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刘晨明:这仍是一次典型的“TACO交易”,急跌将带来买入机会

广发刘晨明、徐彪
短期的威胁不代表终局,仍需观察下一步的斡旋形势。广发刘晨明团队认为,这次大概率是又一次的“TACO交易”,Wind全A指数在20日-30日线之间应该存在支撑,短期不必过于恐慌。

周五特朗普推文引发全球大类资产波动,股债汇齐跌。

与特朗普4月份宣布全面对等关税相比,当日美股、美元指数、原油跌幅小于4月,而中概股、铜价跌幅大于4月。

如何看待新一轮中美摩擦升温?与今年4月、18-19年有何异同?如何影响接下来的A股运行及行业配置?

一、我们判断大概率这仍是一次典型的“TACO交易”

今年4月中美关税升级已经证明,美方威胁的100%关税水平其很难承担且失去了经济学意义,此举更像是谈判前的极限施压。

事实上,在今年已经过去的四轮会谈之前(25年5月日内瓦会谈,25年6月伦敦会谈,25年7月斯德哥尔摩会谈,25年9月马德里会谈),都出现过双方制裁升级的局面。

如果大概率是TACO交易,历史看短期下跌提供了买入的好时机。4月以来,全球TACO交易多次出现,包括特朗普威胁加关税后不断延期、威胁开除鲍威尔但又马上反复、威胁对铜加关税但又豁免精炼铜等等。事后来看,由TACO交易带来的下跌,往往是较好的加仓时机。

二、如果顾虑当前A股估值较4月更高,可以参考19年相较18年的情况:

在25年4月点评《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中,我们提到,与18-19年的中美贸易摩擦相比,25年中美境遇已“今时不同往日”。中美经济形态及政策储备空间明显异位,这也为后续中方坚决反制提供了底气。

当前的市场环境与4月份的不同是——国内“宽货币+宽财政”的双宽基调更加明确,投资者相较于4月那一轮的“TACO交易”记忆犹新,已有应对经验;

但差别在于股票市场攻守易势,当前估值水平较4月有所抬升。

在18-19年贸易摩擦升温的过程中,19年5月关税升级时期A股的估值水平也高于18年下半年。

但考虑到:①18年底国内政策基调转向,②19年新一轮科技产业周期日益成型,因此19年5月虽然A股的估值较18年下半年已有明显抬升,但指数层面已经适应冲击并明显脱敏,在个别摩擦节点股市甚至不再下跌、反而阶段性上涨。

而19年对于中期产业趋势更加明朗的行业,例如无线耳机渗透率提升带动的消费电子、5G基站加速建设受益的PCB、科技封锁国产替代半导体、信创受益国产软件,即便在19年春季躁动阶段已有一波明显的抬估值,但在19年5月之后股价走势也更多定价产业逻辑,与贸易冲击脱钩。

三、基于历史上牛市跌破20日线的复盘,这次如果判断是TACO,那wind全A指数在20-30日线之间就存在比较有利的支撑

如果下周盘初指数再度挑战20日均线,则从历史上牛市中99次跌破20日均线的经验来看:

1.跌破20日均线后,平均回调天数在6.4天,平均调整幅度为2.9%,即继续下跌空间有限,绝大多数案例短期即重拾涨势;

2.少数情形下(11/99次),如果出现贸易摩擦/外围波动/监管政策收紧等进一步的利空事件,指数在跌破20日均线后有可能继续下跌,平均再回调11个交易日,平均回调10%,也不会结束牛市的进程;

3.因此,如果我们判断这次大概率是又一次的“TACO交易”,那么Wind全A指数在20日-30日线之间应该存在支撑,短期不必过于恐慌。

四、参考今年4月,行业轮动复盘以及对当前的判断

4月对等关税出台后市场剧烈波动,行业轮动分为两阶段:先交易不受关税影响的错杀品种(内需/非美出口链)、后交易关税高相关品种(国产替代/对美出口链)。

两个阶段来看,纯粹基于关税交易的行情持续性均不强,但基本面向上品种会是好买点。无论是内需的零食、非美出口的海风/摩托车,还是对美品牌出口的龙头,均可在砸坑后走趋势性行情。

参考4月经验,中期趋势上建议依然把握科技的产业趋势。如果本轮因为流动性冲击等风险出现短期急跌,最建议配置的依然是国产替代相关的AI算力芯片、半导体设备、半导体光刻机产业链、AI端侧应用等行业。

五、从均线偏离度跟踪来看,若科创芯片快速下跌至EMA20附近,则提供了难得的布局买点

4月受良率/增发/产能/价格压力等压制,国产替代链更多是“主题交易”,行情持续性有限。但当前国产替代链条的基本面位置与4月截然不同,上述压制因素正在逐步缓解,基本面预期反转向上。

因此,若下周国产替代相关的科技行业出现股价冲击,例如科创芯片快速下跌至EMA20附近(目前均线偏离度5.9%),则在中期维度上提供了难得的布局买点。

报告正文

一、TACO交易带来再次买入的机会

北京时间10月10日深夜,特朗普推文引发全球大类资产波动,截止当日海外收盘,股债汇齐齐下跌。不过与特朗普4月份宣布全面对等关税相比,当日美股、美元指数、原油跌幅小于4月,中概股、铜价跌幅大于4月。

如何看待新一轮中美摩擦升温?与今年4月、18-19年有何异同?如何影响接下来的A股运行及行业配置?

