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泡泡玛特股价波动源于放量策略,需求并没减弱,名创优品IP孵化顺利,估值仍具吸引力

高盛表示,泡泡玛特经历了价格溢价修正,但通过增加产品投放量实现了货币化提升,强劲的收益仍将为估值提供支撑;布鲁可加速产品发布节奏,新品线成关键;名创优品自有IP表现亮眼,估值修复至2025年市盈率高十位数。

据追风交易台,高盛最新发布的中国IP零售与玩具行业跟踪报告显示,8月份行业呈现明显的策略分化态势,这一变化反映了行业从高频数据驱动向基本面回归的重要转折点。

具体来看,高盛表示,泡泡玛特经历了价格溢价修正,但通过增加产品投放量实现了货币化提升;布鲁可加速产品发布节奏;名创优品自有IP表现亮眼,估值修复至2025年市盈率高十位数。

高盛同时调整了目标价格:泡泡玛特目标价格为350港元,名创优品上调至29美元/港币56港币(基于20倍2025-26年市盈率),布鲁可下调至港币93港币(基于22倍2025-26年市盈率)。

高盛基于不同公司的增长前景调整了目标价格,名创优品上调反映了改善的增长前景,从19倍2025年市盈率提升至20倍2025-26年市盈率。布鲁可下调则因为需要等待新产品线的更多可见性,这些产品线将是未来收益增长的主要支撑。

泡泡玛特:价格溢价修正背后的战略调整

8月份泡泡玛特股价经历波动,主要反映了市场对高频数据放缓的担忧,特别是二级市场价格变化。Labubu Big Into Energy系列溢价有限,迷你Labubu发布时的溢价也低于前一系列。

关键数据显示战略转变:

迷你Labubu首批投放量达到约100万个,显著高于此前系列,支撑了收益增长。二级市场价格方面,Macaron/Have a Seat系列溢价为40%-60%/个位数到30%,Big into Energy系列普遍为个位数溢价。迷你Labubu大部分SKU溢价为个位数-65%(半数SKU低于25%)。

高盛认为,这种修正更多与公司增加货币化相关,强劲的收益仍将为估值提供支撑。

布鲁可:产品发布提速,新品线成关键

布鲁可8月份加速新品发布,推出超过50个SKU,是7月份的两倍多。新品主要集中在现有IP上,包括奥特曼第15弹银河系列、变形金刚第4弹人民币9.9系列等。

其中,成人产品线表现改善,天猫旗舰店成人产品线销售较7月份环比增长,新品发布支撑了初音未来和宝可梦的销售增长。新推出的人民币99元火影忍者产品8月份销量约1500件。

高盛指出,新产品线(包括女性和成人产品线)将在下半年增长加速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渠道渗透和新客户群体的心智份额获得值得关注。

名创优品:自有IP成功,估值修复

名创优品2季度业绩超预期后,估值修复至2025年市盈率高十位数水平,但相对增长前景仍不算昂贵。自有IP新举措成为管理层和投资者的关注焦点。

IP业务亮点突出:Yoyo产品发布成功,管理层预期今年销售额达到人民币4000万元。随后推出的Kumaru盲盒产品也获得积极市场反馈。广州名创优品乐园8月份录得人民币1600万元收入,上海名创优品乐园8月份也录得人民币1600万元。

海外市场:数据喜忧参半,消费趋势积极

从海外市场来看,美国市场劳动力数据疲软且低于预期,但公司普遍反映消费需求仍具韧性。高盛美国团队指出,消费者越来越优先考虑新颖性和时尚性,愿意为必备商品支付全价,这对IP相关公司是积极信号。

具体表现数据:名创优品美国信用卡销售增长97%,较2季度的98%略有放缓。Top Toy在东京阳光城开设日本首店,首日销售达到1100万日元(约人民币50万元)。泡泡玛特在美国市场的Google指数和二级市场价格继续出现放缓。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