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Q3营收创历史同期最高,投行业务强势复苏,管理资产达到3.45万亿美元 | 财报见闻

高盛第三季度净营收151.8亿美元,创下公司历史上同期最高纪录,也是其有史以来第三高的季度收入;净利润同比大增37%。受并购潮推动,投行业务收入飙升42%,大幅超过市场预期。管理资产总规模升至3.45万亿美元,续创历史新高。

投行强势反弹、财富管理爆发式增长——高盛拿出史上最好三季报

周二公布的财报显示,高盛第三季度净营收151.8亿美元,创下公司历史上同期最高纪录,也是其有史以来第三高的季度收入;净利润同比大增37%。受并购潮推动,投行业务收入飙升42%,大幅超过市场预期。管理资产总规模升至3.45万亿美元,续创历史新高。

Q3财务亮点如下:

  • 净营收:151.8亿美元,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4%,好于市场预期的141.7亿美元
  • 每股收益:12.25美元,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12%
  • 净利息收入:38.5亿美元,市场预估28.7亿美元
  • 净利润:41.0亿美元,同比增长37%
  • ROE表现:年化ROE为14.2%,前九个月达14.6%
  • 坏账拨备3.39亿美元,同比下降15%,预估3.696亿美元

核心业务进展:

  • 投行业务全线爆发:投行业务收入26.6亿美元(预估22.1亿美元),同比暴增42%,并购顾问费达14亿美元,创多年新高;股票承销收入4.65亿美元,同比增长21%;债券承销收入7.88亿美元,同比增长30%
  • 交易部门依旧强劲:固收部门(FICC)创收34.7亿美元,与股票交易部门37.4亿美元的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 财富管理稳健:资产财富管理部门营收44.0亿美元,同比增长17%;管理资产3.45万亿美元创新高,同比增长11%,预估3.4万亿美元

资本运作:

  • 回购股票20亿美元(280万股),派息12.5亿美元
  • 宣布季度股息4.00美元
  • 每股账面价值353.79美元,季度内增长1.2%

未来关注点:

  • 投行业务积压订单变化及市场环境影响
  • 运营费用控制能力(效率比62.1%)
  • 信贷损失准备金变化趋势
  • 员工人数增长对成本结构的影响

高盛CEO大卫·所罗门(David Solomon)在财报中表示:

“客户活动在各业务线全面回升,尤其是并购与资本市场。我们看到市场信心正逐步恢复,这只是复苏的开始。”

投行业务全线爆发

最引人注目的是投行费用收入的爆发式增长:26.6亿美元的投行费用同比增长42%,其中并购咨询业务营收14.0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8.75亿美元增长60%。

这一增长主要源于"已完成并购交易量的显著增加"。

彭博数据显示,全球第三季度并购交易总额突破 1万亿美元,为历史上第二次在单季达到这一规模——高盛正是最大赢家之一。

但问题在于,这种增长的可持续性存疑。高盛明确表示,投行费用积压订单"与二季度末基本持平",虽然较2024年末有所增长,但增幅有限。在当前利率环境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下,企业并购活动的持续活跃度仍是未知数。

债券承销业务表现同样抢眼,三季度营收7.88亿美元,同比增长30%,主要受杠杆融资活动增加推动。这反映出企业对债务融资需求的回升,但也暴露了在利率敏感环境下业务的波动性。

FICC业务:结构性分化值得警惕

固定收益、货币和大宗商品(FICC)业务三季度营收34.7亿美元,同比增长17%。

然而,细分数据显示结构性问题:利率产品和抵押贷款业务表现强劲,但货币业务收入"显著下降",信贷产品收入也有所下滑。

这种分化反映了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利率波动为交易带来机会,但传统的货币交易和信贷中介业务面临压力。投资者需要关注这种结构性变化是否会持续。

股票交易收入达37.4亿美元。尽管股市波动略有回落,但特朗普政府新一轮贸易政策与关税动态带来的不确定性,仍令市场交易保持高活跃度。

财富管理创纪录,高盛加码私募与创投

三季度,高盛资产财富管理部门营收44.0亿美元,同比增长17%,主要受益于管理费用收入增长至29.5亿美元。管理资产规模(AUS)达到3.45万亿美元,较二季度末增长159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股权投资收入仅1.16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6.30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83%。这显示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高盛自营投资业务面临的估值压力。

高盛本周还宣布,将以最高9.65亿美元收购创投投资机构Industry Ventures,以扩大在私募股权与风投市场的布局。

效率改善但压力犹存

运营费用94.5亿美元,同比增长14%,增幅低于营收增长,使得前九个月效率比从64.3%改善至62.1%。但这一改善主要受益于营收端的强劲表现。

薪酬福利支出46.8亿美元,同比增长14%,公司将此归因于"运营表现改善"。员工总数增至4.83万人,较二季度末增长5%,主要源于校园招聘的时间安排。

诉讼和监管准备金达到1.31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100万美元大幅增加,这提醒投资者监管风险依然存在。

 

风险因素不容忽视

信贷损失准备金3.39亿美元,主要反映信用卡组合的净冲销。虽然同比略有下降,但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信贷质量变化值得持续关注。

全球核心流动性资产(GCLA)平均4810亿美元,较二季度的4620亿美元有所增加,显示出公司对市场波动的谨慎态度。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