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正面临绝对的算力稀缺。
总裁Greg Brockman自曝内部算力资源争夺严重,已经到了用痛苦与煎熬来形容的程度。

说起来也不意外,现在AI领域但凡想搞点新东西,算力都是绕不开的坎儿。
在最新访谈中,Brockman提到,算力是所有创新的根本驱动力,但也正是因为计算资源有限,OpenAI还有许多正在研发中的惊人产品目前无法发布。
比如前段时间推出的ChatGPT Pulse,无需提示就能主动关注对你来说至关重要的事务,还能每天进行个性化推荐。
但由于算力有限,这个功能也仅对Pro用户开放。

既然僧多粥少,算力如此稀缺,那OpenAI又是如何分配有限的计算资源的呢?
资源分配机制:看似有序,实则艰难
Brockman表示OpenAI有一套自己的资源分配机制。
首先,资源会进行研究侧和应用侧之间的划分。这项重大的裁决任务通常由高层团队来决定。
比如CEO奥特曼和应用CEO Fidji Simo。
△Fidji Simo
在研究领域内部,分配则由首席科学家Jakub Pachocki和研究主管Mark Chen共同决定。
△左:Mark Chen 右:Jakub Pachocki
在具体执行层面,则有像Kevin Park领导的小组将闲置的GPU像玩俄罗斯方块一样来回搬运、重新组合,以满足各个项目不断涌现的需求。
△Kevin Park
Brockman也承认,不断地腾挪容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每个团队手里的项目都有亮点,都想多争取点算力支持,该怎么平衡确实让人头疼。
“得算力者得天下”。OpenAI内部的这种计算资源争夺,并不是一种“家务事”,其实是未来整个AI行业的缩影。
对AI领域而言,算力直接决定了AI能力的上限。无论是模型训练还是功能优化、服务用户,都得有足够的算力支撑。
AI芯片公司Groq的创始人Jonathan Ross在最新的访谈中也提到:
谁掌控算力,谁就掌控AI。
AI的发展对于算力的需求是没有上限的。
去年有70亿美元算力支出的OpenAI,如今也开始自建数据中心,目前为止达成了近万亿的算力交易。
看来不仅是公司内部在争夺算力,OpenAI也正在整个AI算力市场上抢占先机。
One More Thing
这边OpenAI表示这项围绕算力展开的内部争夺战,充满了能量和情绪。
那边Meta的扎克伯格也称将会把“每位研究人员的计算资源”作为竞争优势。
在AI未来的发展里,算力已经成了重中之重。
本文作者:量子位,来源:量子位,原文标题:《OpenAI也缺卡!僧多粥少,自曝内部抢卡抢到发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