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10月综合PMI升至29个月新高,德国强劲复苏成增长引擎,法国深陷收缩泥潭

欧元区10月综合PMI升至52.5,创2023年5月来新高。德国服务业强劲复苏,新订单和就业增长显著,成为区域增长引擎。法国经济连续14个月收缩,政治不确定性持续拖累经济。投入成本通胀放缓至三个月低点,但产出价格涨幅创七个月新高。分析师认为,温和增长和可控通胀为欧洲央行提供政策灵活性。

欧元区经济在10月实现2023年5月以来最强劲扩张,打破了今年前九个月的低迷增长态势。德国为欧元区经济增长提供了实质性推动力,抵消法国经济的疲软表现。

11月5日,S&P Global汇编的最终数据显示,欧元区10月综合PMI终值升至52.5,主要得益于德国以29个月高点的综合PMI成为区域增长引擎,尽管法国综合PMI进一步深陷收缩区间。

数据还显示,欧元区10月服务业PMI终值升至53,为17个月高位,成为欧元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业务活动指数从9月的51.3升至53.0,为近一年半以来最高水平;新订单量稳健增长,销售增速加快至17个月高点。

在主要成员国中,德国服务业创下两年多来最快增长。新订单增速达到两年半高点,就业增长加速至16个月来最快,显示欧元区最大经济体摆脱了此前的疲软状态。不过,法国政治紧张局势持续抑制消费意愿,服务业连续第14个月处于收缩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欧元区价格走势呈现分化特征。投入成本通胀连续第二个月放缓,降至三个月低点,但企业定价更为激进,产出价格涨幅达到七个月来最高。Hamburg Commercial Bank首席经济学家Cyrus de la Rubia博士表示,这些数据不太可能让欧洲央行感到困扰。

德国跃升为增长引擎

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在10月表现尤为突出,综合PMI指数升至53.9,创29个月新高,为区域经济扩张提供了重要支撑。

服务业是德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PMI指数从9月的51.5跃升至54.6,实现两年多来最快增长。这一跳跃式增长不仅抵消了法国的下滑,还标志着德国摆脱了此前的疲软状态。

Hamburg Commercial Bank经济学家Nils Mueller表示,

"德国服务业经济在经历一段低迷期后正在重新站稳脚跟。需求上升、重新招聘和定价能力增强的组合对更广泛的经济是好兆头,尽管企业对外部风险和成本压力保持警惕。"

就业数据印证了这一改善趋势。服务业就业在此前连续两个月下降后于10月实现4月以来最快增长,新业务的显著增加直接带动了用工需求的回升。企业信心虽较9月16个月高位略有回落,但仍高于历史趋势水平,反映出对未来12个月经济状况改善的预期。

制造业虽然仍显疲弱,但产出增长略有回升。尽管工厂就业人数继续减少且降幅加快,但相较于9月商品销售额下降的情况,10月新订单量保持稳定已是相对改善。

Cyrus de la Rubia指出,维持这种相对强劲的增长势头并非易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刺激方案能否真正激励企业和家庭增加投资和支出。

法国拖累区域增长

法国经济走势与德国形成鲜明对比。该国10月综合PMI指数降至47.7,为八个月低点,进一步深陷收缩区间。

法国服务业PMI终值为48.0,低于9月的48.5,连续第14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且创下自4月以来最快萎缩速度。尽管该数据好于初值的47.1,但政治不确定性持续拖累需求。

Hamburg Commercial Bank经济学家Jonas Feldhusen强调,"法国私营部门经济在第四季度初的下行趋势仍未减弱。"他指出,疲弱需求和政治不确定性是下滑的关键因素。

尽管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服务业就业连续第三个月增长,显示出一定韧性。但工作积压量下降表明,如果需求持续疲软,当前的招聘趋势可能难以为继。

成本压力有所缓解,服务提供商的投入成本以2021年2月以来最慢速度上升,企业收费价格在9月小幅下降后略有上涨。企业信心整体低迷,对国内政治局势影响未来活动水平表示担忧。

Cyrus de la Rubia指出,政治稳定将有助于改善法国经济状况,通过2026年预算案将是朝这一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尽管服务业表现疲弱,据10月底公布的官方数据,法国经济第三季度增长快于预期,出口激增——主要来自航空航天业——且企业投资回升。

通胀压力温和可控

10月价格走势呈现分化特征。投入成本通胀连续第二个月放缓,降至三个月低点,并进一步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服务业运营费用虽然大幅上升,但连续第二个月增速放缓,使整体通胀率回到调查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企业定价行为更为激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出价格均有所上升,整体收费涨幅达到3月以来最高水平。服务业收费增速同样创3月以来最快。

Cyrus de la Rubia表示,服务业成本通胀有所缓解,但销售价格通胀有所上升。不过目前没有迹象显示出更广泛的通胀压力。这是因为经济增长仍然温和,且与美国的关税争端正在欧元区产生反通胀效应,部分原因是来自中国的进口增加。

他认为,这些PMI数据不太可能让欧洲央行感到困扰。温和的经济增长和可控的通胀压力为欧洲央行提供了政策灵活性,使其能够在支持经济增长和维持价格稳定之间取得平衡。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