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佳
来源:硬AI
近日,甲骨文投资者日释放数项重磅消息:包括一系列大订单,上调了本就很高的2030财年营收收入增长目标以及每股收益复合年增长率。然而,盘后股价反应平淡,甲骨文并未能让市场完全买账。
摩根士丹利公布的研报表明,对于甲骨文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虽然其业务增长势头强劲,但公司未明确整体利润率目标和巨额资本支出计划,潜在不确定性是主要担忧。
财务远期目标大幅上调,但近期增长不及预期
报告指出,甲骨文在投资者日上调的业绩预期主要体现在远期目标上。公司将2030财年营收目标从此前的约2000亿美元大幅上调至约22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1%(2025-2030财年),同时将非GAAP每股收益目标定为21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8%。
从具体财年来看,2027财年营收目标为850亿美元,较市场预期高出约3.4%;2028财年为1300亿美元,领先约5.9%;但到2029和2030财年,优势扩大至10.8%和13.4%。更关键的是,在每股收益层面,2027财年目标8美元基本符合市场预期,2028财年的10.65美元甚至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1.21美元(低5.0%),只有到2029和2030财年才分别高出8.0%和13.5%。
这种"远水难解近渴"的格局,令投资者对公司近期执行能力产生疑虑,特别是考虑到公司当前产能严重受限的现状。
OCI云业务成为增长核心引擎
摩根士丹利称,此次上调的主要动力来自OCI(甲骨文云基础设施)业务的更激进预期。公司维持2026财年OCI营收180亿美元的目标不变,但将2027财年目标从320亿美元上调至340亿美元,2028财年从730亿美元提高到770亿美元,2029财年从1140亿美元增加到1290亿美元,2030财年则从1440亿美元跃升至1660亿美元,意味着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5%。
支撑这一目标的是持续强劲的订单动能。继第一财季末积压订单达到4550亿美元后,公司在过去30天内又新签约了价值约650亿美元的OCI总合同价值,涉及4个客户的7笔交易,其中部分来自META,使得剩余履约义务(RPO)已超过5000亿美元。
AI基础设施盈利能力获得澄清
市场此前对甲骨文AI基础设施业务毛利率存在严重担忧,有第三方报告指出毛利率可能低于20%。对此,公司明确表示AI IaaS业务毛利率预计在30-40%区间。
公司提供了一个说明性案例:一个6年期、1GW、总合同价值600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交易,假设毛利率35%的情况下,土地、数据中心和电力约占成本支出的35%,计算、网络和存储占其余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这35%的毛利率已经包含了5.7亿美元的收入确认前成本,这意味着正常化后的毛利率可能趋向30-40%区间的高端。
在非AI业务方面,公司也提供了更多细节:分布式云第一财季同比增长77%,平均交易规模6700万美元,毛利率40-60%;云原生客户增长46%,平均交易规模9700万美元,毛利率40-60%;企业级业务增长33%,毛利率最高,达到65-80%。
关键问题仍未解答,透明度存疑
摩根士丹利表示,尽管公司提供了更多业务细节,但几个核心问题仍未得到明确答复,这也是市场反应平淡的重要原因。
首先,公司未提供明确的毛利率和运营利润率框架目标。虽然各业务线有毛利率指引,但整体层面的盈利预期仍不明朗。
其次,产能投资计划缺乏透明度。虽然案例显示1GW数据中心产能需约390亿美元成本,但公司并未给出多年期资本支出展望。管理层解释称变量变化太快(如GPU类型组合、存储和通用计算量等),但这对投资者评估未来现金流构成挑战。
第三,5000多亿美元RPO余额的具体构成仍不清晰,包括客户组合、合同期限、以及是用于训练还是推理等关键信息均未披露。
最后,云应用业务的具体增长贡献也未在新框架中明确体现。
对投资者而言,甲骨文的故事充满吸引力——AI基础设施的强劲需求、庞大的订单储备、以及云数据库的多云战略都具备长期潜力。但短期来看,产能爬坡能否如期、盈利能力能否兑现、以及巨额订单的真实质量,都需要公司用实际业绩来证明。在这些不确定性消除之前,市场的"将信将疑"态度或将持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AI”,关注更多AI前沿资讯请移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