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潮玩加速资本化的背景下,“卡牌第一股”究竟花落谁家,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行业头部企业卡游4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后,上市进程至今未有实质性进展。
此时市场传出了新消息:成立仅四年的收藏卡品牌“Hitcard”正积极推动上市进程,有望实现后来居上。
与卡游不同,Hitcard的差异化路径在于精准把握了IP版权方日益强烈的商业化诉求。
作为专注于成人收藏卡赛道的公司,Hitcard曾推出《全职高手》《斗破苍穹》等二次元IP卡牌,以及《庆余年》《难哄》等热门影视剧衍生卡系列。
公司成立次年即完成首轮融资,陆续吸引了泡泡玛特、红杉中国种子基金、阅文集团等多家具有产业与资本背景的投资机构注资。
在Hitcard现有的众多股东中,阅文的产业协同价值尤为突出。
2024年10月,基于此前《庆余年》《全职高手》《诡秘之主》等多个IP的成功合作基础,Hitcard获得由阅文集团领投的数千万元融资。
借此契机,Hitcard进一步接入阅文旗下涵盖超1000个IP的资源库,并共享其线下渠道网络。
IP版权方与下游卡牌生产商紧密联动、共同叩击资本市场的态势,标志着IP衍生品生态正从简单授权走向全产业链的深度整合。
未来,随着影视等内容IP加速变现,下游卡牌市场的竞争格局与价值链分配,或将迎来新一轮重构。
无卡不成剧
影视卡或许是Hitcard最具辨识度的市场标签之一。
创始人赵云鹏告诉信风,在Hitcard入局之前,市面上几乎无人系统开发真人影视剧卡牌。
2024年初,借爆款剧集《莲花楼》的长尾热度,Hitcard推出“江湖之上”系列卡牌,首批800箱在抖音直播间迅速售罄,全系列GMV突破600万元。
同年《庆余年》系列更以2000万元GMV再创新高,印证了影视卡品类的商业化潜力。
对市场空白的填补,叠加抖音渠道的爆发、供应链产能的扩充,共同推动了Hitcard在2024年销量的大幅增长。
这一年,Hitcard实现收入约4亿元,同比增超600%,并预计2025年收入继续增长。
目前Hitcard已凭借约两万平方米工厂实现100%自产自销。但赵云鹏向信风透露,现有产能预计难以完全覆盖明年的业绩目标。
相对乐观的预期或源于,当下影视行业本身出现了“无卡不成剧”的发展趋势。
卡有江湖创始人杨躺躺告诉信风,据其观察,现阶段多数新IP的卡牌授权都会迅速被卡牌公司消化。
“卡牌的生产门槛相对较低,销售渠道这几年也被卡游们打开了。”杨躺躺说:“行业对IP卡牌化的收益预期较为明确,因此各方都倾向于抢先签下最具潜力的IP授权。”
而Hitcard凭借对IP的深度解读与精品化设计能力,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赵云鹏认为,Hitcard通过产品与市场策略,持续向IP方传递一个信息——我们在共同做大IP价值。这也让在面向成人收藏市场的IP合作中,Hitcard成为版权方的首选。
阅文也曾表示:“之所以选择投资Hitcard,是为Hitcard具备精品开发能力、稀缺的快速生产能力和线上分销能力,是阅文IP与卡牌联动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头部影视剧IP中,Hitcard已能覆盖约70%至80%的影视卡牌市场份额。”赵云鹏说。
Hitcard现已经构建起超过200个IP矩阵,涵盖影视二创、动漫、网文、游戏、国潮等多元领域,每月推出10款以上产品,且均为限量发售。
作为对比,卡游在2024年仅运营约70个IP,且收入高度集中,前五大IP贡献了总收入的86%。
然而这种“多IP、限量、高频上新”的运营模式,在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加大了用户获取与持续运营的复杂度,并部分牺牲了赚钱效率。
