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迎新“操盘手”,财务老将出任总经理

正值岚图上市关键阶段。

作者 | 王小娟

编辑 | 柴旭晨

大型央企汽车集团的高管变动,往往传递出企业战略变动的重要信号。

10月11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47岁的冯长军被任命为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免去其总会计师职务。

这一任命结束了东风汽车总经理职位长达8个月的空缺。

根据其个人资料显示,冯长军是一名财务背景深厚的高管,在2020年加入东风之前,冯长军的职业生涯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紧密相连。他从基层财务岗位做起,历任兵装集团财务部副主任、兵器装备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重庆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务。

2020年6月,冯长军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主任的岗位上调任至东风汽车集团担任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当时他仅42岁,成为东风公司最年轻的常委,也是汽车央企中最年轻的副职之一。而今年47岁的他,亦成为三大汽车央企(一汽、东风、长安)中最年轻的总经理。

冯长军的上任,正值东风汽车推进资本重组与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人事布局引人关注。

在东风汽车任职期间,​​冯长军最为代表性的工作是主导了岚图汽车的港股上市工作​​。在今年8月份,东风集团股份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东风集团股份将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

岚图汽车作为东风汽车旗下高端智慧新能源汽车品牌,10月2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标志着其赴港上市进入实质性阶段。这一资本运作对东风汽车具有战略意义。

在此之前,东风汽车(东风集团股份母公司)表示,受到行业转型阵痛等因素影响,东风集团股份近年来估值表现偏低,股票市值长期远低于净资产。截至2025年7月31日,东风集团股份总市值为391.2亿港币,收盘价为4.74港元/股,PB仅为0.25倍。受制于估值情况,东风集团股份上市以来未开展过股本再融资,已基本失去H股上市平台的融资功能。

面对这一现状,让岚图汽车代表东风集团在资本市场重新被评估,成为东风汽车当前的关键战略。而通过岚图汽车上市及东风集团股份私有化退市的资本运作,东风汽车将重塑资本市场形象,为新能源业务开辟独立的融资渠道。冯长军在这一过程中展现的专业能力,无疑是他获得晋升的重要考量因素。

不过,冯长军接手的东风汽车正面临多重挑战。从销量数据看,东风汽车已从427.67万辆的巅峰时期缩水近六成,2024年全年销量仅189.59万辆。2025年上半年销量再降至82.39万辆,同比跌幅扩大至14.7%。

在新能源领域,东风的表现同样不容乐观。尽管2025年前9个月新能源车总销量达68.1万辆,但​​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存在感仍然较低​​。除岚图外,东风纳米、奕派等新能源子品牌未能打开市场,暴露出技术迭代速度、成本控制与渠道运营的多维短板。

东风汽车近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6月,东风成立奕派科技,整合旗下风神、奕派、纳米三大自主品牌;9月,又成立跃创科技整合集团零部件板块。这些举措旨在优化资源配置,但整合效果尚待市场检验。

今年以来,东风与华为的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全面迭代。双方的合作品牌还多了猛士等子品牌,又联合成立创新实验室,这也让后续新车在面向市场多一些筹码。

此番冯长军的任命,也打破了汽车行业传统的一二把手选拔模式。长期以来,国内车企的掌舵人多由技术或销售业务条线提拔而来。​​财务专家掌舵,预示着东风汽车战略重心向资本运营与精细化管理倾斜​​。

在汽车产业进入“技术+管理+资本”融合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冯长军的财务背景和资本运作经验恰好符合东风汽车当下的迫切需要。他对岚图上市项目的全程主导,确保了这一关键战略的连续性。

冯长军与董事长杨青的组合,形成了 ​​“技术老将+财务专家”​​ 的班子结构。杨青作为在东风体系内成长起来的“老东风人”,拥有35年的东风工作经历,从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集团董事长。两人的互补性组合,有望兼顾战略连续性与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双重要求。

这一人事安排也反映了央企人才选拔标准的演变。在行业转型深水区,专业背景的多样性成为高管团队构建的重要考量因素,财务背景高管的价值得到重新评估。

当前,这位新任总经理面临的挑战远超他作为总会计师时期的职责范围。随着岚图汽车上市进程的推进,东风集团股份的私有化退市,以及旗下品牌资源的整合,​​冯长军的财务专业背景正好契合东风当前对资本运作和精细化管理的迫切需求​​。

近几年,经历完转型期的老牌传统车企们,又开始在声量和销量上纷纷回到主场,开始展示其穿越周期的能力。接下来,就看东风如何书写自己的重回巅峰之战。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