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市值岌岌可危!利润暴跌20%后,“中药茅”片仔癀靠什么翻盘?

E药经理人
截至10月24日收盘,片仔癀总市值仅剩1090.31亿元,距离2021年2700亿元的高峰时期,蒸发近六成。传统的单品逻辑和资源红利正在消散,新的增长方式仍在摸索之中。 从提价驱动到创新驱动、从品牌溢价到体系竞争,中药产业必须在周期调整中完成一次价值重塑。

2025年的中药行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转折点上。Wind数据显示,2025年H1,A股69家中药上市公司,近三分之一实现了营收正向增长,不到半数企业实现利润正增长。彼时有分析指出,中药行业已步入拐点时刻,曾经靠独家品种撑起高增长业绩的黄金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

当时间来到Q3,片仔癀交出营收、净利双双两位数暴跌的“史上最差”三季报更是验证了这一论断。

显然,提价不再灵验、渠道去库存持续,经销体系的疲态、消费端的降级、原料成本的高企,正在共同撕开那层“稳健增长”的外衣。

昔日凭借提价和稀缺性构筑的增长神话逐渐破灭,最直接体现的就是二级市场的用脚投票,截至10月24日收盘,片仔癀总市值仅剩1090.31亿元,距离2021年2700亿元的高峰时期,蒸发近六成。

但片仔癀的困境并非孤例,而是整个中药行业结构性拐点的缩影。传统的单品逻辑和资源红利正在消散,新的增长方式仍在摸索之中。 从提价驱动到创新驱动、从品牌溢价到体系竞争,中药产业必须在周期调整中完成一次价值重塑。

“中药茅”神话破灭

截至10月24日收盘,片仔癀报180.72元/股,跌幅0.42%,总市值1090.31亿元。这不仅是本周低点,更是过去四年来的最低点。要知道,2021年片仔癀市值一度超过2700亿元,四年时间,蒸发近六成。

当然,引发这轮下跌的直接原因,直指片仔癀10月17日晚间披露的三季报。

如果说,2025年中报的业绩数字还让二级市场怀疑片仔癀未来的盈利能力,那么当三季报发布之时,“中药茅”神话破灭的消息在二级市场投资者心中几乎已经又确定了几分。

财报显示,片仔癀前三季度营收74.72亿元,同比下降11.9%;归母净利润21.29亿元,下降20.7%;扣非净利润18.91亿元,下降30.4%;经营性现金流锐减62.5%。其中第三季度尤为疲弱,营收仅20.64亿元,净利润6.87亿元,扣非净利润4.38亿元,三项核心指标同比降幅分别达到26.3%、28.8%和54.6%。

这份“三合一”暴跌的财报,让外界再度聚焦这家享誉行业内外的“中药茅”,昔日的高增长神话,似乎正被现实层层击破。

回望过去几年,片仔癀的高光时刻发生在2021年。当年公司营收首次突破80亿元,同比增长23.2%;归母净利润达到24.3亿元,同比增长45.46%,无论收入还是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这样的高速增长并未延续。到2022年,片仔癀营收、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增速骤降至个位数。此后两年,公司业绩陷入“高低交替”的疲态:一年两位数增长,一年个位数增长。直到2025年中报发布,净利润暴跌16%,市场当时就猜测,这家传统中药龙头即将被拉回现实。

事实上,业绩波动的“雷”早在几年前便已埋下。

众所周知,片仔癀的核心产品片仔癀锭剂是一种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具有消肿止痛、保肝护肝等功效,也因其国家绝密配方与珍稀原料成为囤货典型。原料中的天然牛黄、麝香极为稀少,其中麝香更受严格限制。

但稀缺性既是护城河,也是“围墙”。

彼时,提价几乎等同于利润增长。有分析测算,2016-2019年,公司出厂价上调9%、零售价上调6%,但销量却可以达到同比增长92%,远高于提价幅度。显然,投机囤货的潮流推高了需求,对应到资本市场,预估的高需求变成了高估值,进一步放大了泡沫。

数据来源:Wind

据其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30日存货高达61.6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超10亿元,应收帐款超9.7亿元,9个月增加了超23%。

不过,更深层的隐忧还在于产品结构过于单一。与云南白药、同仁堂等老牌中药企业相比,片仔癀在多元化布局上明显滞后。无论是大健康产品、化妆品等消费品,还是创新中药开发,片仔癀始终围绕锭剂这一核心产品展开,其他业务贡献有限。

当昔日的高价神话开始失效,片仔癀也暴露出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的脆弱现实。

而从高价神话到业绩泥潭,片仔癀的故事也折射出传统中药产业的拐点时刻。过去依赖独家产品与品牌形象支撑的模式,正在被新的市场逻辑重构。当原材料成本难降、消费降级、监管趋严时,中药龙头必须回答一个更加本质的问题:没有提价和炒作,增长的第二曲线在哪里?

本文作者:Erin,来源:E药经理人,原文标题:《千亿市值岌岌可危!利润暴跌20%后,“中药茅”片仔癀靠什么翻盘?》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