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抱紧英伟达和甲骨文,微软会被边缘化吗?

摩根士丹利认为疑虑多余,上调微软为“首选”,目标价至625美元。微软选择性“放手”是将GPU和数据中心等稀缺资源优先服务利润更高、LTV更长的企业客户。微软的增长核心是Azure云服务的强劲增长和企业生产力应用的稳固生态,而非单一依赖OpenAI,合作关系仍在继续演进。

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大战进入新阶段之际,OpenAI与英伟达、甲骨文等多家科技巨头达成了史无前例的合作。这使得市场对微软在未来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力产生疑问:微软会被OpenAI“边缘化”吗?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士丹利在一份最新报告中表示,投资者对微软可能在人工智能浪潮中被边缘化的疑虑是多余的,该行反而将微软股票上调为“首选”,并将目标价提升至625美元。距离现价还有23%的上涨空间。

分析师认为,微软的选择性“放手”恰恰是其战略成熟和充满信心的表现。在GPU和数据中心等资源有限的环境下,微软正优先服务于客户集中度更低、利润空间更大、生命周期价值更高的企业客户。

同时,微软与OpenAI已签署一份新的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MOU),标志着双方的合作将进入下一阶段。摩根士丹利强调,微软的增长动力远不止于OpenAI,其Azure云服务的强劲增长、在企业生产力应用领域的稳固护城河,以及被低估的估值水平,共同构成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投资前景。

OpenAI多方合作加速,微软的竞争地位挑战几何?

近期, OpenAI与多家科技巨头签署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基础设施协议。其中最受关注的是,OpenAI与甲骨文达成一项价值高达3000亿美元的五年期合同,并将与英伟达合作部署高达100亿美元的AI算力。此外,CoreWeave、谷歌云以及软银也纷纷加入OpenAI的基础设施供应商行列。

外界对OpenAI与其他云厂商合作的疑虑,核心在于为何微软会放弃部分高额合同。根据摩根士丹利的分析,这应被视为微软在资源受限环境下进行利润最大化的战略选择。

报告指出,微软服务于多元化的企业客户,相比深度绑定单一大型客户(如OpenAI),具有多重优势:

  • 更低的客户集中度风险:避免对单一伙伴的过度依赖。
  • 更高的利润空间:企业客户的议价能力相对分散,价格折扣较少。
  • 更高的客户终身价值(LTV):企业客户倾向于采购数据库等附加软件解决方案,以构建持久的企业级应用,从而带来更稳定和长期的收入流。

因此,微软选择将部分OpenAI的算力需求转移给其他供应商,可能恰恰反映了其自身企业客户需求的强劲程度。微软管理层此前也曾表示,资本支出的增加完全是为了满足企业客户的需求,公司最近一个季度商业预订量实现了35%的同比增长,也为此提供了佐证。

此外,尽管微软与OpenAI新协议的细节(例如收入分成比例)尚未公布,但双方签署的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表明,合作关系仍在继续演进。摩根士丹利认为,微软在新谈判中会优先确保对OpenAI知识产权的长期访问权,并维护OpenAI的长期生存能力,因为一个健康的合作伙伴对其自身利益至关重要。

Azure增长多元驱动,AI生态扩容远超“绑定”逻辑

Azure云和AI业务的持续高增速并非单靠OpenAI驱动,底层投资、企业上云潮和GenAI应用创新共同构建了微软的基本面韧性。

根据摩根士丹利推算,微软过去几年和未来的AI相关资本开支持续提升,Azure AI业务有望在2025财年达到104亿美元收入,并在2029财年突破200亿美元水平。计算显示,即便只考虑30%毛利率场景,对应的Azure AI收入潜力远高于当前保守估算。

摩根士丹利强调,AI相关业务增长已经越来越多元化:一方面,微软在OpenAI外部的AI云合同越来越多,收入结构分散化成为趋势;另一方面,Azure不仅是GenAI主力云供应商,更是“企业级”应用、原生PaaS与IaaS创新的综合承载平台。CIO调研显示,微软在企业生产力、AI应用和安全等多个领域均维持市场份额头部地位,企业用户对Azure和M365等生态系统的长期投入意愿强烈。

企业应用和生产力生态,构筑微软长期壁垒

分析认为,微软不是单纯的云算力服务商,其生产力应用(M365、Copilot等)和“数字办公+知识工作者”生态圈,是抗击Agentic AI挑战与维持高客户粘性的关键

智能Agent类AI新秀不断涌现,但摩根士丹利调研显示,CIO和信息工作者对微软M365、Teams、Copilot等办公应用的粘性持续提升。2025年第二季度调研显示,33%的企业客户已经将主要O365订阅升级至高阶的E5版本,并有超半数客户计划进一步升级;M365 Copilot等AI产品的组织渗透率预计将由当前的31%提升至43%。

历史经验亦表明,微软总能通过并购、集成(如Teams对Slack、O365对Google Workspace的应对)以及生态深化来守住市场主导权,这将同样适用于“Agentic AI”生态的潜在冲击。

 

~~~~~~~~~~~~~~~~~~~~~~~~

以上精彩内容来自追风交易台

更详细的解读,包括实时解读、一线研究等内容,请加入【追风交易台▪年度会员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