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兴想让机器人干更多活

宇树向独角兽进发。



AI行业日新月异,但在物理应用层面存在一片广阔的价值洼地,这也正是机器人独角兽宇树科技的想象力源泉。

9月11日,在2025外滩大会期间,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圆桌论坛发言时表示,“现在AI写文作画,已经比99.99%的人都要做得好。但真正让AI干活,还是一片荒漠。”

就在不到十天前,宇树官宣正积极筹备IPO,预计将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向证券交易所提交文件。而两个月前的7月18日,证监会网站披露了《关于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

这意味着,这个机器人独角兽即将叩响二级市场大门。“让AI干活”则是宇树要向市场讲出的大故事。

今年初,宇树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收获了一波国民级人缘。资本市场上“宇树概念股”随之一路飞涨,明星机构们纷纷押注宇树,股东将其视为下一个“大疆”。

或许,王兴兴在创立宇树时也未曾想到能如此出圈。他在论坛上透露,在2011年时曾对AI非常感兴趣,但当时AI非常冷门,相关的学习资料也较少。“当时我看了几本书,觉得能做的有限,后来就没花太多时间关注。AI确实是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不过,转折点也旋即到来,在年初这轮DeepSeek引领的大模型浪潮中,AI发展的重心正从虚拟世界向物理世界延伸,而这波浪潮中,人形机器人又被认为是AI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形态。

“随着大模型的快速发展,现在终于有机会让AI与机器人结合真正落地干活”。王兴兴感叹道。

由此,改变物理世界成了AI最大的想象力。黄仁勋就预测,通用人形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去年末,英伟达、特斯拉、华为相继宣布其人形机器人将实现量产。马斯克更放出“未来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人类数量”的狠话。

显然,“让AI干活”已经成为科技巨头的共识,作为早鸟的宇树已经尝到了甜头。

目前,宇树科技是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的领头羊,2024年其四足机器人全球市占率高达69.75%。其中G1产品累计出货量超5万台,占全球消费级足式机器人市场60%以上份额。

王兴兴在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目前公司年营收已超过10亿元。有接近宇树股东人士向华尔街见闻透露,自2020年以来,宇树的财务报表每年都保持盈利状态。“去年宇树净利润接近一个亿,今年上半年业绩也很不错”。

据市场预测,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从去年的约25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的13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7%。而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想象空间更为宏大,有预测称其市场规模到2035年可能突破1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惊人的47%。

“真正让AI落地干活,现在还在大规模爆发性增长的前夜。对我个人而言,这个时代是非常激动人心的。”王兴兴如是说道。

可以说,王兴兴赌对了,他和他的宇树踏上了风口。不过,对于技术的迭代,王兴兴依旧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具身智能发展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包括高质量数据以及模型算法层面。

在数据层面,数据采集和质量问题比较突出,也需要提升数据的利用率。在模型层面,当前多模态数据的融合并不理想,并且在机器人领域,模型与机器人的控制模态对齐也是难点。

比如根据一个生成视频让机器人学做家务,单纯的视频生成可能已经比较好,但是如何将视频生成与机器人控制模态对齐,仍然非常有挑战。

除了数据及模型算法外,AI时代的组织管理对宇树而言也是一道必答题。王兴兴表示,宇树是一家以硬件为主要产品的公司,随着业务快速发展,人员规模更大之后,可能会带来协作效率的降低,需要花时间探索更高效的组织管理方式。

尽管存在挑战,但王兴兴对未来依旧十分乐观,他认为现在创新创业的门槛已经大幅降低,年轻创新者迎来了好时代。真正可以用AI工具去实现新创意,并且在AI时代,小组织的爆发力会越来越强。

从一个“偏科少年”到一家即将敲响上市钟声的全球独角兽企业,宇树的故事,是中国科技创新的写照。而它的成功,离不开资本的持续加持。

宇树至今已完成至少10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阿里巴巴、蚂蚁集团、美团、吉利、中国移动等产业巨头,以及红杉中国、顺为资本、深创投等顶级VC。最近一轮C轮融资后,公司估值已达120亿元人民币。

在讲出“让AI干活”背后的性感故事后,接下来宇树要借助资本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因为只有如此才有可能留在最后的牌桌上。

眼下,机器人赛道已是百舸争流,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自变量机器人、傅利叶智能、UniXAI等玩家都在被资本们争相押注。IPO则是他们未来能否实现卡位的关键一战。

随着IPO的临近,宇树要让市场看到一个由机器人深度参与的未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袭来。而宇树自己,此刻正站立于浪潮之巅。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