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11.5%,寿险新业务价值大幅反弹46.2%

公告小助手

中国平安(02318.HK)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要点分析


核心要点速览

  • 财务表现: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归母营运利润1,162.64亿元,同比增长7.2%;营业收入9,016.68亿元,同比增长4.6%;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大增45.4%。

  • 核心业务进展: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357.24亿元,同比增长46.2%;新业务价值率(按标准保费)提升9个百分点至30.6%;产险原保费收入2,562.47亿元,同比增长7.1%,综合成本率降至97.0%。

  • 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科技赋能业务提效,医疗养老生态圈加速落地,客户多元化与高粘性维持。

  • 银行及资产管理:平安银行净利润383.39亿元,同比下降3.5%,资产质量稳定,不良率1.05%;集团资产管理规模近8.6万亿元。

  • 资本与风险:各保险子公司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远超监管红线,集团净资产持续增长。

  • 未来关注:寿险渠道转型成效、医疗养老生态圈变现能力、银行业务结构调整与息差压力、科技赋能业务的实际落地与盈利贡献。


正文分析

一、财务表现:利润增速超营收,投资收益贡献明显

中国平安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营运利润1,162.64亿元,同比增长7.2%,营业收入9,016.68亿元,同比增长4.6%。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主要受益于投资端表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4%,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以及一次性项目影响。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大增45.4%,显示公司在资本市场波动中把握住了结构性机会。

二、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大幅反弹,渠道结构优化

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357.24亿元,同比大增46.2%,新业务价值率(按标准保费)提升至30.6%(+9个百分点),显示产品结构和渠道质量持续优化。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3.3%,人均新业务价值提升29.9%,但更值得关注的是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暴增170.9%,贡献占比提升至35.1%。这反映出公司在传统代理人渠道转型压力下,银保等新渠道的发力成为业绩新引擎。

三、产险业务:保费稳增,成本率持续优化

产险原保费收入2,562.47亿元,同比增长7.1%,综合成本率降至97.0%(同比优化0.8个百分点),显示承保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车险保费收入1,661.16亿元,同比增长3.5%,非车险同比增长14.3%,结构进一步优化。产险净利润受出售汽车之家一次性影响同比下降8.9%,但剔除该因素后,主营业务表现稳健。

四、银行业务:净利润承压,资产质量稳定

平安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383.39亿元,同比下降3.5%,营业收入1,006.68亿元,同比下降9.8%。净息差降至1.79%(-0.14个百分点),反映行业息差压力。零售AUM小幅增长,企业贷款保持增长(+5.1%),不良贷款率1.05%,撥備覆盖率229.6%,资产质量整体可控。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2%,资本充足性提升。

五、医疗养老与科技赋能:生态圈落地,差异化优势初显

医疗养老战略持续推进,百强及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85城、24万客户。健康险保费收入近1,270亿元,医疗险保费近588亿元,同比增长2.6%。科技赋能方面,AI理赔、智能核保、AI坐席等应用已大规模落地,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强化风控。前三季度AI坐席服务量超12.92亿次,AI辅助销售近1,000亿元,理赔自动化率持续提升。

六、客户经营与综合金融:高粘性与多元化并进

截至9月末,个人客户数近2.5亿,较年初增长2.9%;持有4个及以上合同客户留存率97.5%,服务5年以上客户留存率94.4%。客户多产品渗透率提升,人身保障产品渗透率46.7%,财产保障30.9%。综合金融模式下,客户经营效率持续提升,客户粘性与交叉销售能力构筑护城河。

七、资本与风险管理:偿付能力充足,杠杆水平可控

各保险子公司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大幅高于监管要求(如寿险核心134.5%、综合185.7%),集团净资产9,864.06亿元,较年初增长6.2%。对外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仅1.3%,风险敞口可控。

八、发展战略与预期差

平安持续推进“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科技赋能业务提效,强化客户经营和产品创新。寿险新业务价值大幅反弹,渠道结构优化超市场预期,但银行业务受息差和收入结构调整影响,短期承压。医疗养老生态圈的变现能力、科技赋能的实际盈利贡献、以及寿险渠道转型的可持续性,是未来市场关注的核心变量。

结语:

中国平安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整体优于市场预期,寿险新业务价值反弹、产险成本率优化、投资端表现亮眼,显示公司在复杂环境下的韧性与调整能力。但银行业务收入和净息差承压,医疗养老与科技赋能的商业化变现仍需时间验证。未来需持续关注寿险渠道转型成效、医疗养老生态圈的盈利能力、银行业务结构调整进展,以及科技赋能对主业的实际拉动。

(文中所有数据均来自公司公告,单位为人民币,1 Billion=100亿元)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