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劝我去炒股”

投中网
部分VC机构开始转战二级市场,甚至有LP主动劝说GP投资股市而非一级市场。原因是2024年股权投资IRR中位数降至6.8%,远低于沪深300指数9.2%的年化回报。随着A股突破3800点创十年新高,总市值首破100万亿,不少高净值LP选择炒股获得更好流动性。

曾经专注于早期投资的部分VC们,开始转移战场,在二级市场寻找机会了。这一结论源于我最近听到几个出处不一却指向一致的信息。

有知情人士告诉我,一家比较老牌的机构也不打算再做一级投资了,目前正在换团队,募资新基金转投二级。这家机构成立时间较早,也是首批拿到基金管理牌照的一家机构,管理规模已过百亿元。不过这家机构的投资策略一直比较多元,除了股权以外,并购基金、另类资产投资、二级市场相关投资都有布局。

这家机构不做一级的原因也并非是募资的问题。相反,其募资能力很强,LP主要是高净值客户。甚至,不投一级投二级是不少高净值LP的想法。在LP的劝说下,几位合伙人评估了一级市场的情况后,最终下决定转战二级。

LP劝说GP投二级,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总之,是一级市场没什么赚头了。”该知情人士说。

另外,我还了解到,一家知名的早期互联网企业的CVC,今年把募到的钱都退还给LP了,转战二级了。这家机构在2024年时曾宣称计划募资10亿元,一期基金于2028年到期,二期基金不再投了。翻看其出资记录,2023年时还有出手,而后再无出手。

“目前还留了几人负责投后,今年主要工作是拿着一期基金的管理费去炒股。”该知情人士告诉我。

除了某些机构外,我还听到某些家办资金也在逐渐离开国内一级市场,目前将主要精力放在二级。这半年我还听到不少机构热衷于在二级市场买壳,做一些兼并重组的事。会发现,很多机构在今年的叙事场景已经来到二级了,不限于炒股、定增、兼并等。

一级市场海大鱼大时,LP协同VC们尽情出海冒险。斗转星移,鱼苗渐少,休海停歇,转做其它活计的VC和LP们又多一批。

LP们都去炒股了?

大约在三四个月前,我就听一名资深VC兼LP的方先生谈及,今年打算分配一些资金股市里,感觉股市会有一波行情。至于一级市场的事,他不再放过多精力,主盯一些手里的项目。

当时我对二级市场的事并不以为意。没成想,几个月后,大A已经是牛市了,站上了罕见的3800点。我内心不得不感叹方先生的嗅觉确实灵敏,想他此时应该已经大赚了一笔。

在牛市里赚钱的LP确实不少。也是近期,有位VC在同行交流时分享到:认识的几个高净值LP已经明确表示不投一级了,每天炒股炒的忘我。“前段时间跟LP沟通,反手给我们看九位数A股账户。”

最近股市利好消息不断,也看到了很多这样的消息,比如一则新闻也很热闹:市值124亿元公司拟用138亿元炒股理财,约60家上市公司拟用闲置资金炒股。

近年来,一级市场募资难题显而易见,机构们找能出资的高净值LP越来越费劲。喔,合着LP们不投一级,都去炒股了?

映射当前,一级市场确实处于艰难的“熬鹰”阶段。2025年,一级市场参与者心境复杂:一方面感受到政策态度转暖;另一方面又能清晰感觉到市场活跃度只是相对而言,收益和效果并不乐观。

早前看到一个机构调研的数据:2024年股权投资的IRR中位数降至6.8%,远低于沪深300指数9.2%的年化回报,且股权投资的流动性折价高达40%-60%。这种差距让资本更倾向于流入流动性更强的市场,如股票、债券等领域,而股权投资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募资困境。

一些LP们用结果投票,也就出现了开头案例,有LP劝GP转战二级。当股权投资未能兑现LP的预期回报时,一些曾经热衷于股权投资的LP,现在更倾向于选择流动性更高、风险更低的资产。

与一级市场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二级市场却迎来了久违的牛市行情。

8月22日,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创下十年新高。更令人瞩目的是,沪深北三市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为市场创造了15.63万亿的财富增量。有人计算过,若以账户数量均摊,相当于每位股民年内人均净赚约2.15万元。

也有专业机构分析了,这场牛市背后有着清晰的逻辑链条。政策层面,今年被称为“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年”,新“国九条”与“1+N”政策体系全面落地。此外,科技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新消费、新产业、新动能“三新”经济加速扩张,AI硬件和大模型、机器人以及创新药等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成为吸引外资的新磁极。

“中国正大力建设健全的股市,相信未来将会向美股靠近,现在是入局的好时期。”方先生认为。

一级市场不灵,二级市场就灵吗?

