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非、王海涛、叶予璋、曾铭伟“围炉热议”:A股为何依然可为?

资事堂·陈嘉懿
中国市场该如何进行多资产投资?

2025年9月,兴证全球基金、兴银理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携手举办的“投资·向善”复旦管院·兴动ESG大讲堂暨高校基金会慈善资产管理研讨会圆满落幕。

睿郡资产管理合伙人、研究总监董承非、广发基金副总经理王海涛、兴银理财创新业务部总经理叶予璋、宁泉资产投资经理曾铭伟与复旦管院教授罗妍在“多资产投资机遇展望”圆桌中热议了市场投资机遇

董承非认为,这一轮行情启动最主要的原因是:权益资产在当时的风险资产里的性价比是最好的。而在经过近一年的上涨,目前市场的位置跟去年这时候比,吸引力有所下降,但董承非认为,如果拉长到中期的维度,与现在2%以下无风险收益率去比权益市场还是可为的;从股债性价比角度,还是觉得股票更有吸引力。

王海涛则提到了,在过去的专户投资管理实践中发现——长期稳定ROE的产品,历史收益表现优异。另外,在过去的投资观念中,“价值“与”成长“常被视为对立,但其实800价值和800成长指数的成分股有不少的重叠。这表明,成长和价值的定义会随着不同阶段会相互变化,没必要严格区隔。

叶予璋提到,风险平价在绝对收益的投资管理中是非常科学和艺术的。在当前中国低通胀、流动性宽裕的环境下,他持续看好包括股票、债券、商品(一半黄金)的多资产组合。他还表示,未来在政策允许的范畴内,可以进一步把多资产投资的领域扩散到中性策略,以及不锁汇的跨境投资,上述五类资产是少有的两两低相关性,根据这五类资产构建 组合有望实现较高的夏普比。

曾铭伟表示,在中国这样动物精神非常发达的投资土地上,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不缺乏风格相对来讲比较激进的选手。但相比收益和回撤比较大开大合,宁泉还是坚持从自己的稳健风格出发,从底层资产基本面,估值等角度出发,做好投资组合风险性价比的调整。他还透露,宁泉已向客户提示,未来一段时间,股票市场可能大的格局上仍然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既要看到大趋势,也要谨记各种内外部的风险仍然没有消失。

董承非:中国的股票市场是能赚钱的

董承非在论坛上表示,他管理的产品主要聚焦股票这一细分品类,对于中国股市,他一方面感受到了中国的股票市场的波动确实很大;另一方面。他一直说中国的股票市场是能赚钱的,但是它的高波动率吓走了很多投资者。

也因此,他从事基金管理工作以来,一直很注重怎么降低组合波动率。在从事公募的时候他主要做两个工作:第一个是股票仓位的加减,第二方面在具体投资方向结构上做一些调整,比如高波资产和低波资产之间的切换

现在做私募行业以后,自己也做了很多另类资产的尝试,当然原来资产配置、行业配置还继续做。这几年尝试比较多的,通过衍生品,无论是雪球、气囊、配对还是其他各方面,做一些能够有助于降低组合波动的操作

对于另类资产来讲,董承非透露因为现在各种ETF非常的多,他的投资管理业更多是通过ETF的方式来参与。但是, “另类资产不是我们的主战场,它可能只是我们一个临时、短暂的策略”,董承非宝石,当自己对于某一类资产有特别想法的时候,我可能就会通过配置的方式,通过ETF的方式来表达我对这类资产的观点。

权益市场在中期维度依然可为

董承非提及,经过几年债券比较大的牛市,现在无风险收益率已经降得非常低了,基本上是2%以下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稍微要再追求更高回报的话,那就必须在整个组合里面添加风险因素。

其实本质上,这一轮行情起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权益资产经过了过去3年的下跌,风险资产里面它的性价比是最好的,这也是他管理的产品在去年行情这么低迷的时候,坚持高仓位运作的底气所在。

当然经过近一年的上涨,目前市场的位置,跟去年这时候比,可能它的吸引力在下降,但是如果拉长看,跟现在2%以下无风险收益率去比,从中期维度看,权益市场还是可为的;从股债性价比角度,还是觉得股票更有吸引力。

关于大家讨论的是不是存在局部泡沫的问题,董承非认为今年以来算力为代表的科技相关板块短期涨幅很大,有些股票两三个月可能涨了好几倍,当然我们也能接受这种情况,一轮比较大的行情,就像喝啤酒一样,如果没有“泡沫”感觉好像喝起来没味道。

王海涛:成长和价值并不“泾渭分明”

王海涛表示,几年前到了广发基金,管理了一类叫“长期价值”的产品。这类产品大概又分成两个不同类型:一个类型是对PE、PB、换手率有严格要求的,比如说要求PE不能超过20倍,或者PB不能超过1.5倍,换手率要求每年不能超过50%。还有一类产品,比如对标800的基金,基准是800,必须将800成分股中不低于50%的个股纳入持仓。

起初他对这些要求不太理解,以前做专户时更多自上而下选股,很少考虑这么严苛的估值和持仓比例要求。但和委托方交流后,发现这背后有非常科学的研究基础。

首先,长期稳定ROE的产品,历史收益往往表现优异。举例来说,银行股虽然常被忽视,但过去长期看,有70%的概率能战胜沪深300指数,这是价值因子的力量。

同时,过去的时间里“价值”与“成长”常被视为对立,但其实800价值指数和800成长指数都存在重叠的部分。比如,800价值指数中约有十几只个股同时属于800成长指数。

所以,价值因子与成长因子是可以结合的。那些既属于800价值指数又属于800成长指数的个股,基本就属于这类。

从因子层面看,价值因子包括PE、PB比较低,股息率相对高一些,free cash flow好一点,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好。但不同阶段会相互变化,没必要严格区隔。  

