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宣布明年暂停增产后,大摩火速上调油价预期!

大摩认为,OPEC+重回主动管理市场轨道,而非"自动驾驶"模式,为油价提供下行保护,降低市场波动性和崩盘风险。大摩将2026年上半年布伦特油价预期从57.50美元上调至60美元/桶,预计2027年下半年市场恢复平衡后油价有望回升至65美元/桶。

在OPEC+宣布暂停增产后,摩根士丹利迅速调整了油价预测,却并非基于产量的实际变动,而是基于OPEC+释放出的一个强有力“信号”。

11月2日,据报道,OPEC+宣布计划在2026年第一季度暂停产量增长,这是该组织自去年4月开始恢复供应以来首次暂停增产。对此,摩根士丹利今天(11月3日)随即将2026年上半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从每桶57.50美元上调至60美元。

该行分析师Martijn Rats和Charlotte Firkins在研报中表示,“即使OPEC的声明并未改变我们对产量前景的预测机制,但它确实发出了一个重要信号,有了OPEC的参与,市场波动性将降低。”

大摩称,该组织重新回到了主动管理市场的轨道上,绝非“自动驾驶”模式。这一信号为油价提供了下行保护,降低了市场在预期供应过剩期间的波动性和崩盘风险。同时,在大摩看来,OPEC+的“口头干预”和姿态比其微小的产量配额调整本身重要得多。

除了OPEC暂停增长释放的信号作用外,大摩认为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也给布伦特油价提供额外支撑。从中长期来看,大摩预计,到2027年下半年市场将逐步恢复平衡,届时布伦特油价有望回升至65美元/桶。

OPEC+暂停增产的“信号”意义远大于实际产量影响

华尔街见闻文章,当地时间11月2日,OPEC+在线上会议后表示,以沙特为首的八个成员国将在12月提高产量13.7万桶/日,这与10月和11月的增产幅度一致。但该组织同时宣布,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将在明年1-3月暂停增产。

大摩在报告中指出,这一举动本身并不罕见,因为第一季度通常是石油需求的季节性淡季,产油国采取谨慎态度是惯例,旨在“积极、审慎、先发制人地和预防性地”稳定市场。然而,该行强调,这一决定并未实质性改变其对OPEC+的产量预测。

既然实际产量预测未变,大摩为何仍要上调油价预期?

此前,市场一度认为OPEC+每月按部就班的增产已进入“自动驾驶”模式,对市场状况不再敏感。但这次暂停行动打破了这一印象,明确宣告OPEC+仍在积极响应市场变化。

大摩预计,2026年全球石油市场将出现“显著过剩”,尤其是在上半年。如果没有OPEC+的干预姿态,面对供应过剩的前景,油价的下行风险将“不可避免地更大”。而现在,OPEC+的参与姿态有效降低了市场的波动性,为油价构筑了心理支撑位。

与此同时,近期美国和欧盟针对俄罗斯石油资产的新一轮制裁措施,增加了与布伦特原油挂钩的原油品种的需求。

大摩表示,正是“OPEC+主动干预信号”与“对俄制裁带来的需求转移”这两大因素的叠加,共同构成了大摩上调其2026年上半年布伦特油价预期至60美元/桶的核心逻辑。

展望未来,大摩预测市场供应过剩将在2026年第二季度左右达到顶峰。然而,届时非OPEC产油国的产量增长预计将急剧放缓,同时OPEC+由于剩余产能耗尽,其产量在2026年也将几无增长。

随着全球需求增长开始逐渐消耗掉过剩库存,市场预计将在2027年下半年逐步回归平衡。基于此,大摩认为布伦特油价届时将有路径回升至65美元/桶的水平。

配额与现实的鸿沟:为何大摩认为OPEC+实际产量早已超标?

大摩还在研报中进一步揭示了当前市场的“一个谜题”:OPEC+的产量配额与其实际产量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自2023年以来,七家主要数据提供商对OPEC产量的最高和最低估值之差,已从通常的不足50万桶/日扩大到经常超过250万桶/日。在如此巨大的统计误差面前,每月13.7万桶/日的配额调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实际影响微乎其微。

值得注意的是,据追风交易台10月18日消息,大摩当时就在研报中强调,各大数据提供商对OPEC原油产量的估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分歧,差距高达250万桶/日。该行首席分析师Martijn Rats认为,如果采用更准确的产量数据,将得出三个颠覆性结论:OPEC的增产计划实际上"有名无实"、真实闲置产能远低于预期、全球石油需求比普遍认知更加强劲

报告数据显示,在(2025年)3月至10月期间,OPEC+的配额累计上调了260万桶/日。但大摩的最佳估算显示,其实际产量仅增长了50万桶/日,其中沙特阿拉伯一个国家就贡献了60万桶/日的增量(意味着其他国家产量实际是持平甚至下降的)。

基于这一现实,大摩在构建其模型时采纳了一个关键假设:

在众多数据供应商中,那个最高的产量估算值最可能接近真实情况。这一假设意味着,OPEC+当前的实际产量很可能已经达到了完全撤销2023年4月宣布的165万桶/日减产计划后的水平。

这也解释了为何配额大幅增加,但实际产量增长乏力——因为剩余产能可能已经所剩无几。因此,大摩的预测模型早已反映了OPEC+产量在2025年后几乎没有增长空间,此次“暂停增产”的官宣恰好印证了其模型的合理性。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