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产主流叙事:一致预期松动但尚未逆转

广发郭磊
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大,但广发郭磊认为,目前主流叙事根基尚未逆转:一是全球财政扩张+货币宽松的格局未变;二是地缘政治、全球贸易秩序、央行购金趋势等未出现单边逆转;三是AI资本开支的二阶拐点尚未出现。

在前期报告《年初以来大类资产在定价什么》、《如何看宏大叙事对资产定价的影响》中,我们指出今年全球大类资产中有五类资产整体跑赢,背后是定价几大主流叙事:美元信用弱化、黄金从避险资产变为新货币“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AI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基础设施、有色金属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原油等。

从席勒《叙事经济学》的框架来看,叙事的客观性并不是关键,叙事的传播规律和强度是它影响宏微观现象的根本。所以我们认为要识别核心叙事,建立叙事分析框架,评估“叙事生命周期”。按照叙事对资产的影响路径,可以量化叙事强度,把叙事分为萌芽期、认同期、狂热期、消退期,在不同阶段赋予不同的投资策略。

从10月以来的资产定价环境来看,主流叙事背后的一致预期有阶段性松动的迹象:

一是美元反弹。年初以来美元一直震荡下行,至9月16日达到96.6的低位,此后悄然开始一轮低斜率反弹,至10月31日已达阶段性高点的99.7。相对于之前的“去美元化”,市场也开始探讨一些新的逻辑,比如劳动生产率提升、实际利率上升等。鲍威尔对于降息的鹰派表述“12月降息并非板上钉钉,且远非如此”对于“降息-利差-美元”这一预期较为充分的逻辑也形成一定修正(见《美联储12月会继续降息吗?停止缩表的考量是什么?》)。

二是黄金价格单边趋势打破。COMEX黄金期货10月20日于4357美元/盎司触顶后调整幅度较大,至10月31日已调至3997美元/盎司。地缘政治、全球贸易关系缓和是一个触发因素,美元短期趋势的变化又进一步形成了共振。之前黄金的一个关键定价逻辑是全球央行购金,而10月27日菲律宾央行货币委员会成员、前央行行长Benjamin Diokno表示菲央行“目前的黄金持有量已经过高。”

三是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达成新的成果,之前一系列关税或取消或暂停。近期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亦取得积极进展,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正式签署,第五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召开并发表联合声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更大裂痕的风险短期内下降。

四是Meta资本开支增加引发股价大幅调整,显示“AI基础设施投资增加-未来愿景-估值上修”的正循环开始打破,市场对产业“愿景”和不确定性的买单意愿开始出现动摇。市场开始也讨论泡沫化问题,比尔盖茨称AI正处于类科网泡沫的时段。

五是对于新产业的发展增加有色金属需求的大方向分歧不大,但对需求量级的理解可能会不同。在2025年10月的伦敦金属交易所周(LME Week)上,各方就分歧明显。

叙事的松动会向资产价格传递,叠加资产估值的反映上已较为充分,会带动金融市场预期的波动加大。但整体来看,目前主流叙事根基尚未逆转:一是全球财政扩张+货币宽松的格局未变;二是地缘政治、全球贸易秩序、央行购金趋势等未出现单边逆转;三是AI资本开支的二阶拐点尚未出现。在这样的阶段,应对叙事带来的影响继续保持关注,但适度分散风险,避免所依赖的叙事完全“串联”分布。

本文作者:郭磊,来源:郭磊宏观茶座,原文标题:《全球资产主流叙事:一致预期松动但尚未逆转》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