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联储通讯社”:今夜降息几成定局,真正的考验在12月——鲍威尔将陷入“数据黑洞”

在政府停摆造成关键经济数据中断的背景下,美联储虽几乎确定降息25个基点,但因“数据盲飞”且内部意见分歧加剧,12月是否再度降息成最大悬念——“新美联储通讯社”称,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在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断流”的背景下,美联储今夜几乎注定将宣布今年又一次降息——但鲍威尔真正的考验在于:降息之后,怎么办?

当地时间周三,“新美联储通讯社”Nick Timiraos发文称,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内部在下一步政策路径上出现更大分歧,而数据真空让这种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

Timiraos认为,10月的FOMC会议在以下方面有些不同:9月的点阵图显示了委员会内的分歧——大多数人倾向于继续降息作为风险管理的手段,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没有降息的必要。通常情况下,数据可以帮助调和这一分歧。然而,由于在FOMC会议之间少了用来完善前景的高层次数据,因此成员们更少有理由改变立场。

官员分歧扩大,数据缺失令判断更困难

文章提到,在9月的“点阵图”中,略多于一半的美联储官员预计今年还需两次降息,因此市场普遍认为12月再度降息的可能性更高。然而,另一部分官员认为,9月降息已经足够,进一步行动可能会过度刺激经济。

在正常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通胀数据可以帮助决策者在会议间期间调整预期,但政府停摆导致包括就业在内的多项关键指标中断,使政策判断“盲飞”。

鲍威尔本月早些时候就警告称:“如果数据收集长期中断,将让我们的决策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

“无风险路径”不存在

文章援引了前美联储高级顾问威廉·英格利希的观点:缺乏新数据意味着决策者的立场大体仍与9月相似,但“不确定性区间更大”。

鲍威尔也坦言,美联储正行走在微妙的平衡线上:若降息过多,可能刺激经济活动过强、通胀再度抬头;若降息不足,则可能令劳动力市场承压、经济放缓加剧。

这意味着,美联储下一步动作的依据将更多依赖对风险平衡的主观判断,而非数据驱动。

潜在异议与“缩表”议题

文章还提到,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可能再次投下反对票,主张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但在缺乏明确证据显示就业市场明显恶化的情况下,他的观点预计难获多数支持。

与此同时,官员们也可能讨论何时结束资产负债表缩减。美联储目前持有约6.6万亿美元资产,随着隔夜拆借利率逐渐逼近政策区间上限,部分分析师认为提前停止“缩表”是合理选择,以避免市场流动性紧张。

降息25个基点几乎没有悬念,但在数据失明的环境中,美联储12月的政策路径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任何关于就业、通胀或金融条件的蛛丝马迹,都可能成为市场押注美联储下一步行动的关键线索。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