期待“慢牛”行情

王海涛还提及,希望未来的市场是个慢牛市场。虽然,现在可能有些行业或者个股的涨幅确实过快,这是因为300指数或者800指数,走得非常极致,比如通信行业,只涨光模块,没配上那些通信就不好受。业内也有一些成长型基金今年大幅跑赢指数,而一些基金经理的逻辑是企业赚的是国外的钱,这和以前国内市场中,竞争加剧后利润率不断降低的规律有所区别。

董承非也表示,从资产管理人的角色来讲,他当然希望是慢牛,如果是快牛的话,无论是对于投资者来讲,还是对于资产管理人来讲,挑战都是非常大的。但是这个事情他持保留态度,因为中国人都很勤奋,历史上每次都希望慢牛,但事后感觉都好像事与愿违,所以他也希望这次会不一样,能够慢一点,时间拉得长一点。

叶予璋:战略资产配置的核心首先是“风险预算”

兴银理财的叶予璋表示,投资是一个科学+艺术的过程,战略资产配置是非常重要的科学部分。战略资产配置的核心首先是风险预算,因为每个资金都有它本身资金的属性,有它的投资范围约束,有它的风险偏好。基于这些属性和偏好,投资团队通过创设一些风险指标或者风险预算,来形成战略配置。

战略配置的“底座”资产如何配置是低利率时代必须要面对的,众所周知,利率越低的时候,单一资产的压力就越大。过去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国的债券市场是一个大的牛市,但现在低利率环境下,投资管理人不得不转向多元资产。

多元资产本身的管控逻辑就是风险预算或者夏普比。对理财子公司来说,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传统投资策略可能是长期投资的结果,理财的客户持有期相对来说会比较短,或者市场对波动的容忍度比较低,所以要求管理人让产品的收益分布更加均匀,创新高能力更强,回撤时间更短,这也是我们战略配置的一个目标函数,除了波动率、回撤以外的目标函数。

 战略资产配置的核心首先是“风险预算”

理解了战略配置的逻辑后,叶予璋认为有几种配置的思路值得参考。

第一种是基于获取阿尔法的逻辑投资。现在团队做的比较多的是投资私募多策略,量化多策略,把各种资产组合在一起从而追求阿尔法。

第二种是全球资产配置,尤其是侧重大类资产的多元配置。

第三种是充分运用中性策略,包括量化中性、CTA等。战略配置能很好契合投资人的需求,投资经理在践行战略配置的时候,有科学的属性。剩下的就是艺术的属性,但每个投资经理在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艺术的改变,比如说擅长个股,个股就做更多的选择,擅长大类资产轮动,就做大类资产轮动的选择。从实践角度来说,大类资产轮动的效果应该是比纯的权益的择时会更好一些。

战略配置的最后一点,就是极端风险管控,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包括2015年股票的波动和2016年债券波动,这些都是需要风险管控才能规避的。

曾铭伟:投资就是不间断的比较“风险收益比“

宁泉资产的曾铭伟表示,权益投资多元化这个提法非常能够体现宁泉资产看待大类资产一以贯之的标准,就是去衡量它的风险收益比。

无论是股票也好,可转债也好,还是个股期权也好,具体投资过程中,都是尽量获取下行风险可控,但是相对有一些上行收益空间的投资机会。

他透露,团队每天的工作就是持续衡量不同类别资产的风险收益比,以可转债为例,它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在特定定价结构下,其下行保护或风险相对于股票而言更易量化且较为可控

比如说2024年7-9月份,可转债市场迎来系统性下跌,当时非常多个券跌到债券面值大概六到七成,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时间点,如果投资可转债,单纯的以债的角度来讲,持有到期都可以获得大个位数到小双位数之间的年化回报,对于我们这样追求相对比较低波稳健的机构来,其实已经不错了。

何况可转债还有两个潜在的期权,第一个是可转债的转股下修,第二个是随着股票市场或者个股本身基本面的回暖,股价还带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宁泉当时配置了一篮子的低价可转债。事后来看,如果那个时间节点去买股票,可能收益弹性更高,但得益于可转债的债性保护,在当时市场暴跌的时点,宁泉可以有更大的投资仓位承接这类投资机会,2024年可转债组合也给我们整个投资组合做出非常显著的正面贡献。

长跑选手,以“稳”为主,不惧“登味”

曾铭伟还透露,作为一名“长跑型选手”,宁泉投资风格一直以来确实以稳为主,按照市场流行的术语来讲,潜台词可能就是具有“登味”。

但他认为,在中国这样动物精神非常发达的投资土地上面,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不缺乏风格相对来讲比较激进的选手。

他还表达了,希望走的是“慢牛”行情,希望现在有些过热的领域能够稍微慢下来,二季报中,宁泉坚持向客户提出,未来一段时间,股票市场可能大的格局上仍然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但还是要谨记各种内外部的风险仍然没有消失。所以市场一旦在较多时期内上涨幅度斜率过于陡峭,需要警惕未来一段时间越来越大的回调风险。这个过程中,宁泉希望把自己的投资组合顾好,留有余地,保持谨慎,同时,即便有登味的话,登出自己的色彩,我觉得还是坚持自己,

同时,因为中国大部分比较偏传统的行业,差不多也进入了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未来资本开支的潜力是下降的,要求是下降的,强度是下降的。同时,股东回报的潜力是上升的,也就意味着未来能够让这些绝对收益型资金去配置的底层资产的规模也足够庞大。

曾铭伟也认为现在是非常好的时机。这个发展趋势刚好也和美国、欧洲、日本这类成熟的资本市场拥有一批长期成熟公司的特征高度吻合。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