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2026将是AI科技硬件之年

硬AI
摩根士丹利认为,这主要由AI服务器升级驱动。预测2026年英伟达Vera Rubin平台推出后,机柜需求将激增至6万台。GPU功耗飙升至2300W推动电源方案价值到2027年增长超10倍,液冷成为标配。PCB、高速互联等核心部件迎来重大升级,整个AI硬件供应链价值正被重估。

本文作者:董静

来源:硬AI

摩根士丹利预测,2026年将成为AI科技硬件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关键之年,主要受AI服务器硬件需求强劲增长驱动。

11月3日,据硬AI消息,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研报中称,AI服务器硬件正在经历一场由GPU和ASIC驱动的重大设计升级。英伟达即将推出的GB300、Vera Rubin平台和Kyber架构,以及AMD的Helios服务器机架项目,都将带来更高的计算能力和机柜密度。

大摩在报告中强调,随着英伟达的Vera Rubin平台在2026年下半年推出,机柜需求预计将从2025年的约2.8万台激增至2026年的至少6万台。更重要的是,为了支持更高功耗的GPU,电源解决方案的价值到2027年可能增长超过10倍,而液冷散热方案因成为标配,其单机柜价值也将持续攀升。此外,PCB/基板、高速互联等部件亦将迎来重大规格升级。

这意味着,整个AI服务器硬件供应链的价值正在被重估。该行对多家AI硬件供应链公司维持积极评级,认为新一代AI服务器设计升级将为相关厂商带来丰厚收益。

AI服务器机架需求爆发式增长

大摩在报告中明确指出,AI硬件的增长动力正从H100/H200时代,转向由NVIDIA的GB200/300(Blackwell平台)及后续的Vera Rubin(VR系列)平台所驱动的新周期。

根据英伟达的产品路线图,其GPU的功耗和性能正在经历跳跃式升级。

从H100的700W TDP,到B200的1,000W,再到GB200的1,200W,直至2026年下半年登场的Vera Rubin(VR200)平台,其GPU最大TDP将飙升至2,300W,而2027年的VR300(Kyber架构)更是高达3,600W。

(英伟达产品路线图)

大摩认为,这种算力密度的提升,直接推动了服务器机柜从设计到组件的全面革新。

大摩预测,仅英伟达平台,AI服务器机柜的需求就将从2025年的约2.8万台,在2026年跃升至至少6万台,实现超过一倍的增长。与此同时,AMD的Helios服务器机架项目(基于MI400系列)也获得了良好进展,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先进AI硬件的需求

报告强调,随着机柜设计从单个GPU升级转向整个机架系统(Rack)的集成设计,拥有强大整合能力和稳定交付记录的ODM厂商,如广达(Quanta)、富士康(Foxconn)、纬创(Wistron)和纬颖(Wiwynn),将在GB200/300机柜供应中占据主导地位

功耗与散热瓶颈,引爆电源与液冷方案价值

报告最引人注目的观点之一,是AI硬件升级带来的功耗和散热挑战,正转化为电源和冷却供应商的巨大商机。这被视为本轮升级中价值增长最快的环节之一。

在电源方面, 随着单机柜总功耗的急剧增加,传统的电源架构已难以为继。

报告预测,电源架构将向800V高压直流(HVDC) 方案过渡。这一转变将极大提升电源解决方案的价值含量。

大摩预计,到2027年,为Rubin Ultra机柜(采用Kyber架构)设计的电源解决方案,其单机柜价值将是当前GB200服务器机柜的10倍以上。同时,到2027年,AI服务器机柜中每瓦功耗对应的电源方案价值,也将比现阶段翻倍。

在散热方面, 液冷已从备选方案变为必需品。报告指出,随着GB300平台TDP突破1,400W,液冷成为标准配置。这直接推高了散热组件的价值。具体数据显示:

一个GB300(NVL72)机柜的散热组件总价值约为49,860美元。而到了下一代Vera Rubin(NVL144)平台,由于计算托盘和交换机托盘的散热需求进一步提升,单机柜的散热组件总价值将增长17%,达到55,710美元。其中,为交换机托盘设计的散热模组价值增幅高达67%。

大摩称,这清晰地表明,液冷产业链中的冷板模组、冷却风扇、快速连接器(NVQD)等关键部件供应商将直接受益。

价值链全面升级,PCB/基板与高速互连水涨船高

除了电源和散热,报告同样强调了AI平台升级对印刷电路板(PCB)和各类互联组件的深远影响。每一次GPU迭代,都伴随着对PCB层数、材料等级和尺寸的更高要求。

根据大摩整理的英伟达 GPU演进路线图:

ABF载板: 层数从H100的12层(12L)增加到Blackwell(B200)的14层,再到Vera Rubin(VR200)的18层,尺寸也相应增大。

OAM(OCP加速器模块)主板: PCB规格从H100的18层HDI(高密度互连),升级至GB200/300的22层HDI,并可能在VR200上达到26层HDI。

CCL(覆铜板)材料: 正在从超低损耗(Ultra low-loss, M7)向极低损耗(Extreme low-loss, M8)等级迁移,以满足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求。

大摩认为,这些技术细节的升级,意味着PCB板的制造工艺更复杂、价值更高。对高层数HDI板和高等级CCL材料的需求增加,将为具备相应技术实力的PCB和上游材料供应商带来结构性增长机遇。

报告中明确指出,AI GPU和ASIC服务器的设计升级将有力支撑PCB/载板行业的产能扩张浪潮。

同时,大摩称,数据和电源互连方案也在升级,以匹配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容量需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AI”,关注更多AI前沿资讯请移步这里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