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释放缓和信号,双方工作层保持沟通,中方就关税战重申“打与谈”立场

环球网
贝森特称,美国对中国加征100%关税的情况不一定会发生,并称双方可以在未来几周通过谈判,避免贸易战升温。中国商务部则重申"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的一贯立场,指出双方工作层保持沟通,但强调美方需拿出诚意纠正错误做法。多家美媒分析指出,美方近期矛盾表态暴露其内部政策分歧,实际执行层面可能"雷声大雨点小",难以落实极端关税措施。

在美方威胁11月1日将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日又宣称局势已“大幅缓和”,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情况不一定会发生。面对美方多变、善变的对华经贸政策表态,中国商务部发言人14日重申:关于关税战、贸易战,中方立场是一贯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商务部:中方立场是一贯的

就近期美方宣布对华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4日答记者问称,“我想指出,美方不能一边要谈,一边威胁恐吓出台新的限制措施,这不是与中方相处的正确之道。”

上个月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后,两国元首在9月19日通话,就下阶段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作出战略指引。但之后,美方仍坚持出台对华限制措施,包括将大量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10月9日,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商务部发布多则公告对稀土及相关技术和生产设备实施出口管制。美国总统特朗普随即威胁11月1日将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

“我愿重申,关于稀土等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措施,是中国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当做法。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始终坚定维护自身国家安全和国际共同安全,中国的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对符合规定的申请将一如既往地予以许可,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措施出台前,中方已通过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向美方进行通报。反观美方,长期泛化国家安全,滥用出口管制,对华采取歧视性做法。特别是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以来美方持续新增出台一系列对华限制措施,严重损害中方利益,严重破坏双方经贸会谈氛围,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4日引述中国学者的观点报道称,今年夏季,中美关系曾显现缓和迹象,尤其9月马德里经贸会谈以及随后两国元首通话之后。但仅10天后,美国政府便大幅扩大出口限制范围,再次表明美方“缺乏诚意”。

美媒:白宫正为紧张局势降温

上周五美国威胁对华加征关税的消息震惊华尔街,美国三大股指集体重挫。《华尔街日报》13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与包括财长贝森特在内的高级官员商议,计划向世界释放美国希望为中美贸易紧张局势降温的信号。同日,贝森特在接受福克斯商业新闻采访时表示,美国对中国加征100%关税的情况不一定会发生,并称双方可以在未来几周通过谈判,避免贸易战升温。

中美最新表态引发国际关注。意大利《共和国报》称,在美中两国相继发声将采取新的升级措施后,双方目前正试图缓和紧张局势,恢复对话。《纽约时报》14日称,美方先是发出加征高额关税的强硬表态,随后又迅速释放出更为缓和的信号。这种相互矛盾的表态仿佛是一扇窗,让人得以窥见特朗普团队在如何以最佳方式处理对华贸易问题上的内部拉锯战。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咨询机构欧亚集团中国区总监王丹认为,美中紧张关系正在加剧,但美方威胁加征100%的关税是一种虚张声势的姿态,根本难以执行。从过去做法来看,美方想要的是一项让中国通过支付“入场费”来进入美国市场的协议,而不是对中国征收高得离谱、会导致完全脱钩的关税。

雷声会远大于雨点?

《华尔街日报》称,虽然关税威胁已促使多国与美国谈判达成协议,但中国尚未在压力下屈服。特朗普后来在“空军一号”上表示,他预计最终会与中国达成协议,称11月1日“还很遥远”,并表示“我认为我们与中国之间会没事的”。美国市场机构Wedbush的分析师表示:“我们认为,这次的雷声会远大于雨点。”

“双方在中美经贸磋商机制框架下一直保持沟通,昨天还进行了工作层会谈。”商务部发言人14日敦促美方尽快纠正错误做法,拿出谈的诚意,与中方相向而行,以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为引领,维护好来之不易的磋商成果,继续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各自关切,妥善管控分歧,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倪浩、 伍绍翔,来源:环球网,原文标题:《美财长释放缓和信号,双方工作层保持沟通,中方就关税战重申“打与谈”立场》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