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结束的10月FOMC上,美联储进一步将基准利率下调25bp至3.75~4%,完全符合市场预期[1]。此外,美联储宣布决定自12月1日起停止缩减其资产负债表。由于市场已充分计入此次降息,会议前CME利率期货隐含的10月降息概率接近100%,对停止缩表也有讨论,因此降息和停止缩表本身并不意外,相比之下,市场焦点更多集中在后续降息路径上。
在这一点上,本次会议偏鹰派。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内部对12月份是否继续降息分歧加大,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或许应该等待一次。市场对此反应剧烈,美债利率大幅走高近10bp、美元同样冲高、美股与黄金小幅调整。
图表:会议前CME利率期货隐含的10月降息概率近100%
资料来源:CME,中金公司研究部
此次会议核心信息:继续降息25bp,停止缩表预防流动性冲击
继续降息25bp至3.75~4%,完全符合市场预期。9月FOMC中鲍威尔提及就业市场下行风险上升,同时也继续提示通胀风险,决策天平往就业倾斜(《美联储还能再降几次?》)。10月以来,政府关门导致非农“缺席”,9月“小非农”ADP新增就业减少3.2万人,大幅低于市场预期,显示就业市场仍在放缓。与此同时,上周公布的9月CPI全面低于预期,打消了市场对8月关税普遍升级导致通胀失控的担忧,为本次降息“扫清障碍”。因此,在就业放缓、通胀回落的情况下,10月降25bp已是市场共识,降息前CME利率期货隐含的10月降息概率近100%。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就业市场在逐步降温,但经济情况整体还好,依然在温和扩张。
图表:9月“小非农”ADP新增就业减少3.2万人,大幅不及市场预期
资料来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9月美国CPI超预期回落,为10月降息“扫清障碍”
资料来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宣布停止缩表,以预防流动性冲击。美联储在此次会议上宣布12月1日起停止缩减其资产负债表,以避免在当前流动性有所收紧的情况下重蹈2019年“钱荒”的覆辙。鲍威尔10月14日公开发言中表示,“当准备金略高于适度充裕水平(ample reserve conditions)时,就应停止缩表,接下来几个月可能达到该水平,且流动性在逐步收紧”[2]。近期美元流动性收紧迹象包括:
► 从“价”的角度:回购利率(Repo rate)明显抬升,SOFR利率一度抬升至4.5%的高点,SOFR-OIS利差也明显走阔,说明回购市场流动性有所收紧。
图表:近期SOFR-OIS利差明显走阔,回购市场流动性有所收紧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 从“量”的角度:逆回购接近耗尽,将无法继续对冲缩表。美国金融流动性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美联储持有证券或借款、财政部现金账户(TGA)以及隔夜逆回购(ONRRP),三者之差近似为银行准备金(《失去流动性“助力”的美股》)。但是,1)自债务上限解决后,财政部发债以补充TGA账户,TGA余额从6月的2608亿美元抬升至当前的9648亿美元,吸收金融流动性;2)财政部增发短债、叠加美联储降息,导致货币市场基金(MMF)更多将资金转向短债,隔夜逆回购用量从6月底的高点4607亿美元降至当前55亿美元,将无法再继续对冲缩表。
► 此外,美国部分区域性银行暴雷,也加大市场对流动性担忧。当地时间10月16日,美国两家地区银行锡安银行(Zions Bancorp)和西部联合银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传出贷款暴雷事件[3],加大市场对私人信贷和流动性担忧。
我们在《美联储如何结束缩表?》中提示,以准备金与银行资产比值衡量充足度,12%~13%是过度充裕和适度充裕的临界点,8%~10%则是转为缺乏的警戒线。该比例在2019年9月“钱荒”时一度低至7.94%,导致美联储被迫扩表(购买短债)。当前这一水平为12.2%,刚好接近鲍威尔提到的略高于适度充裕(ample reserves)分界线,因此美联储选择停止缩表,可预防类似2019年回购市场流动性危机情况出现。结束缩表可以缓解美国的金融流动性,根据我们的模型显示,这对于美股整体也边际有利。
图表:2022年6月美联储开始缩表以来,资产负债表规模缩减了2.3万亿美元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以美联储负债规模-TGA-逆回购衡量,美国金融流动性有所收紧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当前准备金占银行总资产比例为12.2%,触及过度充裕和适度充裕的临界点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隔夜逆回购接近耗尽,将无法继续对冲缩表
资料来源:Bloomberg,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未来政策路径和空间:中性利率测算还有3次降息空间,节奏上可能放缓;新联储主席是最大变数
此次会议上最大的“意外”,是鲍威尔对12月可能暂停降息的表态,不过如果站在鲍威尔的角度去想,可能也没有那么意外。9月开启降息,是因为突然遇到了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下的“不得已而为之”,但是通胀压力在鲍威尔看来始终没有完全解除。那么,经过9月和10月接连两次降息后,利率已有所调整来应对“已知”的就业压力,但政府关门无法提供更多“新增”信息,所以鲍威尔担心“雾天开车”别开得太快,适得其反。所以从这个意义看,美联储似乎有理由和动力12月暂停降息,观察后续变化。
