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三大指数持续上行,年内金价累计涨幅已超40%,9月23日COMEX黄金期货更是首次站上3800美元/盎司关口。
黄金的后续涨势、权益资产如何配置等都成为不少投资者关切的核心议题。
对此,日前由天弘基金主办的“共知新”系列投资者活动在福州举办,该活动以“洞察先机 智赢未来”为主题,邀请了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刘晨明等人,吸引了数百名投资者的积极参与,现场座无虚席。
此次刘晨明以“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为主题,从黄金涨势、成交额变化、权益资产配置等话题出发,为投资者提供了深度策略展望,并对A股三类资产的投资逻辑给出以下建议:
投资者可以在经济周期、稳定和科技景气成长三类资产中进行动态配置。对于想要配置科技景气成长主线的投资者,可以在12月-1月做好提前布局,以把握春节到两会的收益窗口期。
资金格局重塑
今年以来上证指数创下近10年新高,A股总市值首破100万亿元等种种数据都反映出市场信心的加强,行情能否得到延续正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近期备受关注的不确定性因素在于A股成交额的缩量,从今年8月的3万亿元缩至如今的2万亿元左右。
但刘晨明认为,牛市的特点是不断会有增量资金的涌入,放量缩量都不是趋势结束的信号。
刘晨明将当前市场的资金来源划分为“四个蓄水池”:监管资金、险资、存款搬家和海外美元外溢。
具体来看,由监管直接控制的“国家队”和险资是锁住下行风险的重要力量。
今年4月,央行新闻发言人指出,央行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并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这意味着,“国家队”为代表的资金对市场具备极强的把控力,引导市场走出一条“不希望快涨,但希望一直涨”的慢牛之路,奠定了慢牛叙事的基调。
同时,另外两股重要力量“居民存款搬家”和海外美元资金亦正在悄然酝酿中。
一方面,由于存款利率的下行,居民资金正在寻求新的出口,过去购买纯固收类产品的资金有望向权益市场转移,这是市场增量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美元的持续贬值以及美债信用压力的提高,亦有望推动全球资金流向中国市场。
在刘晨明看来,虽然今年前8个月美元资产主要大幅流入欧洲、黄金和日本市场,但8月末至9月初A股已出现外资净流入的情形。
这标志着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的认知正在发生变化,一场由美元信用担忧引发的全球资产再配置正在进行,中国市场也在被纳入全球资金的配置版图。
美元信用走弱亦对黄金价格走向有着重要的影响。
刘晨明认为,黄金价格的上涨的逻辑在于对美债、美元信用不断透支的担忧。只要美国政府持续扩张财政,不对债务进行出清,黄金的上涨趋势就不会结束。
静待回调机会
针对当前市场资产轮动加快、投资者难以及时把握配置重心的问题,刘晨明将资产划分成经济周期、稳定和科技景气成长三大类,并根据资产的特点给出实操建议:
一是包括房地产、基建、消费等在内的经济周期类,这与经济周期息息相关,可以结合房价、白酒价格变化趋势等进行判断。例如茅台、二手房等持续涨价,则便是经济周期类资产的入手机会。
不过对于房地产价格走势判断需要着重关注成交量数据。刘晨明认为房地产成交量目前已有所回暖,下探空间有限,但重现过去大幅反弹的行情亦难以实现。
二是高股息红利的稳定类资产,这与经济周期类资产是一体两面,可以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买入这类资产以对抗风险。
三是包括创新药、AI等行业在内的科技景气成长类。
今年以来,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超过30%,A股电子行业涨幅超过40%,科技景气成长类资产的强势表现不仅印证了科技成长作为市场核心主线的地位,更引发了投资者对 “坚守主线高位持仓”与“布局补涨轮动机会”的策略分歧。
对此,刘晨明认为,对于长期看好的科技景气成长主线,最佳的买入时机并非追高,而是在回调时。
具体操作方面,可以把每个强势板块都视为一个牛市指数,在强势板块回调至其20日到30日均线之间买入,这是效果相对较好的策略。
同时,科技景气成长类资产若在12月-1月期间出现回调,亦可提前布局以把握春节到两会期间的时间窗口。
据刘晨明复盘,科技景气成长类资产在春节到两会期间大概率会表现较好,这在过去16年里已有93%的成功率,俗称“春季躁动”期。
这意味着,即使投资者不具备深入的产业研究能力,也可通过把握时间窗口来参与这类高弹性资产的投资。
整体来看,此次“共知新”活动中所提到的操作分析,为投资者应对当前复杂市场提供了清晰指导,通过 “规律验证+实操建议” 的组合让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都能找到适配策略。
今年以来,天弘基金“共知新”系列活动已先后在湖北黄石、福建福州落地,后续还将在更多城市落地专场活动,这种“理论框架+实操策略落地”的模式让天弘基金 “携手与共,知新于行” 的理念深入人心,更成为投资者在复杂市场中获取专业指引的重要渠道,持续强化着“共知新”系列在投资者心中的专业品牌印记。
据了解,“共知新”系列活动是天弘基金自2024年特别发起,希望在市场周期变化和投资者情绪起伏中,通过专业、用心和持续的陪伴,传递长期投资和资产配置理念,帮助投资者获取投资新知,并收获较好的投资体验。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仔细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与基金合同,请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