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7.71%,净利润增长213.74%,整合效应初显 | 财报见闻

得益于合并带来的规模扩张和业务协同,国泰海通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高达157.3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原国泰君安数据)飙升213.74%。同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71%。资产规模达激增72.24%至1.8万亿元,成为行业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商。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完成与海通证券的里程碑式合并后,交出了首份成绩单。得益于合并带来的规模扩张和业务协同,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高达157.3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原国泰君安数据)飙升213.74%。同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71%。资产规模达激增72.24%至1.8万亿元。

29日,国泰海通发布2025上半年财报: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8.72亿元,同比增长77.7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7.37亿元,同比增长213.74%。
  • 扣非净利润72.79亿元,同比增59.76%。
  • 总资产激增72.24%至1.8万亿元。

合并推动规模与收入双扩张

合并重组对国泰海通的财务报表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扩表效应。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达到1.8万亿元,较上年末(原国泰君安数据)增长72.24%。资产负债结构保持稳健,资产负债率为75.68%,较上年末有所下降。

从收入构成来看,合并带来的业务规模扩大是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 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加86.27%至57.33亿元,主要因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使代理买卖证券业务规模扩大,以及上半年市场股基交易量增加。
  • 利息净收入同比激增205.43%至31.87亿元,一方面是吸收合并海通证券新增了租赁业务,另一方面是融资融券等业务利息收入增加。
  • 投资收益同比大增318.23%,达到127.01亿元,主要来自交易性金融工具投资收益的增加。
  •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公司录得30.06亿元的公允价值变动亏损,而上年同期为收益21.21亿元。
  • 营业成本相应增加,其中业务及管理费因集团规模扩大增长75.41%;信用减值损失则因新增租赁业务及合并会计准则要求,同比大增404.71%。

各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力

合并后的国泰海通在财富管理、投行、机构与交易等五大业务板块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市场领先地位。

财富管理作为第一大收入来源,上半年实现营收97.72亿元,同比增长92.35%,贡献了总营收的40.94%。报告期末,公司境内个人资金账户数(已去重)达到3,845万户,融资融券余额市场份额达9.78%,位居行业首位。

机构与交易业务是第二大支柱,实现收入68.61亿元,同比增长55.54%。公司表示,该业务较好地把握了市场机遇,权益投资取得良好收益,ETF做市交易规模同比增长124.6%。

投资银行业务的合并效应显著,境内证券主承销额达7081.82亿元,市场份额11.95%,排名行业第二。尤其在股权承销领域,市场份额提升9.85个百分点至18.6%;IPO主承销家数排名行业第一。

投资管理业务稳健增长,实现收入30.78亿元,同比增长44.26%。旗下华安基金、海富通基金、富国基金的管理规模均实现增长,其中华安基金的黄金ETF和海富通基金的债券ETF规模均排名行业第一。

新增的融资租赁业务(来自原海通恒信)贡献收入21.09亿元,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报告期末,其不良资产率保持在1.16%的较低水平。

中期分红与回购并举 积极回报股东

在业绩大幅增长的同时,国泰海通推出了积极的股东回报方案。公司董事会批准的中期利润分配预案显示,拟向A股和H股股东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1.5元(含税)。根据董事会召开日的股本计算,此次拟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约为26.27亿元,占上半年合并口径归母净利润的16.69%。

此外,财报特别指出,公司已实施的股份回购金额为12.11亿元,视同现金分红。两者合计,拟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和回购金额合计达38.38亿元,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24.39%(占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的52.72%),体现了对投资者的积极回报姿态。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