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浪潮后,风电行业开启盈利复苏周期

大摩认为,经过近三年的下行周期后,中国风电价值链通过行业自律成功实现了反内卷,在2025年初实现了价格和整体盈利能力的转机,预计“十五五”规划期间,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将超过110GW,2028-2030年期间可达到约120GW。

摩根士丹利上调中国风电行业评级,其认为反内卷努力后板块或迎来复苏。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经过近三年的下行周期后,中国风电价值链通过行业自律成功实现了反内卷,在2025年初实现了价格和整体盈利能力的转机。该投行预计国内风电装机需求将保持韧性,并看好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和海缆企业的投资机会。

报告显示,中国风电行业在经历了2022-2024年的困难时期后,通过内部自我调节机制成功扭转了恶性竞争局面。摩根士丹利预计“十五五”规划期间,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将超过110GW,2028-2030年期间可达到约120GW。

报告还预计,受益于更有利的功率曲线和电价前景,风电相对于光伏发电将具有更强的投资吸引力,海上风电装机将重新加速增长。

行业自律推动价格复苏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va Hou指出,中国风电行业成功实现反内卷的关键因素包括需求强劲增长、行业自律机制建立以及供应链整合。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陆上风机招标价格较2024年上涨8%,海上风机价格上涨12%。

这一成果主要归功于:

强劲需求增长:年新增装机从2021年的48吉瓦和2022年的38吉瓦,增长至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7个月的76吉瓦、79吉瓦和54吉瓦。年招标量也从2021年的54吉瓦激增至2024年的164吉瓦。

行业自律约束:12家主要风机制造商于2024年10月签署《中国风电行业公平竞争自律公约》,运营商更加关注质量而非价格,这与近年来风机事故增加的背景相关。

供应链整合:由于风机整机制造商的定价压力,关键零部件的新投资持续减少,同时由于风机功率等级不断增大,老旧产能逐步淘汰。

“十五五”期间需求前景乐观

大摩,预计"十五五"期间风电装机将加速,年均新增装机超110吉瓦,2028-30年达到约120吉瓦。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相较太阳能发电,风电凭借更有利的功率曲线和电价前景展现更强投资吸引力;海上风电装机重新加速;陆上风机替换需求增长。

第136号文件的出台为风电行业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政策环境。相比光伏发电,风电凭借更好的功率曲线和电价前景,在开发商中具有更强的投资吸引力。华电新能源和中广核新能源已承诺在第十五个五年规划期间将风电和光伏装机比例分别设定为1:1和2:1。

海上风电方面,预计《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管理办法》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或2026年第一季度出台,为行业发展提供进一步支持。广东、山东、江苏等重点地区的海上风电项目招标和建设有望加速推进。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