史同期新高。

此次业绩说明会上,中国人保的高管针对险资加大长期资金入市、险资举牌上市公司、投资收益率假设的调整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干货颇多。

资事堂将此次说明会核心要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加大A股入市

人保寿险获批100亿元额度后,集团第一时间成立筹备组,积极推进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工作。

8月14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已就人保资产设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事项批复同意。基金投资策略将以A股为主,重点关注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具有稳定股息回报、具有较好成长潜力的优质标的,同时将关注投资风险管控,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中国人保加大资金入市力度,稳步提升A股投资资产规模和占比。截至6月末,集团A股投资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了26.1%,在总投资资产占比提升了1.2个百分点。

OCI股票投资规模增超六成

中国人保透露投资目标是建立既有一定投资收益稳定性、又能捕捉市场超额收益机会的权益投资组合。

一方面,加大OCI高股息股票投资力度,增强新准则下权益投资业绩的稳定性。截至6月末,集团OCI股票投资规模较年初增长60.7%,投资收益率跑赢沪深300红利指数7.8个百分点。

【编者注: OCI是会计科目“其他综合收益”的缩写。把高股息股票放进OCI里,好处是股价的短期波动不会马上影响利润表,保险公司既能拿到分红,又能让报表看起来更稳定。】

另一方面,不断优化TPL资产持仓结构,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赛道的投研深度,TPL股票股基投资收益率在可比公募基金中排名前30%。

【编者注:TPL可以理解为保险公司专门用来应对长期负债的一类资产池。它的投资更偏向稳健,比如配置债券、股票基金等,目标是保证资金长期安全和收益稳定。】

下一步,人保集团将继续发挥好保险资金长期资本的作用,做好资本市场的稳定器,持续加大资金入市力度;不断优化权益投资策略,把握好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当期收益与长期收益、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的均衡关系。同时,落实好长周期考核要求,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增强投资业绩的稳定性。

回应险资举牌

中国人保高管指出:近期一些保险同业公司加大了对OCI高股息股票的投资力度,举牌行为也是上述投资策略的一种体现。2024年和2025上半年人保集团、人保财险股价表现较好,也希望投资者加大关注力度。

高股息股票具有分红收益较高的特点,特别是在利率中枢下行、传统固收资产收益下降的态势下,对于稳定总组合投资收益具有积极作用。人保集团持续关注高股息投资策略,稳步加大OCI股票配置力度。

在下一步工作中,人保集团将持续丰富权益投资模式,加强对优质标的研究储备,对于符合国家战略导向、长期经营业绩稳健、具备较强发展潜力的投资标的,适时通过定增、举牌、战投等方式加大投资力度,也希望与被投企业深化业务协同合作,助力投资和保险业务协同发展。

【编者注:“举牌”就是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买到一家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需要公告;“定增”是公司向特定对象卖新股来融资;“战投”则是战略投资,不只是赚钱,还希望和公司形成长期合作。】

未来投资赚多少钱?

中国人保高管在回应投资者关心的“内含价值”指标时表示,公司一直高度重视对投资收益率假设的管理,并会根据不同子公司的业务特征进行调整。

内含价值投资收益率假设,本质上是保险公司对未来长期投资收益率的平均预期。过去,人保集团对寿险和健康险采取统一假设,但随着两家公司业务结构差异加大,寿险多为长期险种(如终身寿险、年金险),健康险则以短期医疗险为主,负债期限不同,对投资策略和收益预期也会产生差别。

基于此,人保集团在本次评估中,分别设定了不同的投资收益率假设:人保寿险为4%,人保健康为3.5%。

人保寿险此次未调整投资收益率假设,主要考虑:一是公司历史投资收益率较高,未来预期投资收益率可以支持当前假设。二是目前人保寿险的投资收益率精算假设处于合理审慎范围,与同业主要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假设审慎程度处于总体可比水平。未来将参考历史经验、当前自身投资情况和市场预期判断等因素,加强对未来投资收益率预期研判,合理设置投资收益率假设。

编者注:“投资收益率假设”就是保险公司对未来能赚多少钱的长期判断。寿险产品周期长,历史收益率也较高,所以保持4%;健康险偏短期,设得更保守一些,为3.5%。这种差异化设置,更符合各自业务特点,也让公司的长期价值评估更稳健。】

四大业绩亮点

一是在落实国家战略中当好排头兵,围绕经济社会全局,拓展优化保障功能,公司“十四五”期间保险责任金额复合增长率超过20%,承担保险责任金额和赔付支出均居行业首位。

二是在模式创新中当好引领者,在业内率先探索风险减量服务商业模式,建成“万象云”平台,提供数智化服务,上半年提供风险减量服务450万次;开创海外新能源车险定价模型与管理模式,“绿动出海”项目在香港、泰国落地,标志着我国保险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输出能力取得新突破。

三是在转型发展中争做领跑者,积极推进人身险价值转型,2022-2024年人保寿险、人保健康新业务价值增长91%,显著快于主要同业平均水平,上半年人保寿险、人保健康新业务价值继续大幅增长71.7%和51%。

四是在资产管理中保持高水平。集团近年来投资业绩良好,长期平均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上半年集团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保持5.1%的较高水平。

健康险赛道新布局

2022年至2024年,公司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原保险保费收入复合增速9%,新业务价值复合增速150.9%,旧会计准则下净利润复合增速109%,净资产复合增速45.8%,总资产复合增速22.5%,经营实力持续增厚。

当前,健康险在服务人口老龄化战略、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深化三医协同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基本医保、社保长护险进一步强化“保基本、兜底线”定位,为商保与医保错位发展、承接更高质量和多元化的医疗需求打开新方向。

健康险经营赛道将不断拓宽,保持快速发展。具体来看,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负担仍较重,大病保险、惠民保可持续发展机制持续完善,DRG改革(即按病种分组付费,推动医疗资源更合理使用)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带来差异化院外医疗需求,多层次的医疗险、疾病险仍有广阔发展机遇。

人口老龄化加速,失能护理需求快速增长,长护险制度稳步落地,护理险、失能险市将成为继重疾险、医疗险之后健康险新的增长点,健康险市场机遇良好。

【编者注:所谓护理险,是指当被保险人因年老、疾病或伤残,生活无法自理时,保险公司按约定提供资金或护理服务的保险产品,帮助减轻家庭经济和照护压力。而失能险则更强调“失能状态”的保障,一旦被保险人因健康状况长期丧失基本生活能力(如吃饭、穿衣、如厕、移动等日常活动),保险公司将按合同给付保险金,用于日常护理或生活支出。】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