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希腊?IMF警告:美国债务率将飙破143%!

根据IMF预测,到2030年美国政府总债务占GDP比重将从目前水平飙升超20个百分点,达到143.4%,刷新疫情后创下的历史纪录。到2030年,意大利和希腊的政府债务比率预计都将呈下降趋势,而美国的债务占GDP比率仍将持续上升。美国拥有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借贷能力远超欧洲国家,这一转折点仍具有标志性意义。

美国政府的债务负担正加速恶化,本世纪首次将超越意大利和希腊这些曾因脆弱公共财政而陷入危机的欧洲国家。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显示,到2030年美国政府总债务占GDP比重将从目前水平飙升超20个百分点,达到143.4%,刷新疫情后创下的历史纪录。

IMF估算,美国预算赤字将在2030年前每年都保持在GDP的7%以上,成为该机构追踪的所有富裕国家中赤字率最高的经济体。相比之下,意大利和希腊的政府债务负担预计将在本世纪末呈下降趋势,两国正严格控制预算赤字。

到2030年,意大利和希腊的政府债务比率预计都将呈下降趋势,而美国的债务占GDP比率仍将持续上升。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计,这一上升趋势将延续数十年。

尽管美国拥有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借贷能力远超欧洲国家,但这一转折点仍具有标志性意义。Amundi投资研究所全球宏观主管Mahmood Pradhan表示,这是一个象征性时刻,根据CBO的预测,美国债务将继续上升——这就是长期赤字的影响。

债务轨迹逆转:美国升、欧洲降

根据IMF本月发布的数据,美国政府总债务占GDP比重将从当前水平上升超过20个百分点,到2030年达到143.4%。这一广义债务指标涵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自本世纪初以来一直低于意大利和希腊水平。

意大利和希腊曾因脆弱的公共财政状况长期被经济学家警示。两国在2010-2012年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中首当其冲,希腊更需要IMF和欧盟监督下的救助和债务重组。但如今形势发生逆转,这两个欧洲国家通过严格控制预算赤字,债务负担预计在本世纪末将呈下降趋势。

ING美国经济学家James Knightley指出:"许多美国政治家和投资者对欧洲及其缓慢增长和困境重重的经济体有些轻视,但当你看到这样的指标时,讨论就变了。"

特朗普政府未能扭转局面

美国联邦赤字在拜登政府期间快速扩大,尽管失业率徘徊在历史低位附近。IMF的预测显示,官员们认为特朗普政府在解决这一问题上进展有限。

美国财长贝森特的经济顾问Joe Lavorgna本月表示,特朗普政府已在削减开支和通过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增加收入方面取得进展。Lavorgna告诉英国《金融时报》,人们忽略的事实是,今年财政赤字的大部分改善是从4月份开始的。

Peterson Institute智库的Joe Gagnon表示,美国的政治局面使得难以看清无论谁执政都能如何缩小该国巨大赤字。"民主党不想削减开支,共和党不想增税,"Gagnon说,"他们都想坚持这一立场。我不知道这种动态何时会改变。"

意大利财政纪律获认可

相比之下,意大利尽管长期因GDP增长乏力而难以遏制债务负担——IMF预测其今年增长率仅为0.5%,2026年为0.8%,意大利总理Giorgia Meloni政府因努力削减罗马的预算赤字而赢得外国投资者赞誉。

今年,意大利预计将实现GDP 0.9%的基本盈余,高于最初预测的0.5%。罗马预计今年财政赤字占GDP的3%,而在Meloni 2022年上台时这一比例为8.1%。这将使意大利比计划提前一年退出欧盟的过度赤字程序。

DBRS Morningstar本月将意大利主权评级从"A low"上调至"BBB high"。分析师表示,意大利加强公共财政的努力得益于从欧盟疫情恢复计划获得的超过2000亿欧元资金。Scope Ratings主权评级团队副主管Carlo Capuano表示,意大利还受益于劳动力市场回暖和税收征收改善,部分归功于数字支付使用增加。

可持续性存疑

另一项指标——净政府债务(抵消金融资产后)——显示到本世纪末美国仍将比意大利负债水平低约10个百分点。Gagnon表示,净指标更能反映美国的债务负担,因为它更贴近投资者需要持有的债务部分。"但这一净指标也在上升,"他说。IMF预计意大利净债务负担将从2028年开始下降,但未提供希腊的净债务预测。

前IMF首席经济学家、现为伯克利大学教授的Maury Obstfeld表示,任何认为美国财政状况可持续的预测"必须基于对未来美国生产率增长、关税收入、人口结构或利率的一厢情愿,或者可能是以上所有因素"。

高盛欧洲高级经济学家Filippo Taddei评价意大利时表示:"财政政策持续保持谨慎态度。"这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尽管美国拥有全球储备货币赋予的更强借贷能力,但持续攀升的债务轨迹正引发对其长期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