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全天放量上涨,沪指刷新逾十年新高,半导体产业链全线爆发,寒武纪逼近历史新高,中际旭创涨超11%再创历史新高。港股震荡走强,恒科指涨超1%,科网股多走高,芯片半导体大涨。国债下跌,商品普涨。
10月24日,A股午后进一步走高,沪指刷新逾十年高位,创业板涨超4%,半导体产业链全线爆发,存储芯片、GPU概念领涨,寒武纪逼近历史新高,CPO、商业航天概念涨势强劲,中际旭创涨超11%再创历史新高。煤炭、地产等板块调整。
港股全天震荡走强,恒指、恒科指双双上涨,恒科指涨超1%,科网股多数走高,阿里涨超2%,芯片半导体爆发,华虹半导体涨超12%。
债市方面,国债期货午后跌幅一度扩大。商品方面,国内商品期货普遍,燃油、集运指数涨超3%。核心市场走势:
A股:截至收盘,沪指涨0.71%,收于日内最高点3950.31点,深成指涨2.02%,创业板指涨3.57%。科创50指数涨超4%。
盘面上,个股涨多跌少,沪深京三市超3000股飘红,今日全市场成交1.99万亿,沪深两市成交额1.97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3300亿。板块方面,存储芯片、商业航天、算力硬件、消费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燃气、地产、白酒板块逆势下跌。
港股:截至发稿,恒指涨0.74%,恒科指涨1.82%。
盘面上,半导体行业全线走强,华虹半导体涨超13%,中芯国际涨8%;有色、电气设备行业涨势不俗,洛阳钼业涨超6%;新能源车企逆势下跌,蔚来跌逾3%。
债市:国债期货普遍下跌,截至收盘,30年期主力合约跌0.25%,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6%,5年期主力合约跌0.05%,2年期主力合约跌0.01%。
商品:国内商品期货普涨,截至收盘,燃料油、鸡蛋、集运欧线涨超3%,国际铜、沪铜、原油涨超2%,焦炭、焦煤、碳酸锂、液化气、沪锡涨超1%;跌幅方面,红枣跌超4%,多晶硅跌超1%。
AI硬件股爆发,寒武纪逼近历史新高,中际旭创创新高
今天午后,AI硬件股全线爆发,CPO、GPU等概念股强势拉升。在CPO概念股中,中际旭创涨超12%,创历史新高,市值接近5500亿。长芯博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涨幅居前。


在GPU概念股中,寒武纪涨超9%,股价报1525元/股,超越贵州茅台再登A股“股王”宝座,盘中最高触及1548元/股。海光信息、中芯国际等跟涨


消息面,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在会上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建议》要求,持续加强“十五五”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和体系化部署。
一是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力开发新的模型算法、高端算力芯片,不断夯实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根基。二是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保障等深度融合。三是加强人工智能治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不断健全治理机制。四是推动国际交流合作,让人工智能成为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推动普惠共享。共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10月11日,工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为算力产业的未来划定了新航向。该方案明确,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引导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及智能体在重点制造场景落地,并同步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浙商证券指出,2025年国产算力崛起,需求端大厂资本开支延续高增态势+算力国产化共识逐步形成;供给端先进制程突破,寒武纪、摩尔线程营收放量,华为公布未来3年昇腾产品规划,一条自主可控的国产算力产业链或在逐步成型。伴随机柜功率提升,电源、液冷方案升级。
存储芯片大涨
半导体产业链爆发,芯片股午后持续走高,汇顶科技涨停,江波龙、佰维存储、拓荆科技均涨超10%,燕东微、北京君正、晶合集成等跟涨。

消息面上,据报道,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主要内存供应商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向客户调整报价,DRAM和NAND闪存价格上调幅度将高达30%,以满足AI驱动的存储芯片需求激增。
华鑫证券指出,AI发展仍需大量AI基础设施。我们认为,国内存储厂将显著受益于存储的新一轮涨价潮。
东海证券指出,行业需求在缓慢复苏,存储芯片价格继续回暖;海外压力下自主可控力度依然在不断加大,目前市场资金热度相对较高,建议不宜追高、逢低缓慢布局。
煤炭股调整
经过前几日的持续大涨之后,今天煤炭股迎来调整,安泰集团跌停,云煤能源、陕西黑猫、辽宁能源跌超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