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9月出口结束连续四个月下滑,同比增长4.2%,主要受益于日元贬值带来的竞争力提升以及对亚洲市场的强劲出货。但这一数据仍不及市场预期,且美国关税持续拖累对美出口,令经济学家对日本出口前景保持谨慎。
日本财务省周三(10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出口同比增长4.2%,扭转了8月0.1%的跌幅,但这一增幅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5.7%。
日元贬值和亚洲市场强劲,成为推动出口回升的关键因素:芯片出口成为亚洲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9月日元兑美元较上年同期贬值2.3%,增强了日本商品的价格竞争力。
不过,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经济学家Takeshi Minami警告,若日美利差收窄预期导致日元升值,可能抑制出口价值。
数据显示,9月日本对美出口连续第六个月收缩,同比下降13.3%,汽车、芯片制造设备和发动机出口均受到特朗普政府关税的拖累。
尽管日美贸易协议将关税从最初提议的25%降至15%,但日本企业仍面临更高关税负担。穆迪分析首席日本经济学家Stefan Angrick指出,贸易前景充满风险,出口将持续承压,而国内需求也难以拯救经济。
亚洲市场增长亮眼,芯片出口成主要驱动力
尽管日元贬值理论上有利于出口,但实际效果受到质疑。三井住友银行首席外汇策略师Hirofumi Suzuki表示,出口"实际上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强劲",部分原因是去年基数较低。
Suzuki指出,尽管去年9月日元兑美元汇率约为147,今年9月已跌破150,"但我们尚未看到出口大幅激增。关税等政策因素对出口的影响似乎大于汇率因素"。
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主张宽松货币政策和大规模财政刺激,可能进一步削弱日元。市场自9月她接任自民党党首以来已押注"高市交易",推动日经225指数周二创下历史新高,日元跌破150关口。
除了日元贬值推动出口之外,亚洲市场也在一定程度支撑了出口反弹。
数据显示,对亚洲市场的出口成为9月数据的亮点,同比增长9.2%。对日本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大陆的出口增长5.8%,部分抵消了对美出口的下滑。
半导体出口是亚洲整体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按价值计算,半导体及其他电子元件出货量增长12.6%。这反映出亚洲市场对日本高科技产品的持续需求。
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Takeshi Minami表示:"由于美元走强和日元疲软,对欧盟出口价值正在扩大,日本出口也受益于中国的内需刺激政策。"
相比之下,对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的出口持续疲软。汽车出口按价值计算下降24.2%,虽略好于8月的28.4%跌幅,出货量下降14.1%,但仍显示美国15%关税的显著影响。
这表明日本汽车制造商持续压低价格,牺牲利润以保持市场份额。Minami表示:"由于关税影响,对美出口仍然疲软,尤其是汽车。"
贸易前景仍存不确定性
日本央行将在本月晚些时候的会议上发布季度经济和物价预测,政策制定者正密切关注美国贸易政策对日本经济和企业活动的影响,以判断下次加息时机。
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的Minami表示,如果全球经济增长如预期般长期放缓,出口或外部需求不太可能成为推动日本经济的动力。
穆迪分析的Angrick补充称,未来几个月出口可能持续承压,国内需求也无法挽救局面。
他指出,高市早苗承诺增加家庭支出和能源、粮食安全战略投资,但"经过三年大幅财政紧缩后,这些新措施更像是放松财政刹车,而非踩下油门"。
日本第二季度GDP已从最初估计的0.3%上调至0.5%,好于市场预期的0.1%,显示经济韧性强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