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琴海上,见证千年文明交汇的15天

从美国回港的姨姨Ada,终于要展开她在香港和其他地方的悠长假期。当她说想与我同游欧洲,我毫不犹豫地开...

从美国回港的姨姨Ada,终于要展开她在香港和其他地方的悠长假期。当她说想与我同游欧洲,我毫不犹豫地开始规划——这将是我们姨甥俩专属的首次之旅。最终我们选择了雅典作为起点,然后登上只允许18岁以上旅客的Virgin Voyages邮轮,展开一场穿越土耳其与希腊群岛的文明探索。能够与从美国回来的姨姨一同探索欧洲,尤其是雅典、爱琴海小岛和伊斯坦堡这样的历史文化宝库,绝对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站在伊斯坦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 537)。它确实是一座承载了1500年东西方文明交汇、冲突与融合的「活化石」。从基督教的巅峰,到伊斯兰的荣耀,再到现代社会的世俗化象征,最后又回归宗教场所,它的每一次转变都紧扣着时代的脉搏。

近千年来,它是基督教世界最重要的教堂之一,与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列。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见证基督教的辉煌。

537年,由东罗马皇帝 查士丁尼一世 下令建造,原为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的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的巅峰之作.

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是东正教的宗主座,见证了拜占庭帝国的辉煌。

1453年,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后,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将其改为清真寺。

1935年,土耳其共和国创立后,凯末尔 将其改为博物馆。

2020年又再度改回清真寺。现在,内部大厅四周悬挂的 八个巨大圆形木制用阿拉伯文写成的名牌(calligraphic medallions),是奥斯曼时期增设的,这八个名牌,内容是伊斯兰世界最尊崇人物的名字。

内部的马赛克壁画保存了许多圣经人物(基督、耶稣的母亲、使徒)的艺术形象,是拜占庭圣像艺术的经典。

土耳其是一个较开明(世俗)的伊斯兰国家。所以原本在这教堂内有关耶稣及他的母亲玛利亚的镶嵌画,仍然保留着,只是用几条白布条盖着。

当进行穆斯林礼拜时,会用灯光或帘幕巧妙地遮盖基督教壁画,而非破坏它们。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在信仰与历史、保守与开明之间寻求的动态平衡。

当您亲身站在那个宏伟的空间里,看到金色的基督圣像透过覆盖物的缝隙显露,与悬挂着的、写有安拉、穆罕默德等名字的阿拉伯文圆盘共存时,那种视觉和心灵的冲击力会更加强烈。这不仅是两种宗教的对话,更是人类文明层层叠加的证明。

后记周边探索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对面就是蓝色清真寺,不远处还有宏伟的地下水宫殿。将它们放在一起游览,能让我对伊斯坦堡作为罗马、拜占庭、奥斯曼三大帝国首都的历史有更立体的认识。

我们还去了绵花堡、Rhodes、Mykonos、Santorini 、Crete 等。

这15天的旅程,不仅是地理上的移动,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当邮轮航行在蔚蓝海域,我看着姨姨被海风轻拂的侧脸,忽然明白:有些旅程,注定会成为生命中的永恒座标。2025年的这个秋天,我们不仅见证了文明的交汇,更编织了属于我俩之间,永不褪色的记忆。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