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华星295亿产线落子,印刷OLED量产将进入快车道

中尺寸OLED产品处于需求爆发式增长的前夜。

作者 | 黄昱

编辑 | 王小娟

在全球显示产业技术升级与市场格局重构的关键节点,TCL华星,这家已深耕印刷OLED技术十二年的显示巨头,迎来了重要突破时刻。

10月21日,TCL华星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简称“t8项目”)在广州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为24个月,设计月加工玻璃基板(2290mm×2620mm)能力约2.25万片,主要产品涵盖平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中尺寸IT应用领域。 

该项目作为全球首条高世代印刷OLED产线,由TCL华星与广州市政府、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约295亿元,其中TCL 华星出资88.5 亿元。

与目前主流的“蒸镀”技术不同,t8项目全部采用TCL华星自主可控的印刷OLED技术。

媒体交流会上,TCL科技高级副总裁、TCL华星首席执行官赵军表示,t8项目是中国显示企业首次在高世代AMOLED领域,用超越式技术来引领市场的范例,也是中国显示企业从“跟跑”到“并跑”实现“局部领跑”的关键突破。

印刷OLED技术,是指用通过喷墨打印工艺来生产OLED显示面板,相比于传统真空蒸镀工艺,该工艺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因此,印刷OLED技术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对于TCL华星而言,印刷OLED技术十分重要,早在2013年TCL华星就启动印刷OLED技术的研发,到2015年其宣布选择将印刷OLED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主要方向。

在TCL科技高级副总裁、TCL华星首席执行官赵军看来,印刷OLED顺应了整个显示产业未来五年发展的唯一确定的大趋势,就是OLED在中尺寸应用的拓展和渗透率的提高。

他表示,在中尺寸的应用里面,OLED现在有几种技术中,印刷OLED技术应该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的存在。印刷OLED在提供比较好的显示性能的同时,又提供了有一定竞争力的OLED的显示方案,有助于扩大OLED在中尺寸的智能终端产品上的普及和使用。

为了推动印刷OLED实现工业化量产,2020年,TCL华星以300亿日元战略入股JOLED。到去年11月,TCL华星则迎来了印刷OLED量产的里程碑时刻。 

据了解,医疗设备用显示屏是TCL华星选择量产的首款印刷OLED产品品类,由TCL华星位于位于武汉的G5.5代印刷OLED生产线(t12)——全国首条印刷OLED产线制造。 

如今开建的t8项目是TCL华星第二条量产的印刷OLED产线,同时也将是行业内第四条宣布量产的高世代OLED产线。赵军指出,选择在这个时机启动t8项目是基于TCL华星自身12年的技术深耕和进展节奏。 

在赵军看来,t12产线到目前为止已经量产了接近快一年的时间,积累了非常多关于量产方面的经验,包括在整个良率产能爬升方面的经验。“相信有了t12的基础,t8项目可能起步晚,但整个的产能爬坡和量产能力有可能得到一个更快速地释放。”

赵军指出,产能扩张是市场成熟的必然结果,而TCL华星的技术领先性和已验证的量产能力,确保了TCL华星将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

近年来,在折叠屏成为显示新增长点、车载屏幕与穿戴设备放量、显示屏尺寸扩大的背景下,OLED有望成为高端显示技术主流,迎来市场爆发。

Omdia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AMOLED面板出货量10.1亿片,出货量占比27%。预计AMOLED在IT及车载等中大尺寸应用领域将迎来高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器、桌上型显示器的AMOLED面板年复合增长率将分别达到38%、26%和15%。

赵军认为,中尺寸的OLED产品还是处于一个萌芽的状态,应该属于需求爆发式增长的前夜。今年已经有多家终端客户在机型中规划了OLED的项目,不仅仅局限在旗舰项目上,这些项目的量产可能会比较多地在2026年会实现。

“所以说从2026年开始,我们可以预见到OLED的成长将进入一个快车道。”

随着t8项目的建成,TCL华星无疑也将把印刷OLED技术推向更多消费级的产品。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TCL华星量产的中尺寸印刷OLED产品前期会以t12为主,后期依托t8进一步巩固中尺寸印刷OLED产能需求,并满足未来印刷OLED全尺寸产品族的规模化量产。

赵军还透露,t8和t12将形成定位互补,t12将更多生产差异化高附加值和特种应用产品,而t8将集中生产主流的消费电子产品。“按照目前的计划,t8应该是在2027年下半年实现量产,首款产品将聚焦中尺寸高端OLED显示领域”。

此外,赵军对华尔街见闻表示,按照正常高世代显示的项目,投资回报应该是在5-7年。由于印刷OLED具有更强的竞争力,TCL华星相信有望能够用更短的时间收回投资。

显然,在布局12年之后,TCL华星在下一代显示技术上的重注,终于将进入加速回报期。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