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亿美元首付款!信达与武田欲复制“药王”之路

建国路128号
武田正试图复刻默沙东K药“以大单品逆袭”的药王传奇。其以114亿美元与信达达成战略合作,押注双抗IBI363与ADC IBI343,布局肺癌与胃癌等千亿级市场。

十年时间,默沙东靠一款K药完成逆袭——从肿瘤业务仅占营收10%的“边缘玩家”,成为了单品年销300亿美金、撑起半壁江山的“全球药王”。就在刚才,武田宣布与信达114亿美金的战略合作,似乎意图复刻这一剧本。

剧本第一幕同样靠“重金”定调。信达先收入12亿美元首付款,其中1亿美元为武田溢价入股(溢价近30%),表达“同舟共济”的信号;若IBI363与IBI343顺利“冲线”,总交易额将升至114亿美元,且信达享有高达十几百分比的销售分成,以及在美国市场高达40%利润分成

现金流、股权、分利三线并进,为这对“新晋组合”备足了复制K药传奇的剧情。

全球免疫治疗和ADC市场可达千亿美金,群雄逐鹿,武田和信达携手,是否可以成为下一个改写格局的默沙东?

一个大单品成就一家MNC

早在2014年K药获批上市时,默沙东的肿瘤业务仍处于“边缘化”阶段——当年肿瘤板块营收仅30亿美元,占总营收比重不足10%,核心收入依赖糖尿病药物捷诺维与疫苗产品。

彼时IO赛场霸主是BMS的O药——率先上市,首个攻克肺癌,风头无两,K药还只是个努力的“追赶者”。但K药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研发节奏的精准踩点,为后续商业化爆发奠定了基础。2018年转折点降临。K药联合化疗在一线肺癌大获全胜:中位总生存期几乎翻倍(22个月vs化疗的10.7个月),将患者死亡风险猛降51%,而同期对手O药的同类试验却意外折戟。

在肿瘤赛场,拿下“一线治疗”,就是拿到了改写游戏规则的终极密码。K药凭此直接重构了肺癌治疗格局,一举拿下超60%的肺癌市场,完美逆袭成王。至2024年,K药年销售额已攀升至294亿美元,占默沙东总营收的46%,成为支撑公司增长的“压舱石”

武田的决心:押注肿瘤,为2030找增长引擎

现在武田肿瘤板块的处境,确实容易让人联想到当年的默沙东。

肿瘤收入30多亿美元,虽占比不足15%但增速远超其他板块,武田24年R&DDay里,第一次把“肿瘤”放在了治疗领域的第一位,遍布全球的商业化团队和丰富的研发经验再叠加对于肿瘤的战略性倾斜,现在的武田就和当年的默沙东类似,仅差一个重磅药品就极有希望实现飞跃翻身

武田CEO Christophe Weber在多次公开强调,公司需“加快核心领域突破性资产的落地节奏”,这些表述背后,是武田对于2030年后能维持可持续增长的诉求:肿瘤赛道的这一诉求尤为迫切,毕竟能否找到肿瘤板块的“破局者”,直接关系到武田未来的全球竞争力。

此外,作为全球TOP15制药公司、300亿美金的营收体量、70亿美金的经营现金流,每年砸50亿美金搞研发,相信武田有能力支持两个支撑两个肿瘤产品的开发,就算再拓展多个适应症也没问题。

而且为集中资源攻坚,武田此前已经实施了“战略聚焦”:果断终止两款CD3双抗、STING激动剂等临床潜力不佳的肿瘤管线,放弃细胞治疗领域。这种“去芜存菁”的决策魄力,与默沙东当年集中押注K药的战略定力高度一致。

更关键的是“资源往哪投”。和其他MNC不同,武田的研发资源明显倾斜“后期管线”和“外部合作”。

据武田研发全球副总裁王璘披露,截至目前,公司正在推进的合作项目超135项,全球产品组合中40%以上源自外部合作。通过合作,武田无需从零启动研发,可借助像信达这样的中国企业的高效执行力缩短研发周期,武田则以全球开发资源赋能,高效推动商业化落地——每年研发50亿美金中要超过一半投在后期管线开发,此前推广呋喹替尼时创下“美国上市48小时开出首张处方”的商业化效率纪录,成熟的全球化体系,能够确保将研发价值转化为实际营收。

更巧的是,武田重点布局的“消化道(GI)和肺癌”领域,刚好和信达的资产完美匹配——IBI363主攻肺癌、肠癌,IBI343聚焦胃癌、胰腺癌,相当于武田可以马上利用肺癌领域的医生资源做IBI363的临床入组,消化道的销售网络推IBI343,实现奇袭突围。

114亿美金撬动1000亿

回到产品上,两个合作资产IBI363和IBI343是否能为全球千亿级市场带来颠覆式创新?

IBI363作为全球首个进入III期的PD-1/IL-2α双抗,肺癌、肠癌仅一线治疗市场规模就超300亿美元,是全球肿瘤治疗的“必争之地”

而且IBI363作为下一代药王的潜力,更在于K药无法解决的空白市场,一边是接住目前IO耐药无药可治的人群,一边是攻克IO不响应、PD-L1低表达的冷肿瘤,IBI363都已经在PoC临床展现了不俗实力。

而IBI343同样作为全球首个在胃癌和胰腺癌双III期的CLDN18.2ADC,则聚焦的也是全球难治的肿瘤领域,全球一线市场合计估计也能超200亿美金规模。IBI363和IBI343是在持续突破现在的肿瘤市场空间,在耐药、难治肿瘤等关键战场“开疆扩土”。

说到底,武田能否复制默沙东的“药王”路径,需要的是一个“能打硬仗的伙伴”和“够硬核的单品”。现在,信达的IO和ADC资产作为最强弹药,武田的资源和渠道解决了“落地问题”,两者强强联合。

未来几年,只要IBI363、IBI343在一线适应症中跑赢,我们很可能看到:武田复制默沙东“靠大单品逆袭”的故事,而信达则借势成为全球肿瘤赛道的“关键玩家”——中国创新药和国际MNC联手冲“药王”,这才是最值得期待的戏码。

本文作者:林潇lx,来源:建国路128号,原文标题:《12亿美元首付款!信达与武田欲复制“药王”之路》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