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华Q3净利润降6.2%,煤价下行压力持续凸显 | 财报见闻

中国神华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144.1亿元,同比下降6.2%;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90.5亿元,同比下降10.0%;前三季度营收2131.5亿元,同比下降16.6%;毛利率36.1%,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中国神华第三季度单季归属股东净利润144.11亿元,较第二季度的128.13亿元有所回升,同比降幅6.2%仍显著好于前三季度累计降幅10.0%,显示三季度业绩环比改善但同比压力依旧。

周五,煤炭巨头中国神华发布三季度业绩,以下是核心要点:

  • 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144.1亿元,同比下降6.2%;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90.5亿元,同比下降10.0%;
  • 前三季度营收2131.5亿元,同比下降16.6%;毛利率36.1%,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 经营性现金流652.5亿元,同比下降19.9%;基本每股收益1.965元,加权平均ROE为9.35%;

核心业务进展:

  • 煤炭业务: 前三季度销售3.165亿吨(降8.4%),平均售价487元/吨(降13.7%);自产煤毛利率39.7%,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
  • 发电业务: 售电量1,531亿千瓦时(降5.5%),平均售电价382元/兆瓦时(降4.5%);毛利率19.2%,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
  • 装机容量: 总装机48,681兆瓦,新增1,217兆瓦,其中燃煤发电占比93.2%

煤炭量价齐跌,盈利能力收窄

第三季度中国神华的核心业务延续了上半年的疲软态势。前三季度商品煤产量2.509亿吨,同比微降0.4%,但煤炭销售量3.165亿吨,同比下降8.4%。其中自产煤销售2.487亿吨,同比下降1.3%;外购煤销售6,780万吨,同比大幅下降27.5%。

价格方面的压力更为明显。前三季度煤炭平均销售价格(不含税)487元/吨,同比下跌13.7%。从合同结构看,年度长协销售1.684亿吨,价格452元/吨,同比下降8.1%;月度长协销售1.243亿吨,价格553元/吨,同比下跌22.4%;现货销售1,170万吨,价格533元/吨,同比下降12.6%。

值得注意的是,自产煤销售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42.8%降至39.7%,外购煤毛利率从2.0%降至1.3%。前三季度煤炭分部营业收入1,590.99亿元,同比下降21.1%;利润总额322.66亿元,同比下降16.0%。

值得一提的是,成本控制方面出现积极变化。自产煤单位生产成本173.2元/吨,同比下降7.5%,主要得益于原材料、燃料及动力成本下降8.5%,人工成本下降7.2%,以及安全生产费、维简费等减少。

发电板块逆势改善,但利用小时数下滑明显

与煤炭业务形成对比的是,发电板块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实现了盈利能力的提升。前三季度售电量1,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5%;平均售电价382元/兆瓦时,同比下降4.5%。尽管量价双降,但发电业务毛利率19.2%,较去年同期的15.7%大幅提升3.5个百分点。

这一改善主要得益于燃料成本的下降。平均售电成本327.5元/兆瓦时,同比下降8.0%,降幅超过售电价降幅,成本下降速度快于收入下降是盈利能力改善的关键。作为煤电一体化企业,中国神华在煤价下行周期中,发电板块能够从燃料成本下降中获益。

但需要关注的风险信号是平均利用小时数3,417小时,同比下降10.9%。其中燃煤发电利用小时数下降9.7%,燃气发电更是下降23.8%。第三季度单季的利用小时数仅1,345小时,同比下降7.9%。这反映出电力需求端可能存在压力,尽管公司新增装机1,217兆瓦,但整体发电量仍在下降。

现金流承压,资本开支保持高位

经营性现金流量的下滑值得关注。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2.5亿元,同比下降19.9%,降幅大于净利润降幅。这主要源于煤炭和发电业务收入的同比下降。

投资端,在建工程379.4亿元,较年初增长32.1%,主要为发电和煤矿项目的持续投入。前三季度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305.1亿元,同时投资支付现金312.1亿元,显示公司保持较高的资本开支力度。

筹资活动方面,分配股利支付625.6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子公司向少数股东分红162.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0.7亿元大幅增加。这导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746.5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83.6亿元。

货币资金1,244.2亿元,较年初下降13.5%;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年初的173亿元降至零,反映公司赎回了结构性存款产品。尽管如此,资产负债率24.4%的水平仍然健康,财务杠杆空间充足。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