其实除了机构,身边很多一级市场投资人都在炒股,且收益都还不错。而且还会发现大家的持仓都非常相似,基本上都比较符合一级市场审美和共识的项目。这些项目基本围绕着天花板要高,行业头部,优秀管理团队等要素。这些标准都和VC们在一级选角的逻辑相似。

所以一级市场从业者转战二级市场有天然的优势。他们通常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对商业本质有着更透彻的理解,深入了解赛道的发展趋势,以及一些田野调查的能力。

一些成功的一级市场投资者拥有广泛的企业家人脉和资源网络,能够获取更多一手信息,这些资源在二级市场投资中也具有重要价值。

另外,炒股更加灵活,还很爽。“当年,在一级市场投不进去的好企业,上市了终于可以投资平权了,不用跪求股份,随时能退出,这比一级投资的时候灵活多了。”资深一级从业者和资深股民静一表示。

当然,以上优势确实明显。但现实情况是,谁又不是在大A乘风破浪,夜里难眠。

我在社交媒体的众多帖子中挑了一个典型。帖子讲的是一位一级市场从业者,离职后开启全职炒股并失败的案例。他在A股投入100多万元本金,虽然4个月赚了4万元,但火速退出舞台不想炒了。他总结原因,认为自己一级市场的思维非常浓重,不相信那些炒作的概念,只看PE倍数和财务数据,会发现一级和二级市场还是有壁,理念不通。而且他在心态上也比较脆弱,一个月没睡好觉。“恐怕这辈子都不想碰大A了。”

所以做一级市场的人,依然更具理想主义,相信价值投资。这在国内大A来说,像一把双刃剑。一级市场的人往往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对产业和企业的理解超过做二级市场的同行。然而,两种投资方式虽然有关联,却存在着本质区别。比如定价模式,股民心态、宏观政策影响等。

很多做了二级市场的投资人回过头来依然更欣赏一级市场。

“一级市场是真正的投资,二级市场虽然工具多但都是投机。”静一向我分享,他身边出现过不少转去二级市场的VC,但多年的实践证明,他们都没为自己的LP赚到钱,有的还亏了很多。

对比起来,一级市场仍然有明显优势。在收益上,一级市场投到好项目比二级市场收益率整体较高。在二级市场很难赚100倍的人,但一级市场赚百倍的人还是有的。

静一告诉我,像宇树科技这种项目还没有上市,早期天使轮那位投资人已经赚了1000倍了,持股比例从早期的20%一直卖到现在不到5%了。虽然这概率堪比彩票中奖。但静一认为,像宇树这种机会能溢价一倍买到老股也比将来申购新股中签的价格低,申购新股不一定能中签,买老股是百分百能买到。所以投一级,买的便宜,赚的也更多,“二级市场有时候波动大了也会影响我的判断”。静一说。

至于LP。

静一近年来有在做IPO前的老股转让业务,因此在不断接触LP。他发现,今年LP们比去年活跃,有钱的高净值LP依然很多,但是对一级市场的项目更加谨慎。静一表示,他常常和这些LP沟通认购一级项目的事宜时,他们的反馈基本是,要么项目持怀疑的态度,要么觉得贵。

“我有时候也会推荐一些优质股票和逻辑分析给LP,但一些LP基本不买,我觉得没几个真正懂投资的LP。炒股的LP也确实很多,但不是所有LP 都赚,也有亏钱的,炒股是个反人性的活,大多数 LP 适合做一级。”静一认为。

总之,二级市场是更加私人的事,而在一级市场则能找到更多共识。而关于此轮牛市,大家虽看法不一,但他们大体上都认为此次牛市跟前面几次完全不一样,以前牛市基本上所有股票都跟着涨,但这次很多股票并没有涨,且认为基本面都没太大变化。

股市风云变幻,谁也摸不准它的性子。我看最近也有人发段子说了,券商最近的预测是:短期看到4000点,中期看到10000点,长期看到3000点。你觉得呢?

本文来源:投中网,原文标题:《“LP劝我去炒股”》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