按照赵云鹏的说法:别人设计一百个卡面可以卖半年甚至一年,而我们可能只能卖一个月,下个月就必须全部重新设计。
“生产批量小、换线频繁,可能刚开机印半小时就要切换下一套产品,加上我们对环保材料的追求,都抬高了成本。”赵云鹏说。
为强化核心竞争力,Hitcard意图通过股权合作强化与产业方的战略绑定。
除阅文外,2024年Hitcard股东阵营新增日本游戏公司Cygames、游戏开发与IP运营公司Akastsuki以及“粘土人”手办大厂Goodsmile,进一步补足海外IP获取、运营与渠道能力。
Hitcard表示,上述合作为其海外IP拓展提供了关键支持,预计明年初将迎来一轮集中的海外IP新品上市。
填阅文“谷仓”
Hitcard能够在影视卡这一细分赛道快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IP版权方日益增强的商业化意愿。
2025年初,阅文将“IP商业化”提升为集团级战略,加速推进IP价值的多元释放。
文娱行业爆款IP的产生天然具有不稳定性。
影视与游戏类内容由于投入规模大、改编效果难测、开发周期长,天然伴随较高风险。在此情况下,对成熟IP进行系统性开发,将有望成为平衡业绩波动的关键支撑。
凭借庞大的IP储备,以“卖谷子”为代表的衍生品业务已为阅文带来了显著的增量。
2024年,阅文IP衍生品总GMV突破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卡牌类单品贡献约2亿元,包括《全职高手》《庆余年》在内的多个核心IP均实现收入大幅增长。
2025年上半年,IP衍生品业务GMV达4.8亿人民币,接近去年全年总额。
这一成绩的取得,首先受益于爆款内容集中释放的“天时”。
2024年恰逢阅文的“IP大年”,《庆余年2》《与凤行》《大奉打更人》等头部作品接连上线,共同推动了版权与衍生业务收入的规模化增长。
其次则得益于潮玩产业链在过去几年快速发展所奠定的产业基础。
经过数年发展,市场已逐步沉淀出一批在供应链、渠道或运营上具备核心优势的合作方,为IP的高效变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此背景下,以股权投资为纽带、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模式,正逐渐成为行业主流。
2024年财报中,阅文集团去年对于非上市实体的投资总计超过10亿元。
除Hitcard外,还包括对欧美卡牌公司Crossing Media、以及AI互动陪伴平台筑梦岛等的投资。
2025年7月,阅文再度完成对毛绒玩具品牌“超级元气工厂”的战略投资。与Hitcard一样,同样是以约10%的持股比例,完成与细分领域成熟公司的关系加固。
从产业视角看,这类合作具备双向价值。
对“上岸投靠”的Hitcard们来说,手握大量成熟IP的阅文能够提供经过市场验证、自带粉丝基础的内容资产,构成相较于纯原创IP的竞争优势。
而通过主动切入产业链中下游,阅文们得以在稳定营收结构的同时,为IP价值寻找更可控、更高频的释放通道。
2022年,其推出IP衍生品平台“阅文好物”,截至目前已开设8家直营门店,并通过与关键渠道商合作,覆盖超3000家零售终端。
2025创作大会上,阅文进一步启动“全球潮玩共创计划”,携手百大艺术家推进IP形象开发与原创孵化,并向合作伙伴开放从设计、供应链到全球营销的全链条能力。
此举不仅旨在推介其渠道能力与平台价值,更意在反哺并做大IP生态基本盘,为后续产品的高质量出海铺平道路。
然而,在这艘加速启航的“IP巨轮”上,衍生品品牌们能否持续占据一席之地,仍存变数。
在杨躺躺看来,长期依赖外部IP授权的模式难以持续:“一旦下游利润足够可观,版权方又怎会甘心只收取固定的授权费?”
Hitcard们的未来走向,或在于能否在借力上游IP的同时,锤炼自身在产品设计、用户运营和渠道管理上的核心能力,最终在日益融合的IP生态中,找到不可替代的生态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