(一)这大概率仍是一次典型的“TACO交易”

“TACO交易”特指因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政策中反复无常的态度,而引发的市场交易策略。

与25年4月份相似,我们认为这大概率又是一次典型的“TACO交易”,即短期的威胁不代表终局,仍需观察下一步的斡旋形势。

1.今年4月中美关税升级已经证明,美方威胁的100%关税水平其很难承担且失去了经济学意义,此举更像是谈判前的极限施压

截止最新表态,特朗普演讲时提到“Haven't Cancelled Meeting Yet”,较当日推文表述有所缓和。考虑到今年4月份也出现过类似短期反复的陈述,投资者对此已习以为常。

事实上,在今年已经过去的四轮会谈之前(25年5月日内瓦会谈,25年6月伦敦会谈,25年7月斯德哥尔摩会谈,25年9月马德里会谈),都出现过双方制裁升级的局面。为争取谈判筹码,谈判前的制裁升级较为常见。5月日内瓦会谈前是关税不断加码、6月伦敦会谈前是围绕昇腾的制裁、7月斯德哥尔摩会谈前是围绕俄罗斯/伊朗石油问题的威胁与指控、9月马德里会谈前是围绕科技实体清单的制裁。9月以来,中国对美国挑起制裁的应对逐渐强硬、实质性反制措施不断出台。

2. 如果大概率是TACO交易,那么短期下跌就提供了买入的好时机

4月以来,全球TACO交易多次出现,包括特朗普威胁加关税后不断延期、威胁开除鲍威尔但又马上反复、威胁对铜加关税但又豁免精炼铜等等。事后来看,由TACO交易带来的下跌,往往是较好的加仓时机,无论是股市还是商品。

我们简单复盘4月以来两次关税方面的“TACO”交易:一是4月3日的全球对等关税,二是5月底威胁对欧盟加关税。在特朗普“威胁”后,股市可能有单日较大幅度的下跌。但“TACO”后,往往能于当日反弹,并较快的补缺口。此外,这几次的经验来看,特朗普从威胁到反复的间隔时间并不长,即下跌窗口期也有限。

(二)如果顾虑当前A股估值较4月更高,可以参考19年相较于18年的情况

在25年4月点评《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中,我们提到,与18-19年的中美贸易摩擦相比,25年中美境遇已“今时不同往日”。中美经济形态及政策储备空间明显异位,这也为后续中方坚决反制提供了底气。

当前的市场环境与4月份的不同是——国内“宽货币+宽财政”的双宽基调更加明确,投资者相较于4月那一轮的“TACO交易”记忆犹新,已有应对经验;但差别在于股票市场攻守易势,当前估值水平较4月有所抬升。

事实上,在18-19年贸易摩擦升温的过程中,19年5月关税升级时期A股的估值水平也高于18年下半年。但考虑到:

①18年底国内政策基调转向,民企纾困、宽货币宽信用,19年宏观对冲信心增强;

②19年新一轮科技创新的产业周期逐步成型,4G向5G时代切换,国产替代半导体、无线耳机消费电子、5G基站建设加速。

因此,从市场表现来看,与18年初次受到关税冲击、持续阴跌不同,19年5月虽然A股的估值较18年下半年已有明显抬升,但指数层面已经适应冲击并明显脱敏,在个别摩擦节点股市甚至不再下跌、反而阶段性上涨。

且中期产业趋势更加明朗的行业,例如无线耳机渗透率快速提升带动的消费电子、5G基站加速建设受益的PCB、科技封锁受益的国产替代半导体、信创受益的国产软件,即便在19年春季躁动阶段已有一波明显的估值抬升,但在19年5月之后股价走势也更多定价产业逻辑,与贸易冲击脱钩。

(三)基于跌破20日线的复盘,这次如果判断是TACO,那wind全A指数在20-30日线之间有支撑

如果下周市场出现短期波动,指数再次下探20日均线,短期走势如何看待?

