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AI应用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关键节点,腾讯和阿里巴巴这两大科技巨头正以截然不同的路径争夺AI时代的制高点,一个凭借微信生态在2C端AI应用领域独领风骚,另一个则在企业级AI市场攻城略地。
腾讯在2025年全球数字生态峰会上全面展示其AI战略进展,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认为腾讯已成为2C端AI应用的最佳实践者。公司云业务聚焦数字化和全球化两大战略方向,AI投资在二季度已显现高投资回报率,推动营销收入增长20%,游戏业务增长22%。
摩根士丹利维持腾讯"增持"评级,目标价700港元。分析师Gary Yu表示,腾讯凭借全套应用产品组合和强大的微信生态系统,在2C端AI应用领域表现突出。云业务CEO汤道生在峰会上强调,“真正实用的AI应用将推动产业效率提升,而国际化将开拓新的增长可能性。”
高盛则在另一份报告中指出,受益于企业对大模型的加速采用和计算需求的持续强韧,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全栈式云厂商正迎来新的增长机遇。阿里凭借其领先的模型能力、47%的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以及多样化的芯片供应,处于有利地位,并具备国际化扩张的空间。
基于对行业前景的乐观看法,高盛将阿里巴巴的目标价从163美元上调至179美元,维持“买入”评级。高盛特别将其对阿里云的估值从每股ADS 36美元提升至43美元,并上调了阿里云在2026财年第二至第四季度的增长预期。
腾讯:AI应用全面开花,全球化增长势头强劲
在数字化方面,腾讯推出了广泛的AI效率提升产品组合。腾讯云3.0代理开发平台已内置600个功能和12个以上主流模型,为开发者提供模型训练、推理和计算资源管理等全套服务。在2C和2B产品线上,腾讯形成了完整的AI产品矩阵。
摩根士丹利表示,广告业务通过AI实现精准投放,提升点击率,并增强微信小商店和小游戏的闭环交易,提高每次点击的商业价值。游戏业务利用AI工具加速内容创作,提供增强的NPC体验,并通过AI实现精准营销。企业级产品同样受益于AI能力提升,腾讯企点SAAS销售和客服平台去年处理了超过1亿次客服响应,腾讯乐享企业社交和知识管理平台为30万以上企业提供知识管理服务。腾讯电子签通过AI将合规风险降低80%,合同审查速度最快可达1分钟。
2C和2B AI产品全覆盖显示腾讯在AI应用方面的领先地位,元宝目前在中国AI原生应用日活用户数中排名前三,QQ浏览器AI功能月活用户较4月增长17.8倍,腾讯会议AI月活用户同比增长150%,腾讯乐享支持100多种问答格式,准确率超过92%。在基础设施层面,腾讯发布了混元大模型升级版,推出30多个模型,在全球翻译模型中排名第一。公司还推出多个开源小模型,参数规模涵盖0.5B到13B,并增强了多模态能力。
国际业务增长势头强劲,腾讯国际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海外客户同比翻倍。有90%以上出海的中国领先互联网公司采用腾讯模型,包括关键的游戏、零售和本地服务公司。
全球基础设施布局方面,腾讯目前业务遍及30多个行业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深化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此前宣布投资1.5亿美元在沙特阿拉伯建设首个数据中心,以及在大阪建设第三个数据中心。技术支持网络扩张显著,腾讯已建立九个区域技术支持站点,包括雅加达、马尼拉、吉隆坡、新加坡、曼谷、东京、首尔、帕洛阿尔托和法兰克福,为全球客户提供本地化服务支持。
阿里:企业采用率飙升,占据47%的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
中国企业级AI应用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正在重塑云计算行业的投资逻辑。高盛最新报告显示,随着企业对大模型的加速采用和计算需求持续强劲,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全栈式云厂商正迎来新的增长机遇。
数据显示,中国企业级大模型的日均Token消耗量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10.2万亿,较2024年下半年激增363%,反映出AI在商业领域的实际部署正在显著提速。
高盛援引Omdia报告指出,阿里巴巴已成功渗透到2025年大多数部署生成式AI的中国财富500强企业中,并在此细分市场占据首位。这种通过API调用和Token使用量计费的商业模式,使得拥有领先AI模型和代理能力的大型云服务商处于最有利的竞争位置。
另一方面,高盛认为,中国AI基础设施的投资叙事在阿里巴巴公布超预期的云业务收入和资本支出后被重新点燃。该行预测,中国云服务提供商的资本支出在2025年第三季度将同比增长39%,为AI云收入的持续增长提供硬件基础。
高盛分析师认为,阿里巴巴凭借其领先的模型能力、47%的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以及多样化的芯片供应,处于有利地位,并具备国际化扩张的空间。该行将中国当下的市场阶段与2022年末ChatGPT发布时的美国市场相类比,当时市场对增加AI基础设施资本支出的公司给予了积极评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AI”,关注更多AI前沿资讯请移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