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养老保险悄启4.7亿股增资 注册资本跻身“一哥”在望

10月13日,国民养老保险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示增资计划,拟发行不超过4.71亿股,所募资金皆用于补充...

10月13日,国民养老保险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示增资计划,拟发行不超过4.71亿股,所募资金皆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主业发展。

目前,国民养老注册资金已累积至113.78亿元,在10家养老保险公司中位列第二;

虽未公示新股价格,但若以每股1元估算,国民养老扩股后的注册资金或增至118.49亿元,将超越平安养老,成为注册资金体量第一的养老保险公司。

资本端的“军备竞赛”已成养老保险行业的近年常态。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今,已有4家以上养老保险公司披露增资计划:

泰康养老于2024年4月、2025年6月两度宣布由泰康集团增资20亿元,拟将注册资本提升40亿元至110亿元;

太平养老宣布引入比利时富杰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以10%股权换取10.75亿元投资,注册资金增至30亿元;

恒安标准养老获批增资2亿元,注册资金提升至4亿元;

本次增资的国民养老也曾在2024年引入首位外资股东安联投资,将注册资本由111.5亿元增加至113.78亿元。

频繁增加注册资本,既为保证偿付能力,也在为未来拓展业务蓄力。

信风注意到,上述频繁增资的各家养老保险公司,虽偿付能力水平均在监管规定“及格线”以上,但部分险企业绩曾持续亏损、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严重;

2023年金融监管总局下发的《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则对行业业务务范围及注册资本下限作出约束,明确进行养老基金管理的养老保险公司,注册资金应在30亿元以上。

不过对于国民养老而言,增资的意义或更多在于引入新股东,实现战略协同:

截至二季度末,国民养老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590.78%、603.72%,两项数据较上季度末分别下滑10.35个、10.22个百分点,但仍维持在高水平区间;

此次增资,国民养老方面已明确现有股东均不参与,将征集不超过5名新投资方。

目前国民养老共有18名股东,主要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及下属公司、证券保险机构及实业投资方;

其中8家股东持股比例在5%以上,分别为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国新资本、中邮理财持股。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