根据我们前期的报告《6轮牛市99次跌破20日均线后是如何演绎的?》,牛市中Wind全A指数跌破20日均线的情形并不罕见,历史上一共出现过99次。随后的复盘经验显示:

1.跌破20日均线后,市场在T+5、T+20、T+60、T+180胜率分别为60%,67%,79%,92%。即短期消化后,市场大多会重回涨势;

2.跌破20日均线后,平均回调天数在6.4天,平均调整幅度为2.9%,即继续下跌空间有限;

3.少数情形下(11/99次),如果出现贸易摩擦/外围波动/监管政策收紧等进一步的利空事件,指数在跌破20日均线后有可能继续下跌,平均再回调11个交易日,平均回调10%,也不会结束牛市的进程;

4.因此,如果我们判断这次大概率是又一次的“TACO交易”,那么Wind全A指数在20日-30日线之间应该存在支撑,短期不必过于恐慌。

(四)4月行业轮动复盘以及对当前的判断

落实到结构,如果此次关税反复对股价形成冲击,行业轮动可能如何演绎?应该抄底哪类资产?我们复盘4月脉络得到一些经验借鉴。

用几句话总结4月行业轮动经验:行业轮动分为两阶段:先交易不受关税影响的错杀品种(内需/非美出口链)、后交易关税高相关品种(国产替代/对美出口链)。无论是哪个阶段,关税交易带来的行情持续性均不强,但基本面向上品种会是好买点。

第一阶段:4月大盘砸坑后率先反弹:不受关税影响的错杀品种——内需、非美出口链。

4月3日/7日大盘砸坑后,市场率先交易与关税无关的品种,多数品种在几个交易日内补上缺口:一是内需品种,如即买即退(免税)、渠道红利&大单品(零售)、清明数据&博弈政策刺激(旅游/酒店/商超);二是非美出口链(海风/摩托车)。红利品种始终较稳健。

但是,这种估值驱动的交易持续性不强,诸多内需品种在上涨仅在周度级别。基本面处于向上周期的品种股价可以走趋势,典型如零食、摩托车、海风。对于这类品种,前期砸坑是绝佳买点。

第二阶段:中国对半导体制裁&美国对多数经济体90天豁免:关税交易开启——国产替代链&对美出口链。

至4月10,特朗普宣布对多数经济体暂停关税90天(含中国主要出海地东南亚),由此出海品种、尤其是海外产能对美覆盖度高品种迎来反弹。

4月11日,中国发布对半导体产品的“原产地”认定规则,A股的国产替代品种,如模拟、石英、科学仪器、车规存储等迎来反弹。

但是,中美博弈之下,关税与制裁均常有反复、使得基本面变化难以外推,关税交易的持续性不强。在此背景下,同样是基本面向上品种能持续上涨。典型如部分对美品牌出海龙头,4月初的砸坑几乎是全年的最佳(且为数不多的)买点。

总结来看,无论是第一阶段的内需/非美出口链、还是第二阶段的国产替代/对美出口链,单纯进行关税交易的持续性均不长、而处于基本面向上周期会是好的买点,无论是内需的零食、非美出口的海风/摩托车,还是对美品牌出口的龙头,均可在砸坑后走趋势性行情。

参考4月行业轮动,短期内需+红利板块的防御属性增强,半导体自主可控预期升温,而中期趋势上依然把握科技的产业趋势。如果本轮因为流动性冲击等风险出现短期急跌,最建议配置的依然是国产替代相关的AI算力芯片、半导体设备、半导体光刻机产业链、AI端侧应用等行业。

(五)最后,目前主线板块的偏离度情况及下周的跟踪要点

最后,我们在周报《如何区分主线是调整还是终结?20250914》中提出均线偏离度指标,以衡量主线行情趋势的强弱:均线偏离度=ln(Close)-ln(ema20),数值近似代表偏离百分比。

其中,入场、离场对应的参考阈值为:入场时不追在偏离度过高(>15%)、追在偏离度适中(5%-15%),止损时均线上方无需担忧、刚刚跌穿均线建议坚守(偏离度在-5%~0%)、大幅跌穿均线建议离场(偏离度<-5%)。

截至周五,科创芯片、光模块、PCB、创新药、有色金属、电池均值偏离度分别为5.9%、-2.5%、-1.7%、-3.6%、10.4%、4.6%,主线趋势多数保持健康,仅创新药自9.23起陷入横盘震荡(20日有10日及以上收在均线下方)。

如果中美地缘扰动下周冲击主线趋势,若下周部分主线跌破EMA20,可能意味着趋势短期陷入震荡,不过历史经验显示此后20个交易日的跌幅很有限(-0.5%)。

复盘历史主线行情,若均线偏离度下穿-5%,则T+20的平均收益为-0.50%。

其中,放眼到季度来看,产业趋势才是中期主线行情的决定因素,因此,若下周自主可控相关的科技行业出现股价冲击,例如科创芯片快速下跌至EMA20附近(目前均线偏离度5.9%),则中期维度上提供了难得的买点。

从2012年以来产业主线的规律看,陷入震荡/短线杀跌后并不代表趋势的彻底结束,只要产业趋势仍在,主线历经横盘消化后依然有创新高的机会:如下图,复盘历史主线行情,若均线偏离度下穿-5%,T+60的平均收益+5.25%;若主线陷入震荡,T+60的平均收益+9.63%。

本文作者:刘晨明、郑 恺、杨泽蓁,来源:广发证券,原文标题:《TACO交易带来再次买入的机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