我们一直的看法是:美联储需要也可以降息(毕竟利率高和就业弱都是事实,关税对通胀有影响但传导很慢(《关税成本到底由谁来承担?》)),但也不需要降很多(适度的调整就可以使得融资成本降至回报以下)。在这种情况下,降息路径的确是一大变数。美联储可以因为一两个非农数据突然变差而开启降息,当然也可以因为数据暂时缺失和没那么差而等待观察下效果。
► “自然情况”下,我们测算本轮美联储仍有3次的降息空间,对应长端利率3.8~4.0%。当前美国实际利率和自然利率之差为0.8%,再降3次25bp可以使得融资成本和投资回报率“打平”,对应名义中性利率3.5%。假设期限溢价30~50bp,对应10年美债利率3.8~4.0%。
► 短期降息路径将更多取决于政府关门和数据,比如政府关门何时解决以披露新的就业数据,后续路径也受通胀走势影响。不同于此前“预防式”降息,当前通胀虽然受到关税影响,但传导慢、幅度小,截至9月美国消费者承担的关税比例为13%左右。我们此前提示,虽然长期不确定性增加,但短期反而可能达成协议,因为“非理性”的高关税与“贸易禁运”无异,中美双方短期内都无法承受(《关税再升级的影响与应对》)。近期中美吉隆坡谈判结果也证实了我们的观点,美财长贝森特表示已取消对中国加征100%关税计划[4]。我们测算在此情形下,明年一季度美国CPI同比或从3.2%回落至3.1%,核心CPI同比维持在3.4%,不至于给后续降息带来太大阻力。
相比之下,新联储主席及美联储独立性是明年降息路径的最大变数,有可能加大2026年二季度后政策不确定性。从时间节点来看,2026年一季度美联储主席提名程序预计将正式启动。现任主席鲍威尔的任期将在2026年5 月届满,若白宫在年初完成提名并经参议院批准,新任主席最快可于6月中旬的 FOMC 会议后开始主导货币政策。目前市场关注的候选人范围已明显收窄至约五人[5](Kevin Hassett,Kevin Warsh,Christopher Waller,Michelle Bowman,Rick Rieder),现任联储理事的Waller和Bowman都更为鸽派,因此不排除新主席会因政治因素而超预期降息,这也是6月后政策路径目前难以判断的原因。
图表:当前美国实际利率和自然利率之差为0.8%,对应还有3次降息空间
资料来源:Wind,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我们预计明年一季度美国CPI同比或从3.2%回落至3.1%,核心CPI同比维持在3.4%
资料来源:Haver,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经济与资产含义:“宽松交易”短期受挫,“复苏交易”逐步接棒;美股不悲观,美债需等待降息,美元四季度小幅走强
短期内,市场对12月降息预期的降温将使得“宽松交易”受挫,除非接下来政府关门结束更多数据公布再度强化降息预期(《降息后会发生什么?兼论降息的历史经验》)。
相应的,“复苏交易”有望逐步接棒,美联储降息有助于传统私人需求如地产和制造业投资修复(近期Markit PMI和成屋销售都已经开始修复就是证据),不过修复速度取决于宽松速度。但整体方向明确,后续财政发力和科技投资趋势延续,或将一起推动美国信用周期逐步修复,这对四季度和明年初资产走势有重要含义,也是我们对美股不悲观、同时一直提示四季度美元可能小幅走强的原因(《中美信用周期或再迎拐点》)。
图表:2025年美国财政脉冲因高基数大幅回落,我们测算2026财年将转正至0.5%
资料来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近期美国新屋和成屋销售明显反弹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从当前各类资产计入的未来一年降息预期来看,利率期货(2次)>点阵图(1.5次)>铜(1.3次)>黄金(1.2次)>美债(0.9次)>标普500(0.4次)>道琼斯(0.3次)>纳斯达克(0.2次),这意味着大多资产都比美联储点阵图更为鹰派,尤其是计入降息预期更少的美股。
图表:当前各类资产计入的降息预期排序为:利率期货(2次)>点阵图(1.5次)>铜(1.3次)>黄金(1.2次)>美债(0.9次)>标普500(0.4次)>道琼斯(0.3次)>纳斯达克(0.2次)
资料来源:Bloomberg,美联储,中金公司研究部
具体而言,1)美债:3次降息对应长端美债利率中枢3.8~4.0%,但短期需等待下一次降息预期升温,后续预期兑现后利率或转为回升,配置上建议适时转向短债。2)美股不悲观,结构上周期或追赶科技。当前美股估值虽然偏高会导致波动,但盈利持续改善是我们不悲观的主要依据,今年以来美股不断创出新高也印证了我们的判断。后续美国信用周期走向修复将提供更多支撑(《中美信用周期或再迎拐点》),结构上传统周期或逐步追赶科技。3)美元不至大幅走弱,四季度有小幅走强可能。基本面修复的基准假设下,美元不至于大幅走弱,我们继续提示四季度小幅走强的可能性。4)黄金长期叙事仍在,难以证伪,但此次冲高回落也充分说明其走势非常容易透支,进而大幅波动,因此定投是更适合的策略。
图表:基准情形下美联储仍有3次降息空间,对应长债利率中枢3.8~4%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基本面修复下美元不至大幅走弱,四季度有小幅走强的可能性
资料来源:Haver,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本文作者:刘刚、项心力等,本文来源:中金点睛,原文标题:《中金:美联储的“下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